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图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此反应中涉及到的分子有3种

C.此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 + O2 ===== 2SO3

2、如图是碳元素“价类二维图”。图中d点对应的物质是

A.C

B.

C.

D.

3、化学课程必须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下列有关示例不正确的是

序号

核心素养

示例

A

化学观念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B

科学思维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自制制氧机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利用化学开发氢能等新能源,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A.A

B.B

C.C

D.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试验

B.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洒水雾防治扬尘

C.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5、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下列物质可以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CH4、CO

B.NO2、O2

C.CO2、CO

D.SO2、NO2

6、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牛奶变酸

C.钢铁冶炼

D.光合作用

7、下列是小军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O2、N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B

检验甲烷中的碳元素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

D

分离铁粉和铜粉

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8、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沙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扎制风筝

B.手工剪纸

C.彩陶烧制

D.玉柄雕琢

9、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下列古代发明中一般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酿米酒

B.黑火药

C.指南针

D.烧瓷器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氯化钠固体

B.熄灭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

D.量取35mL液体

11、下列变化与其他三项有本质不同的是

A.火药爆炸

B.人类呼吸

C.品红扩散

D.氧化汞分解

12、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氧气

B.铁在该实验起催化作用

C.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D.实验中,水蒸气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13、冬日围炉煮茶已成为都市人娱乐的新方式。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炭烤蜜薯

B.米酒酿制

C.天空下雪

D.火炉取暖

14、将相同质量的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分别同时放入装有100mL水的烧杯中,用仪器测量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则下列“温度—时间”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15、抄手是四川著名小吃。抄手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和面

B.擀皮

C.包馅

D.煮熟

1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冰水

C.蔗糖水

D.矿泉水

17、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CO

B.CaCO3

C.HCl

D.CH4

18、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B.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C.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n=12

D.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氦原子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19、下列有关物质应用,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闪光灯

B.高原反应补充氧气

C.嫦娥五号上升器点火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20、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B.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

D.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

21、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石墨具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D.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22、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11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缺锌会引起青少年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23、“富硒大米”因含硒而受人们青睐。硒可以增强免疫力,保护肝不受损伤等功效。这里的“硒”指的是

A.物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2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25、“嫦娥一号”从月球上返回信息表明,月球表面含有丰富的氦-3和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氦、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B.一个镁离子中有12个电子

C.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D.氦-3核内有3个质子

26、氨气与氧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C.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 3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天工开物》有关墨的制作:“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墨主要由烟(炭黑)组成,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而不变色,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油墨一般用桐油、猪油烧成烟制成,制作时器皿上残留的油渍可加入洗涤剂除去,该现象称为_______,它与汽油清洗油漆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相同原理。

(3)“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目的在于得到精致松烟,方法是先采用倾倒法,将水、松烟与沉底物分离,再通过_____方法分离水和松烟;该方法若在实验室进行,还需要用到引流仪器_______(写名称)。

(4)冶炼钢铁过程,含碳量不同,钢铁性能也不同。将钢铁片与纯铁片相互刻画,观察到现象是____,目的是比较两者的_________。写出铁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

28、形象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已知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那么溴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溴原子易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氯和溴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两者属于同一_____________(填“周期”或“族”)。

29、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H2O120°C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金原子对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此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的是___

30、化学来源于生活,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

(2)剩饭变馊是因为

 

31、(6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再加上分析推理,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和确认分子的真实存在。

【实验理解】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大烧杯罩住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有

A.浓氨水和酚酞溶液   B.酚酞溶液和酚酞溶液   C.浓氨水和浓氨水

(2)本实验用到对照的方法,起对照作用的是 (不变色)和 (变色)。

(3)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项目是  

A.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之间有间隔 

D.A烧杯和B烧杯内的溶液都变红

E.A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实验延伸】

某同学根据上面实验,设计了小魔术:用蘸有酚酞溶液的毛笔在滤纸上写了“化学”两字,晾干,看不到痕迹.然后他在滤纸上喷上一种液体,滤纸上立即显示出了红色醒目的“化学”两字.一段时间后“化学”两字变淡,又消失了.

【问题探究】

(4)他在纸上喷的液体是  

(5)有同学喷氢氧化钠溶液,也出现红字.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2、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冰和水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氧气可压缩为液氧储存于钢瓶中,说明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4)硫在氧气中燃烧,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名称是_____________

3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微粒属于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C微粒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与图甲中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3)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______(填字母)。

(4)硒是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微量”或“常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图甲中E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与图乙中______(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3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制作了一副化学扑克牌,每张牌中含有一种物质。下图是其中的9张牌,请根据9张牌完成下列问题。9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35、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生产生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1)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在研制、生产和植入过程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填序号)。

A 医生外科手术的缝合技法

B 心脏起搏器的电子线路设计

C 心脏起搏器内部元件的组成材料

D 心脏起搏器工作时的化学反应原理

2)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环保烟花,减少了硫粉和金属粉末的使用,保护了环境。硫粉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具有_____气味的气体,产生_____火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_____(填“分子、原子、元素”)。

36、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4)变化角度,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

实验室中常用CO2→ CaCO3检验CO2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应用角度

I.可用下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汽水时, 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①据此推测,通常条件下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镁带              b.氯化钠              c.烧碱

②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③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CO2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c.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也可以测定水的质量组成,其装置如图按 B→C(CaCl2吸收 B 中产生的水)顺序连接。反应后其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列。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玻璃管)的质量/g

150.5

144.1

(氯化钙+U 型管)的重量/g

210.8

218.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填空: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

(3)本次实验测定的结果和理论上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相比较是(填“偏高”、“偏低”或“恰好相符”) ______,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装置 B 开始加热的时候没有用氢气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B、实验后称量装置 C 的质量时动作太慢,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汽

C、实验后没有继续通入氢气直到冷却,就开始称量装置 B 的质量

D、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反应后装置 B 中还有氧化铜

38、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的水。B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AB两个实验中的水可用少量细沙代替的是_____

2C是某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滴出现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3D是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正确操作中试剂X_____,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在宏观、微观和符合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如图二所示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40、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铜矿中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2]的质量分数,称取该铜矿样品30g,加入132.2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57.8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u2(OH)2CO33+4HCl=2CuCl2+3H2O+CO2

请你计算:

(1)铜矿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是多少克?其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铜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