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方法正确的是
A.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和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点燃氢气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2、以CO2为原料通过光催化转化为CH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
B.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C.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数日均不变
3、下表中1、2、3各项之间能构成如图包含关系的是
编号选项 | 1 | 2 | 3 |
A | 金属 | 水银 | 单质 |
B | 单质 | 化合物 | 纯净物 |
C | 溶液 | 乳浊液 | 悬浊液 |
D | 水 | 氧化物 | 化合物 |
A.A
B.B
C.C
D.D
4、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D.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5、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入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及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盖上塑料盖是为了形成有限空间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Na2SO4 | NaOH | 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
B | CO2 | HCl | 将气体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
C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D- | NaOH溶液 | Ba(OH)2 |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7、规范的操作是取得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闻气体气味
8、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9、浩瀚的大海美丽而富饶,钠元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有3个电子层
B.质子数为11
C.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D.“+”表示钠原子带正电
10、夏季天气闷热,鱼儿往往会浮出水面,养殖人员会把鱼池中的水喷向空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鱼儿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大鱼池中的含氧量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镁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
C.加热氢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蓝色
D.大理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
12、矽(xī)是硅的旧称。二氧化硅的粉尘俗称矽尘,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粉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矽属于非金属元素
B.二氧化硅的化学式是 SO2
C.矽的原子序数为 14
D.矽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
13、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滴管使用
D.加热液体
14、物质的分离、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呼出 CO2与空气中 CO2 的含量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
B |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
C |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足量生石灰 |
D | 检验蜡烛燃烧后生成水 |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
A.A
B.B
C.C
D.D
1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合金
C.干冰
D.焦炭
16、化学家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铟、锑、铈、铕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是
A.拉瓦锡
B.张青莲
C.侯德榜
D.卢瑟福
17、在2023年度科学家论坛举办之际,腾冲市上榜2023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下列做法不利于创建文明宜居腾冲的是
A.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D.将生活垃圾焚烧,减少垃圾运输量
18、枝鑫同学燃放爆竹时产生多种污染气体,其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的气体是
A.CO
B.NO
C.NO2
D.SO2
19、从燃烧的角度看反应4P+5O22P2O5 的发生,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P属于可燃物
B.O2体现了氧化性
C.点燃条件表明该反应吸热
D.点燃条件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20、化学家通过化学反应开发出了很多材料,推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
A.电解法冶炼铝:2Al2O34Al+3O2↑
B.制备氢氧化钙:CaO+H2O=Ca(OH)2
C.生产水煤气:C+H2OCO+H2
D.工业制烧碱:Na₂CO3+Ca(OH)2=CaCO3↓+2NaOH
21、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海水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海水淡化;②海水提镁;③海水“晒盐”;④海水“制碱”。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 CO2与 CO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
B | 除去炭粉中的 CuO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除去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 将燃着的硫伸入瓶中 |
D |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A.A
B.B
C.C
D.D
23、长沙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力争在2024年创建成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橘子洲头的烟花燃放活动
B.将城市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C.加强对化工园区废气、废水排放的监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推广公筷制
24、如图所示试剂瓶标签正确的是
A.
B.
C.
D.
2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活 |
①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②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 ①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②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③工业用亚硝酸钠可替代食盐作调味剂 |
C.化学与能源 | D.化学与健康 |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②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③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 | ①钙元素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
A.A
B.B
C.C
D.D
26、安全重于泰山,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上必须张贴警示标志。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A.易燃液体
B.腐蚀品
C.爆炸品
D.有毒品
27、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大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曹军的木船是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
(2)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
28、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
(1)SO2:____________;
(2):________。
29、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①如图1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②如图2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①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
②图3虚线方框处的微粒是_______(填化学式)。
(3)道尔顿原子学说的部分观点如下:①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②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③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完全相同。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上述说法错误的有:________。
30、有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为了区别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正常燃烧的是_____,木条燃烧更旺的是_____,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要想区别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观察到有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
3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A | Ⅱ A | Ⅲ A | Ⅳ A | Ⅴ A | Ⅵ A | Ⅶ A | 0 | |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画出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2)根据上表,可获得氩元素的多种信息,请任写一条:_________;
(3)镁与铝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_;
(4)已知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由此推测溴元素与上表中的______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5)第11号元素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2、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H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
(2)H元素和Mg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
(3)写出图示中的阴离子符号_____;
(4)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生成物中A2和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33、美国与澳大利亚科学家制造出最小原子晶体管,标示着操纵单个原子制造用硅原子制造的量子电脑(终极电脑)成为可能。硅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硅元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6的碳原子和原子序数为14的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则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______(选“活泼”或“不活泼”)。
(3)常用于制造通讯光缆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则二氧化硅的化学式是_______。
34、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也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______;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而沉降下来;
(3)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35、金属及合金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1)建造中国空间站使用了铝合金、钛合金等,铝合金和钛合金属于______材料;
(2)铜常用于制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3)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填化学式)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4)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__;
(5)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36、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上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序号);
(2)橡胶轮胎报废后,可回收熔化制成橡胶跑道,体现的是_____(填序号);
A 热固性 B 热塑性 C 可燃性 D 稳定性
(3)车内坐垫的材质是棉花还是合成纤维,可以采用的鉴别方法是_____;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问题。车用乙醇汽油的推广,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7、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氧气的制取和收集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和交流。
(1)图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图2:待氧气收集满后,向集气瓶中放入氧气传感器,并测量数据。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随着实验进行,理论上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时,数值几乎不再变化。
(3)图3:关闭K,通入氢气并点燃,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__有关。
3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名称___________;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所用发生装置有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上述两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
(2)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相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装置D与装置C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小柯用装置G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______时,说明氧气已集满;直接用装置___________(填E或F)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分为以下七步:①给试管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管口塞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内拿出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9、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①②③为火柴头,位置如图所示,其中③表面覆盖细沙。
(1)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②比①先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40、疫情下居家学习,小明在家完成“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
用到的器材及药品:牵牛花、瓷碗、玻璃杯、酒精、纯水、纱布、小苏打、白醋。请你帮小明简要写出“自制酸碱指示剂”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实验:小明用自制的“牵牛花汁”作检验时,发现遇白醋呈红色,遇小苏打溶液呈蓝色,遇纯水呈紫色。问:这“牵牛花汁”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做酸碱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