1、中华传统文化典藉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加热蒸发可得食盐
B.《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熟石灰
C.《本草纲目》:“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D.《周易》:“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池中有机物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
2、下列物质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稀有气体 过氧化氢 有冰的水
B.乙醇 稀硫酸 氧化镁
C.金刚石 铁矿石 大理石
D.水银 水蒸气 稀有气体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氢气用于填充气球:密度小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还原性
D.氧气用作火箭推进剂:可燃性
4、10℃时,将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各3g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图1是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图2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b
B.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甲
D.温度升高至25℃时,图1试管内所得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5、下列仪器一般不是由玻璃制成的是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量筒
6、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实验中蜡烛自下至上依次熄灭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和图2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相同
C.图3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D.图4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硝酸铵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8、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A.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
B.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
C.多开私家车出行
D.冬季用燃煤发电取暖
9、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完成下面小题。
【1】“点击化学”采取简单方法构建复杂的功能分子。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D.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铜催化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是目前最好的点击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10、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大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12、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捕捉到含+9价元素的物质,打破元素化合价处在-4到+8价的经典化学理论。下列微粒构成的物质中除氧外的另一元素的化合价为+9的是
A.
B.
C.
D.
13、已知作为比较标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一个氮原子的质量是
A.14g
B.14×1.993×10﹣26kg
C.14
D.14×1.993×10﹣26kg×1/12
14、20℃时,按下表数据混合制成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资料卡片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5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 |
NaCl的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的溶液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10%
B.9.1%
C.20%
D.26.5%
【3】下列关于④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
C.将④加热至50℃,溶质的质量变大
D.向④中加NaCl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1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该反应利用了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
D.和
分别构成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
1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B | 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 将生锈的铁丝浸泡在适量的稀盐酸中 |
C |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 |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 把锌片、银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量取9.0mL液体
18、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NO2、SO2
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C.混合物:天然气、冰水
D.合金:钢、铝合金
19、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主火炬的燃料使用了甲醇。下列属于甲醇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比水小
B.可燃性
C.无色液体
D.易溶于水
20、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碳冶炼金属 | 碳能够燃烧 |
B | 用干冰冷冻食品 | 干冰升华吸热 |
C |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
D |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A.A
B.B
C.C
D.D
2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自然界的水可经过沉淀、过滤后即可得到纯水
22、化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各行各业,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研究新型催化剂降低水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的成本
B.探究金刚石的内部结构
C.研究航天飞机在太空中的运行轨迹
D.研究新的合成材料代替钢铁材料
23、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个甲分子是由5个原子构成的
B.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单质
2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B.石墨制作铅笔芯
C.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25、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26、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催化与
的反应,该反应前后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27、如图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X为红色的金属单质,A、D、F、Y、Z为气体,A、B、D、E为常见的氧化物,C是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H可用新制Cu(OH)2检验.(部分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略去)
(1)化学式:C____、G______.
(2)大气中D含量过高会危害环境,请提出一条降低大气中D含量的措施______.
(3)反应④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关于④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可实现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B.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C.可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D.可保持大气某些物质含量相对稳定
(4)一定条件下,D、Z可以合成甲醇(CH4O),则参加反应D与Z的质量比为____.
28、在N2、O2、H2、CO、CO2和CH4等气体中,
(1)有剧毒的气体是_____;
(2)具有氧化性的气体是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_____;
(4)跟水能起反应,其产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_____;
(5)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6)混入一定量的空气点火时,会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____;
(7)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气体是_____;
(8)在冶金工业中,常用做还原剂的气体是_____。
29、如图为碳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网,写出代号反应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①_____其缺点是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30、“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指物质具有两面性,而砒霜是由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砷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砷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砷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_______ 。
31、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填化学式)
(2)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作用.
(3)仰视量筒读数偏_____.
(4)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
32、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语言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硫原子___________;
(2)氯化铁___________;
(3)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
33、(1)薄铁板、细铁丝稍用力就可以弯成各种形状,这一现象说明铁有________的性质;
(2)油罐下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了铁的___________性质;
(3)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性质;
(4)铁块可变成很细的铁丝,这说明铁有__________性;铁块也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说明铁有_________性.
3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自来水厂净水加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的作用是________,其含有的原子团名称是_________。
(2)电解水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现象_________,a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
(3)电解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示意图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 (填写编号)。
A.反应前后共有6种原子,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都为3种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化学变化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E.生成氢、氧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
F.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35、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宏观现象可以从微观分析得到完美的解释。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是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据图可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的原因是∶__________。所以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是_________。
(2)图二中的X是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由图可知溶液具有均一性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是液体 ②溶剂是水 ③溶质被解离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
(3)图三方框中的微粒是_________(填 “分子”、 “原子”或 “离子”),用数字和符号把其中的微粒表示出来_________。该图示可以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
36、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得到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6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①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0 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C.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37、请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编号),能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轻轻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直接加热浓度为30%的双氧水也可以制取氧气,但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时,木条往往难以复燃,原因是______。某同学改用如图所示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很快复燃,你推测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
39、请把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取用固体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医学上,氢氧化铝与目鱼骨粉(含碳酸钙)通常被用于治疗病人胃酸过多,试写出治疗原理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