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2、如图甲所示,一个重10N的物体M,其上表面通过测力计与电梯顶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梯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选项中的(  )

A.

B.

C.

D.

3、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4、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通过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现象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固现象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华现象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水中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6、2022年元宵晚会上,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王亚平用古筝演奏了一曲《茉莉花》,送上元宵祝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B.王亚平能听到自己演奏的琴声是因为固体可以传声

C.通过改变弹琴弦的力度可以改变音调

D.琴声要转化成电磁波,才能传到千家万户被我们接收,是因为声波不能在真空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

7、学完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之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交流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总和保持不变

B.物体放出热量,发生了能量转移,其温度一定降低

C.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火箭加速升空,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妈妈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结满霜的冻肉,在肉上撒了一些盐,肉很快就“解冻”了,同时观察到盛肉的碗外壁上出现了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肉表面结霜是凝固现象

B.冻肉熔化需要放出热量

C.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D.水珠是冻肉熔化形成的

9、下列电学知识辨析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子

B.电路中只要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

10、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学习吹笛子,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

A.嘴唇

B.手指

C.笛子

D.笛子内的空气柱

11、夜晚,小薛同学在明亮房间里,在一面窗户玻璃上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几乎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A.夜晚,小薛在玻璃里看到的像是实像

B.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夜晚,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2、下列描述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五四运动

B.火箭升上天空

C.心情激动

D.小明长高了

13、赤峰地区四季分明。气温的变化形成了独将的自然景观,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熔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C.秋天枝头上的霜

D.冬天屋檐下的冰柱

14、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听见某星体巨大的爆炸声

B.“声纹锁”主要是依据音色辨别声音的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15、如图所示是足球从处落到地面后反复弹起落下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足球的运动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E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在变大

C.从D点到E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

D.足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

16、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

B.树上的雾凇——凝华

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

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

17、小强在做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将饱和食盐水、饱和小苏打溶液、葡萄糖溶液的标签弄混了,他将这几种溶液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杯子里。其中mmV=Vm=mVV,通过查密度表,甲杯中的液体是(  )

物质

饱和食盐水

饱和小苏打溶液

葡萄糖溶液

密度(g/cm3

1.33

1.10

1.58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小苏打溶液

C.葡萄糖溶液

D.饱和食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18、下列光现象中与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

B.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C.我们能看见黑板上的粉笔字

D.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1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20、下列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用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是因为激光具有能量

B.医生用超声波粉碎病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C.用绿光照射全身白毛红眼睛的小白兔,会看到毛是绿色的,眼睛是黑色的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超声波等信息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

21、小明在水平运动扶梯上向前走,超越扶梯上站立的小刚,此时(  )

A.扶梯处于静止状态

B.小刚相对地面静止

C.小明相对小刚向后运动

D.扶梯相对小明向后运动

2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探测深海

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23、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4、液态氧、液态氮、液态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196℃、-78℃,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降低时,首选被液化分离出来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三种气体同时液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桌上放着有一瓶可乐,竖直放置时如图A,可乐对瓶底的压强为PA,若将它倒置过来如图B,可乐对瓶盖的压强为PB。,则PA________ PB(填入大于等于小于”), 这是因为_______;若竖直放置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A,将它倒置过来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B,P'A______P'B(填入大于门、等于小于”) 这是因 _________.

26、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m/s;地震、海啸会产生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捕鱼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_(选填信息"能量”)。

27、八月的夜晚,小明走在乡间田间的小路上,青蛙在欢快的歌唱,萤火虫在翩翩起舞,萤火虫 (选填:不是)光源,当走到平静池塘边时,小明发现水中也有萤火虫在飞舞,这是由于   造成的。

 

28、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   之间;某昆虫的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600次,则它的振动频率是   Hz,我们   听到(选填“能”或“不能”).

