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工开物》初刊于明朝,如图是其中篇章“生熟炼铁炉”:古人将铁料熔炼成铁水,炙热的铁水顺着高处管道流入几尺远的较低水塘并完成淬火,最终制成熟铁。在下图中能反应铁水进入水塘完成淬火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2、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是正电荷定向移动所形成的
B.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该导体的电阻越小
D.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3、下列四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水银、大地、石墨
B.玻璃、陶瓷、人体
C.塑料、空气、橡胶
D.盐水、煤油、蒸馏水
4、一个最多能装下500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500g()( )
A.汽油
B.酒精
C.硫酸
D.都能装下
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下列表示通过热敏电阻R的电流I1、电流表的示数I2随热敏电阻阻值的倒数的变化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不同乐器对着话筒都发出C调1(duo)的波形图,比较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特性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7、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温度计示数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B.探究液化时,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必须观察是否有液体碘出现
D.观察海波、石蜡熔化的实验中,海波与石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8、内燃机广泛应用于各类运输车辆。下列关于内燃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燃机在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B.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由于水的沸点高常用水做内燃机冷却剂
D.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效率大约在90%左右
9、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关于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下列四幅图中,与其他图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的是
A.双手摩擦生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锯木条时锯条发热
D.钻木取火
11、唐诗《山亭夏日》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其内容为:“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句中描述的情境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
B.楼台倒影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12、2018年随州地区的第一场雪来得特别大,大地披上了银装,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好不热闹(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音色不同
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
D.根据雪地的声音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光滑
1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4、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
A.—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教室的高约为3dm
C.一节课的时间是240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15、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 )
A.远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
1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17、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t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 )
A.一枚硬币的质量
B.一个鸡蛋的质量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
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
18、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9、在图中,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通过电阻
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信息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当和
串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等
C.和
串联在电源电压为9V的电路中,它们的总功率为4.5W
D.和
并联在电源电压为4V的电路中,
与
的电功率之比为5∶4
20、西周晋侯鸟尊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如图所示。古代劳动人民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情境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与“铜液冷却成型”相同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B.使用干冰在舞台上制作云海效果
C.夏日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露珠
D.民间艺人用糖浆制作糖画
2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与磁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使用验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
B.乙图的连接方式符合家庭电路安全用电要求
C.丙图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最早是由德国科学家欧姆提出
D.丁图是发电机的原理图,工作时将机械能主要转化为电能
22、滑动变阻器实现变阻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A.电压
B.电流
C.长度
D.材料
2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冬天,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24、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家用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约为2kW·h
B.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
C.中学生登上学校五楼的功率约为1500W
D.将一个鸡蛋从地面缓慢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人对鸡蛋做的功约为20J
25、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至今,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 _______(相同/不同),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需要配戴N95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品。N95口罩中间的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即 ___________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 _____(正/负)电,而带电体具有 _______轻小物体的性质。在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是用酒精消毒,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充分混合发现总体积 _______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原因是 ____________,在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长度较 _____(长/短)的玻璃管。
26、(1)四冲程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的是______(选填“空气”,“汽油”或“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2)飞轮的转速为900r/min,则在1min内汽油机完成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____次;
(3)为了防止汽油机在工作时气缸温度太高,在它的外面有一个水套,让气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减少气缸内能,用水来冷却气缸主要是因为______。
27、如图,往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若从左往右吹瓶子,音调逐渐________,若用棒敲击瓶子,音调逐渐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28、如图所示是分别测量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后得到的U﹣I关系图线.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__Ω;小灯泡L的阻值会随其两端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变__,将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两端,通过电路的电流为_____A。
29、如图所示是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A是风扇的电动机、B是电热丝(工作时会发热)。要吹热风应闭合开关_______,此时A与B _____联在电路中。
