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通过吃冰棒来解热。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B.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

D.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红油锅先沸腾,是因为油比水的沸点低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保持不变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锅内水发生了升华现象

D.火锅上方白气缭绕,其中白气是水蒸气

4、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降落于内蒙古,科研人员测出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壤质量为1731g。下列情形中这些月壤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温度升高

B.放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

C.放在不同的位置

D.赠送一部分给其他国家后

5、下列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   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   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6、如题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某点a点移到b点时,滑动变阻器的线如题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1的阻值分别是(  )

A.

B.

C.

D.

7、小林做作业时,电灯突然变暗,其原因可能是

A.电灯的实际电压变大

B.电灯的额定电压变小

C.电灯的实际功率变小

D.电灯的额定功率变小

8、小泽同学根据他在电学实验课上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其中图甲表示电阻,图乙表示电阻。根据图像信息可判断(  )

A.当两端的电压为时,电阻的阻值为

B.当两端的电压为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C.当通过的电流为时,电阻的阻值为

D.当并联在电压为的电路中,总电流为

9、如图是古人锻造铁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铁放入炉中加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B.锻打过程中锤头的内能增加

C.淬火时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D.加热和淬火时能量发生了转化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生长属于机械运动

B.小丽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数据可以记录为“14.00cm”

C.“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小船为参照物

D.光年是时间单位

11、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中国占60%,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如图,同属于电动汽车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13、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

B.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C.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

D.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14、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 t3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2时大

15、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角度看,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下压活塞,点燃棉花

B.饮水机加热水

C.晒干衣服

D.水蒸气推开试管塞

16、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如图所示行“夸赞礼”的两位同学面部之间的距离d约为(  )

A.0.5m

B.1.5m

C.3.0m

D.4.5m

17、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18、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保持不变

C.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D.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速度保持不变

19、超导现象是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超导体可以用来制作(  )

A.输送电能的导线

B.电炉的发热丝

C.白炽灯的灯丝

D.电热毯的发热丝

2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若再闭合开关,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21、如图所示,利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水温可以超出温度计的量程

B.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热水

C.温度计放进热水后应立即读数

D.温度计放入热水的时间越长读数越准确

22、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运动时间之比是3∶4,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

A.3∶2

B.2∶3

C.8∶3

D.3∶8

23、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

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24、下列数值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足(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8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C.小明心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0.8s

D.老师上课讲课的声音强度约为150dB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两个实心金属球的质量之比3:2,体积之比4:3,则两种金属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若甲物质密度,体积为,质量为89g,则空心体积为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弹簧秤,两边分别悬挂200N、100N的A、B两个物体,一个重为500N的人站在台秤上,当人用______N的力向下拉B时,A物体就能静止不动(弹簧秤重力、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此时台秤的示数是______N。

27、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ABCD(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其目的是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__________的关系。闭合开关后,发现接入电阻丝__________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较大。如果将这两段电阻丝串联在同一电路中。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电流通过电阻丝__________做功多。(后两空选填“AB”或“CD”)

28、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有关,而且跟__________有关;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叫压强.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的物理量.

29、小明用天平称量一物体质量,正确操作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同一个天平测此块金属的质量,则质量______

30、核能是一种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核电站中的汽轮机属于______(选填“发电机”“电动机”或“热机”)。

31、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32、超市电梯上有人时运动得快,没人时运动得慢。如图是这种电梯的部分控制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分析电路图可知,通电后电磁铁的上端是______极,当有人走上梯后,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变______(选填“强”或“弱”),使衔铁与触点2接触,电动机转速变快,使电梯运动变快。

33、把标有“6V3W”“6V 6W”的两盏电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果让其中一盏灯正常发光,另一盏灯的实际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则该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A 电路两端的电压应为_____V 两灯消耗的实际总功率为_____W 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34、如图所示,推走独轮车之前,需先将其撑脚抬离地面,慢慢抬起的过程中,独轮车属于____杠杆,若向上施加在车把手上的力始终与把手垂直,则这个力的大小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变小”或“始终不变”)。

三、实验题(共10题,共 50分)

3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比较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均为150g的a、b两种液体,并分别插入温度计。

物质物理量

加热时间/min

初温/℃

末温/℃

a液体

10

20

 

b液体

10

20

35

(1)实验中选用的两根电阻丝R1R2的阻值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实验中,通过________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A.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

B.通电时间的长短

(3)如图乙所示,加热10min时a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_℃,结合表格内的其它数据分析可知________(选填“a”或“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4)若质量为m的a液体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其电流为I,通电一段时间t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量为Δt,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用所给出的物理量写出比热容的表达式)。

36、“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如图所示)。伽俐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 毛巾表面

第二次 棉布表面

第三次 木板表面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_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 .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运动.

 

37、“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_______,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38、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大小”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通过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3)进一步分析数据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即cc_____

39、有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红想测量这个小灯泡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0V。现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到某一位置,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工作。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为0.32A,则此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红又设计了一种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案,如图所示,其中R0是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将开关S1拨到触点_______,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再将开关S1拨到另一触点______,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③用表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表达式为:P=______

40、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某次未记录,示数如图乙所示,填写缺失的温度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水沸腾时,烧杯中不断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_____ (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4)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41、(1)比较水和牛奶密度的大小,实验方案有如下两种:

甲方案

乙方案

如图,用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G,然后把石块先后浸没在水、牛奶中,静止后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

F1F2中,示数越大,对应液体密度越__________

如图,AOB为轻质杠杆,AO处细线位置固定。把相同体积的水、牛奶先后倒入小桶中,移动B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然后用刻度尺测出OB的长度分别为l1l2

OB的长度越大,对应的液体密度越__________

 

 

 

(2)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利用现有的测量数据,能计算出牛奶密度的方案是_________方案,牛奶的密度为ρ_____________

42、(1)如图1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

(2)如图2,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停表读数是________

(3)小明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测量小石块密度实验,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天平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通过排水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43、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下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装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编号

焦距/cm

直径/cm

5

3.5

5

4.5

10

4.5

15

4.5

(1)图甲中光屏上成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2)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要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可行的操作是______

(3)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4)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______(选填字母);若将光源向右移动至35cm刻线处,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看到的像应是______(选填字母);

(5)小明认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选取表中编号为______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

(6)实验过程中突然飞来一只飞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小明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完整的像。

4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实验中,挂上钩码后,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钩码均相同),如果在杠杆两侧钩码下面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将_____平衡 (选填不再仍然")。在分析实验误差时,某同学整理了以下四个因素,其中_____不会带来实验误差 (选填“A"“B”“C”"D").

A.铁架台自身重力较大:   B.钩码磨损程度不同:

C.悬挂钩码的绳索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45、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10-2m2和1×10-2m2。容器A中盛有0.1m高的水,容器B中盛有质量为1.6 kg的酒精。(ρ酒精=0.8×103 kg/m3

① 求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② 求容器B中酒精的高度h酒精

③ 若要使容器A和B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可在哪个容器倒入金属细颗粒;并求倒入金属细颗粒的体积V金属

 

46、如图甲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罐笼的底面积是2m²,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重为2600N,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20s。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动滑轮及钢丝绳的重、摩擦。求:

(1)拉力F大小是多少?

(2)当装有建筑材料的罐笼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7、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50N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90N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小明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0cm(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与绳重)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小明减少钩码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48、如图乙,一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向右弹击小球后,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画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49、L1L2两灯泡并联,开关S是总开关,电流表A1只测通过L1的电流,A2只测通过L2的电流,请将图中所缺导线补上,并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均未超过0.6A)。

______

50、图中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及动力臂L1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