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2、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照氧化物、酸、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A.CaO HCl NaCl
B.CO Ca(OH)2 Na2SO4
C.NaOH H2CO3 NaCl
D.H2O HCl NaOH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有许多发明创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
A.酿酒
B.黑火药
C.指南针
D.烧制陶瓷
4、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侯德榜
C.袁隆平
D.屠呦呦
5、机制炭(如图)常用作烧烤燃料,引燃它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炭火可以使用燃烧后产生的炭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机制炭做成空心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炭灰可以盖灭炭火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
D.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6、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原子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只要分子不改变,物质就不会变化
7、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大特点,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B.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原子间隔变大
C.洁净空气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8、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石能源
B.它们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C.它们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它们都是混合物
9、理解基本概念,才能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0、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氧气O
B.二氧化碳CO
C.过氧化氢H2O2
D.食盐ClNa
11、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白磷放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t3时推注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的着火点大于60℃
B.实验过程中气球逐渐变瘪
C.t3时白磷刚好停止燃烧
D.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12、图1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使气体膨胀
C.CD段气压减小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D.DE段气压增大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起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B.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C.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灭火,同时考虑其他办法
14、数形结合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下列化学反应中y与x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x表示实验时间,y表示集气瓶内压强
B.电解水时,x表示水的质量,y表示生成气体的质量
C.向一定量黄铜中加入稀硫酸,x表示H2SO4,y表示H2的质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x表示反应时间,y表示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15、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
C.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D.离子的符号为In3-
16、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用润湿的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其酸碱性强弱
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7、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C.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D.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8、下列物质的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作燃料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可作保护气
D.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有划痕
B.将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化学思维方式。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示意图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B.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D.一氧化碳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因为它们分子构成不同
2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电解水
22、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容,应先进行灯火试验
B.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立即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火灾,立即水扑灭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2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 混合气体缓缓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 |
B | 鉴别碳粉、铁粉、氧化铜三种固体 | 取样,分别滴加足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
C | 分离铜粉和氯化钠粉末的混合物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探究水的组成 | 加肥皂水,观察 |
A.A
B.B
C.C
D.D
24、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Co是由大量C原子构成
B.能量观:缓慢氧化不会伴随能量变化
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25、燃烧可以放出热量,能帮助我们煮熟食物、抵御寒冷等,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该物质是
A.铁丝
B.木炭
C.硫粉
D.红磷
26、如图是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
B.过氧乙酸由C、H、O三个元素组成
C.一个过氧乙酸的分子中有2个氢分子
D.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2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
(2)氢元素和氦元素不同,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
(3)H、Li、Na位于同一族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
(4)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5)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6)请写出第1、8、11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7)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铊将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铊的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不正确的___________。
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铊元素的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
C铊元素的原子质量是204.4
D铊元素符号为Ti
28、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己出土黄金面具、青铜艺术品、象牙、残存的丝织品等重要文物。
(1)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A.象牙
B.黄金
C.丝织品
D.青铜
(2)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
(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中的_______数不同。
29、据报道我国率先试采可燃冰取得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
(2)左上图中的“12.01”表示碳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
(3)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4)请尝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表示或指出符号中“2”的意义:
(1)两个硫离子______;
(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金刚石______;
(4)硝酸铵______;
(5)指出下列“2”的含义:Fe2+______;______(前面系数2)。
31、根据要求写出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有两种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
(2)实验室用纯净物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
(3)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化合反应_____
3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电子数为 10 的原子团______________ 。
(2)苏打_____________ 。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 。
(4)一种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盐_____________ 。
(5)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 。
(6)天然气的燃烧反应_____________ 。
(7)任意一种钾肥的化学成分_____________ 。
(8)缺乏会引起贫血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 。
33、妈妈为小鹏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糖醋鱼、咸鸭蛋、豆腐汤、酸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午餐中还应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做红烧肉时,油锅起火,妈妈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午饭后,小鹏感到胃不舒服,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症状有所缓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废弃的酸奶袋等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请写出一条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34、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_____里,并用_____不断搅动,使产生的_____迅速地扩散,切不可_____.
35、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
(1)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后,溶液体积会小于200 mL,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植物油
B.食盐
C.食醋
D.白砂糖
E.面粉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表1表2为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和部分气体的溶解度。
表1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
氢氧化钙 | 0.18 | 0.16 | 0.14 | 0.11 | 0.09 |
根据表1可知: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g。
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③40℃时,向盛有50g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根据表2可知:
④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⑤预测若将CO2通入海水中吸收,应通入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海中。
36、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1)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写化学式)
A ,B ,C ,D .
(2)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 .
B→E .
37、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CO2性质的相关实验。请回答:
(1)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根据烧杯中看到的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38、(2019临沂改编)请结合图示实验回答问题。
(1)A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是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重难设问补充)
(4)C实验结束后要先将澄清石灰水中的导管取出,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9、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用化学符号或数字表示:地壳中含量占第二的元素_______;硫酸铜中含的阴离子_______;食用加碘食盐KIO3中I显_______价。
40、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处氧化铜发生反应的现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