30、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凸透镜成___________、缩小的___________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______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31、如图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时,臀部感觉发热; 他在下滑的过程中动能 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32、小新将家中的电热水器接入电路,家里的空气开关就“跳闸”了,接入热水器前,家里只有一台约200W的电视机在正常工作。电工师傅修好后,没有告诉小新原因,小新决定自己探究当时“跳闸”的真相。他分析造成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可能是:①接入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②电热水器或插头处短路。他将空气开关闭合,只让电热水器工作,家里电能表3min内转了180转。如图甲,小新分析的原因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电工师傅用试电笔检测电路(如图乙,图①示手接触金属笔卡,图②中手未接触金属笔卡),则正确的使用方法是_____(填“①”或“②”)
33、一个标有“6V、3.6 W”的 小灯泡接在4 V的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是 _______ W。
34、一台液压机,大、小活塞的面积如图所示,若不计活塞重力,要将大活塞上重2500N的A物体举起,则在小活塞上至少施加的力F大小为__________N。
35、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温度/℃
| 9l
| 93
| 95
| 97
| 99
| 99
| 99
| 99
| 99
| …
|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沦 ②减小实验误差
36、小明同学在做“探究轻质杠杆的动力与动力臂的关系”时,探究过程如图 :
(1)未挂钩码前,他发现杠杆左端下沉,他可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实验中小明需 要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甲,在杠杆 A 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 ,用弹簧测力计在 B 位置竖直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N;若将弹簧测力 计由竖直方向向右转过一定角度,沿箭头方向拉动,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过程中,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 保持 A 点钩码数量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 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绘 制了 F1- l1的关系图像,如图乙。请根据图线推算,当 l1 为 8cm 时,F1为______N;
(4)如图丙,工人在使用扳手时,在扳手手柄上加了一个长套筒,通过实验,小东明白这是通 过______的办法省力,图中工人在 C 处沿不同方向施力均能把螺 丝拧起,则 Fa_______ Fb。
37、小明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变化灵活,压强计不漏气。
(1)实验中液体压强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体___________来表示的;
(2)接着进行系列实验(如上图所示),通过比较___________二个图,可以得岀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C、D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的关系;
38、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丁图所示实验。仔细观察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比较海绵的_____程度来确定的。
(2)分析比较图___和____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甲图、乙图的实验能够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小明进入光学实验室进行复习时做了如下实验:
(1)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发现用前后可折的纸板(如图甲)不仅能呈现光路,还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___________。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①他用较_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探究。②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所示),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___________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并加以比较,经多次实验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__的。
(3)在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供选择的凸透镜有:D(焦距15cm)和E(焦距50cm),小明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D”或“E”)。该图的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
40、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点燃的蜡烛A。
(1)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_(“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5)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6)如果将透镜遮住一部分,在光屏上________(“能”或“不能”)看到完整的像
42、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如图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3)正确连接电路后,开关S闭合前应将滑片移至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该同学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该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
(4)若电压表示数为2.0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数据分别是电流为___________A,电阻为_________Ω(表格空格不用再填写)。同学们通过交流发现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亮度增大而增大。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小灯泡的电阻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43、小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
(2)把点燃的蜡烛A、薄玻璃板安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图中未画出)放在玻璃板右侧,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应位于图中_____cm刻度线处;
(3)保持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将薄玻璃板换成凸透镜,蜡烛B换成光屏,光屏上恰好承接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然后将蜡烛A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小顺就应向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能承接到一个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顺将自己的眼镜摘下,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只向右适当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说明小顺戴的是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进行甲、乙、丙、丁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______(选填“较快的”或“较慢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选项“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丁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45、一次老徐去出门办事,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分钟?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km/h?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求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的路程?(出租车费由下列两部分之和构成:①步价;②超过起步价的最大路程之后按单价计算金额。)
46、(6分)所谓的“测速监控”,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两监测点A、B相距9km,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该车在此路段的的平均车速为多少km/h?
(2)若把该车运动过程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在此路段的所受到的平均阻力为750N,则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多少J?
47、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计算:
(1)汽车通过隧道的时间多少分钟?
(2)此隧道长约多少千米?
48、已知某轻小物体的质量为12.2g,请在标尺上画出游码。
49、如图所示,已知一物体AB请画出它在镜中的像A'B′。
5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灯泡L的亮度,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