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同学陪爷爷去公园锻炼,看到工人在用修枝剪修剪树枝,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修枝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修枝剪在使用时是费力杠杆
B.支点为大拇指与手柄的接触点
C.修枝剪手柄末端比较粗糙,是为了减小摩擦
D.修剪树枝时,将手往手柄末端移动更省力
2、如图所示,火车在两节车厢之间有两间厕所,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S1、S2都关上时(相当于闭合开关),车厢中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红光,显示“有人”字样,提醒旅客两间厕所内都有人。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将小球拉到点A处然后释放,小球经过A、B、C和D四个点,在这四个点处,小球具有的动能最大的是在(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D.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把长短和粗细均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B.通过灯泡的亮度判断电阻大小,这里用到了转换法
C.把铜丝接入电路时灯泡更亮,说明铜丝比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
D.若要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把灯泡换成电流表
6、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7、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中,能够反映物体竖直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可能是甲
B.一定是乙
C.一定是丙
D.可能是丁
8、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的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容易制造,价格低
B.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更低
C.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测量准确
D.酒精无毒,水银有毒
9、如图所示,是烟雾报警器的简化原理图。内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及带有一光敏电阻R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为定值电阻。有烟雾产生时,激光被烟雾遮挡而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当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至某一数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B.烟雾越浓,电流表示数越小
C.烟雾越浓,电压表示数越大
D.若要提高警报灵敏度,可以适当减小的阻值
10、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3V,出现此故障的原因( )
A.一定是R1断路
B.一定是R2断路
C.可能是R1短路
D.可能是R2短路
1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3、如图所示是一款小型手持带灯风扇,既能当作电风扇吹风,夜晚又可当作小夜灯照明,两者互不影响且均可单独工作.下列设计的模拟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对于科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一根完全一样的蜡烛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
B.在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的概念——类比法
C.探究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的关系——控制变量法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从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的方法
15、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1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热传递时,温度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17、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电动机突然停止工作,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用试电笔测试插座的两个插孔,试电笔都不发光,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点间发生断路
B.、
两点间发生断路
C.、
两点间发生断路
D.电动机发生短路
18、废物利用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下列废物再加工后,最适合做电工钳柄外套的是( )
A.废铜
B.废铁
C.废橡胶
D.废纸壳
1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B.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C.因为汽车太重,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D.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20、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路灯自动控制装置,路灯的通断由光控开关控制,两路灯的额定电压为220V,R为保护电阻,S为光控开关,白天光控并关断开两路灯不发光,晚上光控开关闭合,两路灯正常发光。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1、以下给出的数据中,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B.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
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为
D.高铁列车的速度可达
2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利用音色可以区分钢琴和笛子发出的声音
23、电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关于安全用电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发生故障时,零线也可能使人触电
B.人只要不接触带电体,就不会触电
C.家用冰箱三脚插头损坏了,换成两脚插头只要冰箱能使用也无大碍
D.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应立即重新合上开关
24、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的实验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比
亮。下列说法中( )
①的电流小于
的电流 ②
的电阻小于
的电阻
③两端电压大于
两端电压 ④
的实际功率大于
的实际功率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25、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 _____状态(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在前10秒内 _____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 _____米/秒;
(3)若三小车同时从同地沿同方向运动,15秒时,甲在乙 _____(填“前”或“后”)面 _____米;若通过路程是30米,丙比乙 _____(填“多”或“少”)用 _____秒。
26、小军同学坐客车去我市某景区旅游,在旅途中,他看到路灯急速后退,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食物串味,从分子动理论观点看,是因为食物分子______。
27、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_________发声;这种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28、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比镍铬合金丝B粗得多,它们以某种方式连入同一个电路,如图所示。如果镍铬合金丝A和B的电阻分别为RA和RB,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A和IB,它们两端电压为UA和UB,则IA______IB,UA______UB(选填“>”、“=”或“<”)
29、水的比热容为4.2×103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将一瓶水倒掉一半,则其比热容为 ,8kg的水从2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为 J.
30、当你在露天游泳池游泳时,潜入水中观看池边树梢,看到的是树梢的 (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树梢的实际位置 (填“高” 、“低” 或“一样高”);是因为光从 中斜射入 中时,折射角 (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入射角.
