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C.原子结构模型
D.灭火方法模型
2、将质量均为10g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A.
B.
C.
D.
3、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之一是对一氧化碳催化过程的研究,该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的装置。下图表示的是汽车尾气中的某些气体在催化剂P/Al2O3/Ba的表面进行的反应,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图示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催化剂Pt/Al2O3/Ba的质量和物理性质均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原子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与生成的N2的质量比为2:1
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氯酸钾
C.四氧化三铁
D.大理石
6、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有一层铜绿[化学式为Cu2(OH)₂CO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绿由碳、氢、氧、铜四种元素组成
B.铜绿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C.铜绿中铜、氧、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5:2:1
D.铜绿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典故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悬梁刺股
C.火上浇油
D.立竿见影
8、下表列出了生活中某些饮品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饮品名称 | 橙汁 | 西瓜汁 | 牛奶 | 豆浆 |
pH范围 | 3.0-4.0 | 5.3-6.2 | 6.3-6.6 | 7.4-7.9 |
A.橙汁
B.西瓜汁
C.牛奶
D.豆浆
9、下列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
A.氯化铜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氯化钙溶液
10、白银市的靖远枸杞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枸杞中富含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5),是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花青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每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花青素完全燃烧会生成CO2、H2O和NO2
1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 CO2与 CO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
B | 除去炭粉中的 CuO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除去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 将燃着的硫伸入瓶中 |
D |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A.A
B.B
C.C
D.D
13、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稀释
B.酒精挥发
C.酒精燃烧
D.酒精溶解碘
1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一致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保护气
B.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电光源
C.氧气-助燃性-燃料
D.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填充探空气球
16、物质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镁条燃烧
B.冰雪融化
C.光合作用
D.酒精燃烧
17、下列“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熄灭酒精灯
1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A.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水处理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医疗器械
D.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车的电刷
19、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2g
B.3.3g
C.4.4g
D.5g
20、某初中化学实验抽查的内容是“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以下是小明同学实验过程中部分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是
A.取用块状固体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验满
21、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2H
B.4H
C.H2
D.2H2
22、“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一定生成CO2
23、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污水处理排放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多使用一次性木筷、纸杯
24、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X、Y、Z之间的形象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符合该关系的是
选项 | X | Y | Z |
A | 纯净物 | 氧化物 | 氯酸钾 |
B | 可再生能源 | 化石燃料 | 天然气 |
C | 空气 | 稀有气体 | Ne |
D | 灭火原理 | 隔绝氧气 | 高压水枪灭火 |
A.A
B.B
C.C
D.D
25、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A.8:11
B.2:11
C.16:11
D.16:9
2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氧气的主要来源
C.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燃料
2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可以供给呼吸,C是一种常见的液体。
(1)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 。
(4)气体D能燃烧,因此,在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 。
2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蚊虫较多,“智能加热器”是液体蚊香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从微观角度分析,蚊香液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皮肤受到外伤,创可贴能起到止血、护创的作用。有一种创可贴,其中间有个凸起的小囊区,按贴伤口的同时,小囊区内的水和某种固体被挤破混合,利用固体溶解吸热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硝酸铵 B 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 氧化钙 D 冰
(3)东北地区常食用“铁锅炖鱼”,其烹饪方法为:将鱼下油锅煎黄后,加水、葱姜蒜、食盐、酱油、白糖等,在火上煨煮数小时。“铁锅炖鱼”中含有的营养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蛋白质 B 油脂 C 糖类 D 无机盐 E 水
29、能源、环境与化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CO也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它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由于CO有毒,故为了保证CO完全燃烧,通入的氧气与一氧化碳的质量比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3)氢气作为最清洁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4)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
城市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贵阳 |
污染指数 | 93 | 85 | 72 | 120 | 25 |
首要污染物 | 可吸入颗粒物 | 可吸入颗粒物 | NO2 | SO2 | 可吸入颗粒物 |
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为减少该城市酸雨的产生 ,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0、下列物质中:①水;②氧气;③二氧化硫;④镁粉;⑤液态空气;⑥高锰酸钾;⑦医用75%的酒精;⑧冰水共存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31、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1)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
(2)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___。
(3)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填序号)。
32、万金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C10H10O),回答下列问题:
(1)薄荷脑______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2)薄荷脑由______种元素组成;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3)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4)______g薄荷脑含60g碳元素.
33、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氟离子_____;
(2)氖气_____;
(3)铝离子_____;
(4)氮气_____;
(5)氯酸钾_____。
34、根据下列图示,回答与铁有关的问题。
(1)图A为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2)图B为地壳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铁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5、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已出土黄金面具、青铜艺术品等重要文物,其中青铜为合金。
(1)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
(2)黄金面具历经3000年依旧金光灿灿,其原因是______。
(3)《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记载中硫酸铜转化为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6、下列物质:①液氧 ②液态空气 ③五氧化二磷 ④冰水共存物 ⑤氮气 ⑥稀有气体 ⑦过氧化氢溶液。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2)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污染环境。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实验室用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下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如何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实验室称取10g铜锌合金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09.8g,求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只选一种),选择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③若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选择该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④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所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⑤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其验满方法是_____。
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_____。
⑦若F中的液体是紫色石蕊溶液,将二氧化碳通入F中可观察到溶液变_____色,变色的原因_____。
⑧若F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将二氧化碳通入F中可观察到_____,其原因是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⑨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G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
⑩乙快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
39、同学们从陆浑水库中取样,并进行净化处理。
(1)图甲所示的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
(2)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3)甲乙两组实验后所得到水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现象是______。
40、(5分)小白同学要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在此实验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
(2)请帮助小白同学将实验室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不适宜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