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便于盲人行走的盲道设计,但过马路时红绿灯并没有声音的提示,疯狂物理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带有铃声的交通信号灯。要求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绿灯亮时电铃1响,红灯亮时电铃2响,下图电路设计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
C.武汉鹦鹉洲大桥桥头的“隔音蛟龙”是从“阻断噪声传播”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3、疫情防控期间,各大公共场所常常用到图甲所示的测温枪测量体温,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R0是定值电阻,R是红外线热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对该电路分析错误的是( )
A.体温越高,R的阻值越小
B.体温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C.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
D.体温越高,电路的总电阻越小
4、撑竿跳高是一项对压竿和起跳技术要求很高的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的情景,从竿处于最大弹性形变到运动员松开竿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 )
A.竿的弹性势能增大,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
B.竿的弹性势能增大,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大
C.竿的弹性势能减小,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
D.竿的弹性势能减小,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大
5、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供氧量,让燃料更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燃料的热值
B.某种燃料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不一定大
6、下列光现象中,每个选项中的两种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雨后彩虹
B.湖光映彩霞 潭清疑水浅
C.拍照留念 杯弓蛇影
D.镜花水月 一叶障目
7、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①“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来辨别人的
②“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
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8、《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9、如图所示,2023年4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的过程中,尾焰会产生高速、高温气流猛烈冲击发射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音强度达到150分贝,喷水降噪系统则迅速在20秒钟内喷射出400吨水,利用水分子吸收声波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是由火箭箭身振动产生的
B.声音强度达到150分贝是指响度大
C.轰鸣声是频率高于20Hz的超声波
D.喷水降噪系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如图为电学中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是因为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
B.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橡胶棒,它们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带同种电
C.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棒中自由电子从a向b定向移动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一定带负电
11、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灯泡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消耗的电能较少
B.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灯丝电阻较大
C.将甲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10W
D.将两灯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乙灯比甲灯亮
12、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速度图线与时间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的路程。由图象可知,0到6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车在40s时相遇
B.20到60s内,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40s时,小车b在小车a的前方
D.40s时,a、b两小车相距800m
13、如图所示,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14、“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2m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km/h
C.人洗澡舒适的水温约为
D.初中女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00s
15、下列关于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16、王安石的《梅花》诗中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 )
A.墙角数枝梅
B.凌寒独自开
C.遥知不是雪
D.为有暗香来
17、如图甲所示,演讲者在录制节目时,经常会使用一种叫做提词器的工具。如图乙所示,提词器主要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相当于平面镜)组成。由高亮度显示器显示文稿内容,演讲者面对提词器,就可以通过镀膜玻璃看到文稿内容了。提词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若演讲者看到正前方呈现的内容是“”,则显示器上呈现的内容应该是( )
A.
B.
C.
D.
18、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19、如图所示,对于通电螺线管极性的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B.冬天用暖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用燃气灶煮饭时,调大火力可以提高燃气的热值
21、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0.25A(超过此电流灯泡极易烧坏),其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2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调节R,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时,L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为
B.电压表的调节范围为1.5-3V
C.电源电压为6V
D.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是
2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活塞冲出管口,试管口出现大量白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试管内水蒸气内能减小液化产生的
B.活塞冲出试管口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C.试管内水蒸气对活塞做功时,水蒸气的分子动能不变
D.在整个实验中,是将酒精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23、2023年9月25日华为Mate60系列手机的三款产品悄然上架,连带着全新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第一次问世,震惊世界,成功打破了西方公司对芯片技术的垄断。华为利用特殊技术使其表现接近于7nm,做出7nm芯片,则意味着要在每1平方毫米里,塞下近1亿个晶体管。下列7nm关于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7nm=7nm×10-9m
B.7nm=7×10-9m
C.7nm=7nm×10-6m
D.7nm=7×10-6m
2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S2、S3,断开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L1亮
B.只有L2亮
C.L1和L2都亮
D.L1和L2都不亮
2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实现了发射、空间实验和回收工作,如图是当时的一些情景;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将会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火箭与大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保护火箭不至于被烧毁,在火箭头部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和汽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______;
(3)地面各个测控站能准确用一种波对飞船进行遥控,你认为它是超声波吗?______(填“是”或“不是”),你的理由是______。
26、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都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可采用_____输电。输电线都架得很高,为了防止_____(选填“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
27、如图(a)所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同种金属棒AB和CD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AB的电流_____________通过CD的电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电压表测得AB和AD两端的电压如图(b)所示,则AB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_伏,CD两端电压为__________伏。
28、有两个电阻,其比值为1:4,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则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I1:I2=___,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___。
2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R2,开关S0始终处于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下端,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________ ;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则两表示数之比I甲:I乙=________。
30、如图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如果物体AB远离平面镜,AB的像会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列成像情况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______(选填符号)。
A.水中的倒影 B.小孔成像
3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
32、小明将篮球向篮框抛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球离手后,由于________继续向上运动。
33、家庭电路中,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都用三孔插座,为了安全用电,三脚插头的接地脚应与用电器的________相连.
