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下面四幅插图,做下面选择题。
① ②
③ ④
有关上面四幅图的故事内容,下列故事名称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车迟国斗法 ②真假美猴王 ③三调芭蕉扇 ④三打白骨精
B.①大闹天宫 ②降服黑熊怪 ③大闹金兜洞 ④三探无底洞
C.①真假美猴王 ②降服黑熊怪 ③三调芭蕉扇 ④三打白骨精
D.①大战红孩儿 ②车迟国斗法 ③盘丝洞斗妖 ④金公施法灭妖邪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镌(juān)刻 家眷(juàn) 絮(xù)语 安恬(tián)
B.撷(jié)取 雕镂(lòu) 跻(jī)身 酝酿(niànɡ)
C.积攒(zǎn) 猝(cù)然 渔父(fù) 涉(shè)足
D.穹(qiónɡ) 隆 蓦(mù)地 迸(bènɡ)溅 徜(chánɡ)徉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B. 畎亩之中(quǎn) 曾益其所不能(céng)
C. 冀州之南(jì) 惩山北之塞(sài)
D. 无穷匮(kuì) 按辔徐行(pèi)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学史上的“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
B.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D.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骆驼祥子》。
5、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种枸杞多好啊!_____________。种枸杞多好!种一季枸杞,四季都有希望,四季都有相思陪伴,四季都不会寂寞。
①现在,相思果一样的枸杞成熟了。娇滴滴,红艳艳,漫山遍野,染透秋光。
②夏天,去看枸杞花儿吧。紫色的小花,密密匝匝,像星子落满山岗。
③在春风中唱着歌儿去采枸杞尖,嫩绿的枸杞芽儿,可焯水凉拌,可文火素炒。
④不久,我们就可以去收枸杞根。纠缠不清的相思都凉了,干了,枯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6、选出对《水浒传》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
A.高衙内一心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白虎堂,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沧州。
B.武松回乡探兄,途中路过阳谷县景阳冈,连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冈”,独自一人上山,借酒劲,仅凭双拳和断棒打死猛虎,一时轰动了整个县城。阳谷知县欣赏他,留他做了步兵都头。
C.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D.梁山泊好汉连战连捷,被活捉的高俅答应请朝廷前来招安。宿太尉奏明情况,皇帝大怒,将几个奸臣痛骂一顿。经过一番周折,宋江率军迎战辽军,走上了为朝廷出力的道路。
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B. 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C. 硅谷的创始者之一肖克利与他八个学生意见不和。八位年轻人毅然与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分道扬镳,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成立了柴德费尔德公司。
D. 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8、阅读《桃花源记》,回答后面题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段选自 。作者是 (时期) (人名)。
【2】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3)无论魏晋:( )
(4)处处志之:( )
【3】翻译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5】《桃花源记》一文作者设计渔人再找到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未果”,这样设计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作者要设计这样的结局?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本词写景有何作用?
【2】本词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0、综合探究与运用
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馆有一副对联,由于某同学不小心把下联损坏了,请你根据上联把下联对完整。
上联:藏古今学术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些活动形式?(至少写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文名句填空。
(1)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5)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劝告人们要珍惜时光的名句是:“ , 。”
12、名著阅读课,“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教育观”专题,老师选择了三篇文章的片段,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乙】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节选自《五猖会》)
【丙】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1】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鲁迅在三篇文章中都写出封建教育对孩子自由天性的束缚,请写出文中“先生”“父亲”“塾师”束缚孩子自由天性的具体表现。
【2】你喜欢乙文的父亲形象,还是喜欢《傅雷家书》中的父亲形象?说说理由。
【3】结合丙文,你觉得鲁迅认为儿童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满足幼稚的爱美的天性”,让“他们的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呢?
【4】经典的力量在于永不过时,今天某些人身上还有“父亲”和“塾师”的影子,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13、非文学性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下列小题。
互联网孤独症候群
谢石
星期五的晚上,我的房间突然停电。在整整 5 分钟的时间里,应急灯让屋子里的一切 看上去一如往常,桌子上的书依然摆在之前的位置,刚洗完的衣服还有水珠滴滴答答往下 掉,但生活天翻地覆似的不同了,一样关键的生活必备品在这间房间里消失了——无法连接互联网,我掉线了。
迥异生活的最突出标志是,房间突然变得异常安静。可是,停电之前的生活多热闹,坐在房间里的我甚至还觉得有点吵。我的手机上有 4 个通讯软件,iPad 上有 6 个视频播放软件,微信上有 1027 位联系人和 52 个群聊小组,其中超过10个是频繁蹦出更新消息的500 人大群。停电前的每一刻都有无数热闹涌入这个房间——手机上时不时蹦出来的新提醒,来自天南地北的五花八门消息;视频网站正在播出的新节目,直播平台上看得到世界上另外一个困在房间里的人唠唠叨叨说些有的没的。互联网塑造了一个抵御孤独的防空洞,涵盖了光纤所及的所有社交关系,借此抵御生活真实的乏味。
我知道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因为像我一样的人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生态。这个庞大的孤独群体解释了为什么直播生意会如此兴盛。化解孤独大概是目前互联网最大的‚用户需求‛——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在任何场合都想要寻找一种陪伴,希望有人陪着一起吃饭,一起打游戏,一起上班,一起过马路,一起看电视剧,一起听演唱会,一起天南地北地说些不着调的废话,哪怕只是在网线的另一端。
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就已经有超过 200 家在线直播平台,以映客为例,这个直播软件目前下载量已经过亿,日活跃用户超过千万,而整个移动视频直播的市场规模预估超过 300 亿美元。知道世界此时此刻还有另一人在做同一件事,算是活在广阔世界的些许安慰。真实生活无法排解的孤单,就由技术来打破它。这大概是为什么在弹幕网站的视频里,经常出现的弹幕语是——有人在吗?