 

29、由于气候较冷,学校各班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_______,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0、如图是小王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某次步行的数据。如果小王此次步行时间是2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31、当天空中空气的湿度很大,两块云之间的电压很高时,原先不导电的空气就会变成导体,强大的电流可在瞬间通过天空,形成闪电。某次闪电的放电电流为1×104A,电压为1.8×108V,放电时间为0.01s,则这次闪电释放的电能是______kW·h。

32、已知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若酒精灯燃烧时有42%的热量被水吸收,则完全燃烧100g酒精能够将______kg水从20℃加热到50℃。(c=4.2×103J/(kg·℃))

33、噪声是声源做______振动产生的,控制噪声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34、六月三日,小宁同学在孝昌第一初级中学实验室,用天平测量一杯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水混合物的质量,天平平衡时记录读数为A,原来平衡的天平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失去了平衡,小宁同学应调节_____(填平衡螺母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并记录读数为B,比较AB的大小,结果是A_____B(填“=”

三、实验题(共10题,共 50分)

35、如图甲是小明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将一段铜导体AB的两端用细线悬挂起来,并与开关、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回路,请完成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若蹄形磁体不动,当导体AB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时,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会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只移动蹄形磁体,电路中______会产生感应电流;(选填“一定”或“可能”)

(3)小明在中国科技馆发现有一个“电磁感应摆”,如图乙,甲、乙两线圈分别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体的磁场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用手使甲线圈在磁场中前、后摆动时,将会观察到乙线圈______

36、如图所示是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他们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放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序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5

40

13.5

2

煤油

200

25

80

13.5

(1)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上表是该实验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________的温度升高得多,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前两空均选填“水”或“煤油”),物理学中用________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37、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对图中的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_

中,______的机械效率高;

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的关系;

中的______铁屑小磁针能更好的显示磁场的分布。

38、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物重/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距离/m

机械效率 η

1

3

0.1

2.0

0.3

50%

2

6

0.1

3.2

0.3

 

(1)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表格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数据大小为____(用百分数表示);

(2)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有关;

(3)小明在实验操作中发现:一边拉动弹簧测力计一边读数,非常不方便,因为这样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为了方便读数,小明认为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他的这种想法显然是_____的,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则所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比其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只是按照如图丙所示的绕绳方法组装滑轮组,并利用图丙方案提升相同重量的物体,对比图甲和图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 η ____η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明认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可以不测量重物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只测出所提升的物重大小及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就可以了。他的这种观点是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6)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D.提升物体上升高度

39、小东在野外游玩的时候捡到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奇石,为了测量奇石的密度,小东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静止时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在测量奇石的质量时,小东依次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使天平重新平衡;天平平衡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奇石的质量是______g;

(3)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为28mL;

(4)用细线将奇石拴住后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奇石的体积为______cm3,奇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40、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与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L1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信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L10.6m时,F11N

B. 阻力F2与阻力臂L2的乘积为0.6N•m

C. 动力F1与动力臂L1成正比

D. F1=(0.6N•m/L1

 

4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张怡然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甲、乙所示,

 

(1) ________图是沸腾时的情景.当水温升到90℃时,他记录了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________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原因是:________

42、某小组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l=0.1米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他们用物体的高和光屏上像的高分别代表物体和像的大小,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0.12米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1)分别比较实验序号1或5中的物距u与各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___时,光屏上不成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与4(或6与7与8)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及所成像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沦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和所成的像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4)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序号3和7中的像高和物高都相同,他们分析了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三者满足________________时,像和物大小相同。

(5)该小组继续思考发现,可以再改变部分实验器材来使得上述实验结论更加具有普遍性,请设计一个表格来进行相关实验__________

4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如图所示,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小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在杠杆水平平衡时:

①请你在图中画出动力的力臂;

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则此次实验中动力大小为______N。

4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另一同学若使用两个倾斜着的滑轮(如图丙),使纸片静止,此装置能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填“能”或“不能”)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45、某人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电子拉力计,如图甲是其原理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通过硬质弹簧与拉环相连。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R2接触良好且不计摩擦)。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100kg,定值电阻R1=6ΩR2是一根长为6cm的均匀电阻线(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其最大阻值为24Ω,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当不拉拉环时,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a端。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问:

1)闭合开关,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多少?

2)要把电流表的表盘改为拉力计的表盘,则拉力计表盘的零刻度(即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a端时)应标在电流表表盘的何处(即电流为多少)?

3)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范围是多少?(取g=10N/kg

46、将重为0.8N的物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10-4m3的水,(g=10N/kg)求:

1)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是多少?

47、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

求: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g取10N/kg)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48、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 )

49、如图,重5N的小球在水中下沉,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50、作出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