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北斗,星耀全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Rb属于非金属元素
B.R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Rb原子核里有37个中子
D.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②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④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显不同化合价
⑤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⑥食物的腐烂、镁条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为)就会患坏血病
如图为某品牌维生素
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进行的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A.每片含质量为
B.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C.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D.若成人每天对的最低需要量为
,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
片
次
4、安全重于泰山,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线老化着火,立即关闭总电源
B.夜晚天然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原因
C.发生火灾时,应快速打开窗户来降低温度
D.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
5、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黄金和黄铜两种固体 |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
B |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 通过高温的碳层 |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的质量 |
D | 鉴别KCl、CaO两种固体 |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7、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 ,X的化学式为
A.Li
B.Li2O
C.Li2CO3
D.LiOH
8、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中粉末由黑变红,说明CO具有可燃性
B.处理的尾气包含CO和,说明CO和
有毒
C.弹簧夹在实验结束时的作用是避免空气进入装置内,与CO混合发生爆炸
D.弹簧夹在实验结束时的作用是避免液体倒流进入玻璃管,使玻璃管破裂
9、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静置使浑浊的河水变澄清 ②石墨和黏土混合制铅笔芯 ③爆炸 ④电灯发光
⑤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 ⑥光合作用
A.③④⑤⑥
B.③⑥
C.②③⑥
D.⑥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固体粉末
11、农业发展是国泰民安的基石,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某化肥店销售的四种化肥如下,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
B.KNO3
C.CO(NH2)2
D.Ca(H2PO4)2
12、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7.6 | 2.0 | 0.2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3.2 | X | 5.8 | 0.4 |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
13、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和电解水实验都能证明水的组成
B.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为生命活动提供少许能量
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煮沸、蒸馏
D.水是最常见的溶剂,物质在水中都能分散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4、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氮气中含有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铁丝 |
B |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后二氧化锰的回收 | 过滤、洗涤、干燥 |
C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D | 检验CO中是否混有 |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A.A
B.B
C.C
D.D
15、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B.都可用来裁玻璃
C.都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D.都是黑色固体
16、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1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二甲醚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17、关于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都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
C.升高温度,饱和溶液都能变不饱和溶液
D.增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
18、油锅不慎起火可盖上锅盖进行灭火,该措施所运用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着火点
19、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CO和CO2 | 区分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
B | MnO2和KCl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
C | CO2(CO) | 除杂 | 点燃 |
D | CuO(C) | 除杂 | 在氧气中灼烧 |
A.A
B.B
C.C
D.D
20、侯德榜作为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奠基人,在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建设奋斗的一生中,打破了比利时索尔维集团70多年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发明了世界制碱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为祖国和世界的制碱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反应为:X+NH3+H2O+CO2=NaHCO3+NH4Cl,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aCl
B.NaNO3
C.NaClO
D.Na2O2
21、“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下列民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抛绣球
B.蒸五色糯米饭
C.对山歌
D.打铜鼓
22、下列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3、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隆重开幕,本届运动会的火炬燃料被称为“零碳火炬”,是利用空气中的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废碳)合成为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由1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属于氧化物
D.组成该物质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24、金属钨用途广泛,H2 还原 WO3 可得到钨,其总反应为:,该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右表所示。假设 WO3 完全转化为 W,则三个阶段消耗 H2质量之比为
温度(℃) | 25℃~550℃~600℃~700℃ |
主要成分 | WO3 W2O5 WO2 W |
A.1:1:4
B.1:1:3
C.1:1:2
D.1:1:1
25、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b段,先产生硫酸钡沉淀,再产生碳酸钡沉淀
B.b→c过程中硫酸钡、碳酸钡质量同时减小
C.d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是:H+、Cl-、Ba2+、Na+
D.m1→m3过程,表示将氯化钡溶液、盐酸持续滴入
2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金刚石硬度大,可作装饰品
C.石墨质软,可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D.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可作食品干燥剂
27、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2)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3)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在反应:2Mg+CO2=C+2MgO中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在该反应中做氧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
2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_________的1/5的结论(填“质量”或“体积”)。
(2)饼干敞开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饼干会变软,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3)鱼虾等生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在水中__________溶于水。
(4)氮气常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是因为氮气__________。
(5)除了氮气和氧气之外,有一种空气中的气体含量虽然不算多,但是霓虹灯的闪烁离不开它的功劳,这就是空气中的________,用作霓虹灯体现的是它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6)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备氧气,这主要是因为液态氮与液态氧的________不同,该过程是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9、(1)国人为之骄傲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下水。
①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 性。
②合金是航母的主体材料,如铝合金,在航母制造中备受青睐。常温下,单质铝在空气中不容易被锈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 ;
③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 接触而锈蚀。
(2)在做金属化学性质探究实验时:
①已知金属A和B能够发生如下反应:Zn+ACl3=ZnCl2+A、B+ZnC12=BC12+Zn,判断Zn、A、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___在ZnC12中,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②在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有_________;
30、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
(1)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从微观看,铁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实验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还产生二氧化碳,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氢氧化钙由离子构成,其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1)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
(2)氢氧化钙中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
(3)写出氢氧化钙溶液的一种用途_____
32、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
A.氢气B.肥皂水C.熟石灰D.碳酸钙
(1)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
(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4)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_____。
33、甲、乙、丙、丁4种物质,由氢、碳、氧、钙4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乙燃烧能生成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下列反应可生成丁,请在方框中补全丁的微粒图示__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是一种盐,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A ,D ;
(2)贝壳的主要成分是 (写名称),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 ;
(3)BF的化学方程式 ;E+H→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
(4)GH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5)C的用途是 .
35、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氧分子_____;
②两个氯原子_____;
③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下列数字的意义:
①SO2 :“2”_______;
②Al3+ :“3”________;
3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现有a.氮气b.干冰c.盐酸d.氢氧化钠四种物质,(用字母序号填空):
①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超市中常看到“高钙奶”、“铁强化酱油”等食品,这里的“钙”和“铁”是指____ (填“ 原子”或“元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的疾病是____ (用字母填空)
a.坏血病
b.龋齿
c.骨质疏松
(3)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__,生活中将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经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硫酸铜溶液中有三种粒子(H2O ;SO4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的哪种粒子能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_____________。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_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8、化学离不开实验,以下是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选择F收集二氧化碳导管要插到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用图H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4)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Ⅰ. 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O2+2CO2=2K2CO3+2I2;乙:4KI+O2+2H2O=4KOH+2I2;
Ⅱ. 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 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把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实验2] 按上图左边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③据此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3]按上图右边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需在潮湿环境中进行,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④简述化学小组改措施: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⑤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9、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40、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比钻石还坚硬,碳单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可运用于哪些科学领域____________(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