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
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2H2O+2CO2,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
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适量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液体温度升高
B.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C.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D.向稀盐酸中滴加适量石蕊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会放热,则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燃烧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金、银在地球上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金、银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本身没有毒性,则空气中
的体积分数为
时,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不利影响
4、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C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下列关于关于乙炔叙述正确的是
A.乙炔中含有氢分子
B.乙炔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乙炔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乙炔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
5、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过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利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6、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C.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碳单质排放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7、如图,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X | 双氧水 | 水 | 水 | 水 |
Y | 二氧化锰 | 氯化钠 | 氢氧化钠 | 硝酸铵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银温度计测体温——分子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稀盐酸和稀硫酸有很多共同的化学性质——溶液中都有H+
9、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 实践活动 | 化学知识 |
A |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 净化后得到纯水 |
B | 给大棚蔬菜施加气体肥料CO2 |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 |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 SO2含量 |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
D |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
A.A
B.B
C.C
D.D
10、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酒
B.燃放烟花
C.干冰升华
D.牛奶发酵
11、超临界流体是
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一种状态,能阻燃,是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超临界
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混合物
B.是介于CO和之间的一种物质
C.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
D.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不同的物质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变化
C.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3、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
B.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14、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A.Zn和Fe
B.Cu和Au
C.Zn和Cu
D.Mg和Al
15、下图①、②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微粒D中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阴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C
16、自然界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镁
B.氧
C.硅
D.铝
17、2023年10月26日,我国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并于2023年10月29日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通过以下反应除去:,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6个氧原子:3O2
B.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
D.HCO3中钾离子的符号为:K+1
18、有X、Y、Z、W四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将X、Y、W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无明显现象,X、W都有气泡,但W产生气泡速率更快;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W
B.W>X>Y>Z
C.W>Z>X>Y
D.Y>X>W>Z
19、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④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⑤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⑥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⑥
C.③⑤
D.①③④
20、下列金属与其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铝-制铝箔
B.钨-制灯丝
C.铅-制铅笔芯
D.铁-制炊具
2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6g氢气和30g氧气反应,可生成36g水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23、下列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四个反应,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2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2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入大理石
D.点燃酒精灯
2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天然气能被压入钢瓶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易被压缩
C.一滴水中水分子个数1.67×1021——水分子很小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27、用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2)符合AB2型组成的化合物_____;
(3)电解水反应中不变的微粒_____;
(4)+5价磷元素组成的氧化物_____。
28、2020年3月12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圣火采集仪式在古奥林匹亚竞技场举行。如图最高女祭司在赫拉神庙前单膝跪地缓缓将火炬伸向汇聚太阳光的凹面镜,东京奥运会的圣火成功点燃,第32届夏季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正式拉开序幕。本届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理念是“希望照亮前路”。
(1)东京奥运火炬造型的灵感源自樱花,颜色为“樱花金”,火炬顶部设计成花瓣状,奥运火种将从五个“花瓣”及中央“花蕊”部分点燃。火炬整体长度为71厘米,总重量约1.2公斤,火炬主要材质为铝材,采用铝挤压工艺制成。铝材被挤压成“花瓣”及“花蕊”利用了金属的_____性。
(2)火炬伸向汇聚太阳光的凹面镜内时圣火被成功点燃,此刻圣火成功燃烧的关键条件是_____。
(3)在日本传递的圣火将采用液氢为燃料,氢气产自2011年受灾最严重的日本福岛地区,太阳能为制取氢气的条件,显示出日本致力于使用可持续能源的努力。氢气和太阳能都属于新能源,请再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
29、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图中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30、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2个氮原子 ;
(2)3个硫酸根离子 ;
(3)硝酸银 ;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5)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31、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美食又可从中体验乐趣,同时也蕴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炒菜时,不慎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
(2)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时,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3)冰箱内放置活性炭包可去除冰箱内的异味,是由于活性炭具有较强的________性。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5)过氧乙酸可用于厨房消毒,过氧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Ⅱ.化学唤醒了沉睡中的文物。2021年3月20日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考古工作。
(6)考古现场会采用激光扫描器物造型后,直接通过3D打印出硅胶保护套来覆盖保护文物。这与常温下铝的自我保护异曲同工。写出铝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7)古人按“一两黄金+七两X”的比例混合成金泥,涂抹在器物表面,之后上火烘烤,金属X遇热蒸发,金就成功附着。试推断出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8)“湿法冶金”早有记载,除西汉《淮南万毕术》外,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请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水中的不溶物杂质可利用_____等物质来吸附而除去。
(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消毒
33、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5分钟用pH计测定一次pH,其数据如表:
测定时刻 | 6:05 | 6:10 | 6:15 | 6:20 | 6:25 | 6:30 |
p H | 4.95 | 4.94 | 4.94 | 4.88 | 4.86 | 4.85 |
已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1)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____(填“是”或“否”);在测定的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____(填“增强”或“减弱”).
(2)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Na2SO3).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若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____.
34、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假定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填空“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2)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_。
(3)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_____200mL(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3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
36、(5 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M2—与Ne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 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37、小明同学去九寨沟旅游时,用饮料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
②进行的过滤操作如图所示:
I.该操作缺少一种玻璃仪器,仪器名称是____。
Ⅱ.指出该操作中的错误____(说出一种即可)。
Ⅲ.过滤之后发现河水依然浑浊,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说出一种即可)。
Ⅳ.小华同学为使过滤操作能自动添加液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自动加液过滤器”。倒置的烧瓶中盛放待过滤的液体,当漏斗中的液体减少时,烧瓶中的液体会从“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而不会从漏斗中溢出。为使液体顺利流下,还需插入“空气导入管”(图中虚线所示)与大气相通。“空气导入管”下端管口应在____,上端管口应在____(填字母)。
A 待过滤液液面上方 B 待过滤液中 C 滤纸边沿上方
D 滤纸边沿下方 E A和B项均可 F C和D项均可
③向滤液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经过此净水过程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
④检验一份自来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____来鉴别。
38、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若药品①是高锰酸钾,则装置A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若药品③是块状的石灰石,则药品②是_______(填“稀硫酸”、“稀盐酸”或“浓硫酸”)。
39、(8分)将25 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8.8 g,计算: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为0.1%)
40、某校社会大课堂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进了污水处理厂。
(1)参观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时,现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是经过如图所示的格栅,格栅是带有规则分布的方形网格,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二次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作用是将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经过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主要成分为CH4),沼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