3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S、S1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当S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______Ω,此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为______。
35、小亮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将______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质量是20g;
(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______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40mL,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36、小王和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
(1)实验时应选两个规格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闭合开关前,小王发现电流表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那么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王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3个位置的电流来寻找规律,以下所取组合不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E、A、D B.E、B、C C.F、C、D D.F、A、D
(4)图丙是小王连接的实物图,若想只改变一根导线来测量L2的电流,请你在图中改动的导线上画“×”,并补画上改动后的导线。___________
37、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电源电压恒为9V,电压表V(量程0~3V、0~15V),电流表A(量程0~0.6A、0~3A)。更换5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该小组同学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像五次记录实验数据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是________;
(3)为保证实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请写出断开开关,将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下一步的具体实验操作__________;
(4)利用图甲电路还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的大小,测量时需要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8、如图甲是小辉设计了一个“用电流表、电压表测Rx阻值”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电压U=6V,滑动变阻器两个(A“10Ω 2A”、B“20Ω 1A”)可供选择。
(1)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为6V,若电路中只有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此次测出的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3)接着小辉将滑片P从滑动变阻器的一端滑到另一端,她发现电流表示数由最小值I1=0.2A增大到最大值I2=0.58A:此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了U=4V,则:
①小辉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选填序号“A”或“B”);
②下列是小辉给出的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其中错误的一项为______;
A. B.
C.
D.
(4)根据小辉在该实验得到的所有数据,可求得Rx阻值应该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辉随后移动滑片得到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分别求出每组电阻值的目的__________。
(5)利用以上器材,小辉还可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___________的关系。
3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μ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cm
B. 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40、如图所示,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__;
A.便于观察 B.受热均匀 C.缩短加热时间 D.便于加热
(2)图乙中,该物质加热到第8min时,其状态是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若将试管中的固态物质换成冰,加热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该试管中的水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烧杯中的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沸腾时情景如图丙中_______(选填“A”或“B”)所示。
41、小红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源、未知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就应该位于阻值最_____的一端.
(2)电路连接好后,小红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其中第3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第3次实验所测的电阻值为_____Ω.
(3)由实验数据可知,Rx的阻值为_____Ω.
42、一密封盒内有一定值电阻R1和一可变电阻R2(其阻值可调可读,电路符号),先用一个9V电源和一个电流表探究这两个电阻的连接方式。通电后,将R2调到30Ω时,电流表示数为1.5A。
(1)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____W。
(2)这两个电阻是_____(填“串联”或“并联”)的,请在线框中画出盒内的电路图________。
(3)求定值电阻R1的阻值_______。
43、小明做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如图所示,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 次数 | 质量 m/g | 初温 t0/℃ | 末温 t/℃ | 加热时间 t 时间/min |
甲 | 1 | 300 | 20 | 30 | 6 |
2 | 300 | 20 | 25 | 3 | |
乙 | 3 | 300 | 20 | 30 | 12 |
4 | 150 | 20 | 30 | 6 |
(1)分析比较第 1 次和第 2 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分析比较第 3 次和第 4 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3)分析比较第 1 次和第 3 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_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44、小明同学用如图a中的器材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1.5W)。
(1)小明所连的电路中有错误或不妥,请改正_______(在要去掉的线上打“×”,并添加相应的导线),然后将图a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时,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为6V,电流表示数为0,则产生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故障排除后,小明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这时电流表指示如图,示数为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 W。
(3)同座位的小张实验时, 当他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在一旁观察的小明一惊,提醒小张实验中有问题。请你帮助小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上述问题后,小张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灯泡逐渐变亮而电压表的示数反而变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如图所示电路,已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5V,通过的电流为0.45A,R1和定值电阻R0并联,电流表示数为0.50A;求:
(1)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R0的阻值。
46、学校组织学生到崂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叶子姐姐携带一个质量为1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部分参数如表所示),爱探究的叶子姐姐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燃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
.[水的比热容为
,锅的比热容为
]
品名 | 便携式丁烷气炉 | 质量 | 1.88kg(不含气瓶) | ||||
使用燃气 | 液化丁烷气 | 燃气消耗量 | 200g/h(最大火力时) | ||||
气瓶规格(尺寸/容量) | |||||||
品名 | 总质量 | 净质量 | 主要成分 | 热值 | |||
神州 | 354g | 250g | 丁烷 | ||||
(1)完全燃烧0.3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的热量?
(2)需多少焦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60?
(3)如果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2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47、一个人用2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使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了0.5m。试求:
(1)人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
(2)如果这个人把物体匀速举高1.5m,举力做了多少功?
48、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所示,作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MN上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请在N端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49、洋洋同学所连的电路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50、画出图所示的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