31、(1)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线段_________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AB” 或 “OB”);
(2)根据图如所示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判断出条形磁铁的A端是__________极(选填“N”或“S”)。
32、如题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截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___________;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___。
33、学校旗杆顶端安装的是______滑轮(选填“动”或“定”);家庭电路中开关与灯泡是_______(选填“并联”或“串联”);“天宫一号”与地面是通过________传递性息的。
34、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 .图中所测到的当时大气压强是 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果把该装置移到高山上,玻璃管中真空部分的长度将会 20m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5、在测量未知阻值Rx的实验中,小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并进行实验。
(1)如图甲,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至最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闭合开关后S,小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未知电阻Rx=__________Ω;
(4)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小宇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S,将开关S1接1,记下此时电压表读数U1;
②闭合开关S,将开关S1接2,记下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2;
③计算出未知电阻Rx阻值表达式:Rx=;
你认为小宇的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
36、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
(2)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_____,若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
(4)实验小组的同学想到,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眼睛时,其他同学也会看到自己的眼睛,于是他们使光线从BO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_____.
37、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调好的弹簧测力计、铝块、细线、两个分别装有适量水和酒精的大烧杯(水和酒精的密度已知)。小明要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将铝块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此时测力计读数F0。将F0以及水和酒精的密度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2)将步骤(1)中用细线系好的铝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铝块不接触烧杯,记录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1,将F1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3)______。
(4)根据F浮=______,分别计算出2次的F浮,并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
38、如图甲所示,两只相同的烧瓶里装有同样的煤油,它们的初温相同,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1)两烧瓶中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由图可知:两电阻丝的阻值Ra_____Rb(选填“>”、“<”或“=”)。
(2)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的示数是_____℃.由此可知:在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时,电阻越_____,产生的热量越_____。
(3)将此装置改装后可测量煤油的比热容,如图丙所示。测量时,分别向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加入初温均为t0、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通电一段时间后,分别读出温度计示数为t水、t煤油.请写出煤油比热容的表达式c煤油=_____(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不计热量的损失)。
39、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实验。
(1)按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后,电流表示数为0.3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Ω;
(2)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记录了每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值,计算出每次测量所对应的Rx的阻值,再求Rx的平均值;
(3)小明又设计了另一种测量电阻Rx的方案,电路图如图丙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请你完善下列相关操作步骤,并写出电阻Rx的表达式;
①断开S1,闭合S、S2,用电压表测________两端电压,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
② ________(填各开关的状态),用电压表测Rx两端电压,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
③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________ (用U1、U2、R0表示)。
40、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研究“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他将气压计从 1 楼带到 5 楼的过程中,观察气压计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化,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大致归纳出实验结论______。
楼层 | 1 | 2 | 3 | 4 | 5 |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 5.0 | 5.3 | 5.7 | 6.0 | 6.3 |
4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同学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接触面材料 | 压力/N | 摩擦力/N |
1 | 木块与木板 | 4 | 0.8 |
2 | 木块与木板 | 6 | 1.2 |
3 | 木块与毛巾 | 6 | 2.5 |
(1)分析第1、2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2、3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如下图所示,他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
问:(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_________。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_________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_________________,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_________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得出,所以它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4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项目 | 甲至乙 | 乙至丙 | 甲至丙 |
路程/cm | ① | 64 | 90 |
时间/s | 2 | ② | 6 |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短,很难准确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
(3)小车从甲运动至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4)将表中遗漏的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5)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全程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如果让小车过了丙处才开停止计时,则会导致所测甲至丙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仅凭肉眼很难准确观察小车是否达到所需要测量的终点,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一问题:________。
44、物体由于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A.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设计以下探究实验: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小球碰上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m1<m2、s1<s2、s1<s3、h1<h2,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块是同一木块。
(1)通过观察比较______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放大”“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初步验证_____(填猜想序号)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初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_____。
45、(6分)将物重为5N的木块放进水里,木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
(1)求木块的体积
(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铁块,恰好使木块完全没入水中,而铁块刚好在水面上,求铁块的重力;
(3)若将(2)中的铁块挂在木块下面,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使木块全部没入水中?
46、人类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管长918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整数)
4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标有“12V 12W”的字样,R2=12Ω, 当S1、S2 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2A. 这时灯L正常发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电阻R1的阻值:
(2)若将开关S1、S2 都断开.此时灯L实际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48、如图所示,一束光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的交界面上,请在图中做出该束光的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以及大致的折射光路图。
49、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50、如图所示,重1N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