这个热闹体系之牢固,直到停电的时候才会惊觉,它其实只是一个空中楼阁。互联网是热闹的,但这种热闹到底属于谁?活在网络的热闹里,孤独就真地消失了吗?到头来,你和孤独之间,还不就只差了这一根网线的距离。
但在停电的空当里,我想起了另一种孤独——互联网造就的更特别的孤独——这种孤独恰恰属于站在网络热闹正中央的那个人。去年秋天我看了一场演唱会,那是歌手周笔畅在直播平台陌陌现场的演出。如果按参加人数计算的话,那场演唱会算得上周笔畅个人音乐生涯里规模最庞大的一次,在连续三天之内总计三小时的演出中,超过 1000 万人次参与了她的演唱会,这人数相当于坐满了 100 个国家体育场(鸟巢)。
但如果你真的站在录制现场,感受到的恰恰是异乎寻常的冷清。尽管 1000 万人听了她的演唱会,但舞台上的歌手却得不到 1000 万人的回应,至少现场没有。在占地 900 平方米的演播室里,穿着睡衣的周笔畅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唱歌,全场只有不到 10 个人,每一首 歌曲终了,尽管屏幕上互联网另一端的观众们点击着‚鼓掌‛,但歌手在现场只能听到稀 稀拉拉的叫好,其中还包括没法为她鼓掌的摄像师和调音师。
过去的文章喜欢写艺术家获得的最高成就是表演到了极致时,黑压压的观众席传来的‚雷鸣般的掌声‛,可是今天的直播模式恰恰消解了这种成就感。对一个歌手来说,练习是孤独的,创作是孤独的,本该是认同感顶峰的现场演唱会,如今又被技术颠覆了。她的认同只出现在现场的软件对话框里,动画效果的手掌在屏幕上一开一合,播放着事先录制 好的标准化掌声音效。对精彩演出的赞同总是隔着屏幕,无法如往日那样真实地抵达表演者。那一刻我在想,如果周笔畅没来得及看屏幕,这一切赞许,岂不是对她来说都无效了? 互联网未见得是孤独的解药,也许本身就创造了更大的孤独。热闹和孤独共生在同一个地盘上,在极致喧哗的舞台中央,站立着一个极致孤独的个体,为屏幕另一端的一个孤独个体唱歌。
就是因为这样,我特别喜欢我的传播学老师关于互联网所改变生活的评价。他说:‚基于社交媒体的账面社会资本扩增,很大程度上是通货膨胀。‛我想这个道理大概也适用于互联网孤独症候群,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一切社交红利,所有那些看上去热闹的日子,无非都是科技带来的通货膨胀,而孤独的绝对价值,其实从来没有改变过。更何况,我们的时代或许还创造发行了新形式的‚孤独货币‛,让热闹的创造者也持有独特的孤独。
所幸,这种掉线的痛苦只持续了 5 分钟。重新通电的路由器把网络带回来了,生活终于可以继续了。这段时间之难熬,导致我记住了停电的准确时间是 4 分 48 秒。不过我现在真实的孤独就要结束了,我要回到互联网的热闹世界里。
就在重新打开直播软件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如果此刻让人们回到真实人生的热闹里,大家会怎么选择呢?
其实我们也许一早就有了答案。1996 年,美国订票系统 Ticketmaster卖出了第一张在线订购的门票,那是一张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西雅图水手队的比赛门票,以往主要依靠电话和实体店售票的公司对于新业务非常好奇,还打电话去问买主,为什么要在互联网上订票?‚因为我不想跟人说话。‛电话一端冷冰冰的回答结束了对话,也从此开启了搭建在互联网之上的孤独生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什么是“互联网孤独症候群”。
【2】结合语境,分别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房间突然变得异常安静。可是,停电之前的生活多热.闹.,坐在房间里的我 甚至还觉得有点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电前的每一刻都有无数热.闹.涌入这个房间——手机上时不时蹦出来的新 提醒,来自天南地北的五花八门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举了周笔畅演唱会的事例有何作用?
【4】“因为我不想跟人说话。”是不是互联网孤独症候群的症结之所在,谈谈你的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郑渊洁之所以能成为“童话大王”,因为他写起童话来像长辈像朋友又像斗士,懂孩子的心,陪孩子玩,为孩子发声,永远在鼓励孩子正直、善良和勇敢。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优秀的童话就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个性。
②郑渊洁的童话足够“好玩”,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对日常事物、事件进行超越生活逻辑的排列组合,由此构筑出妙趣横生的童话世界:人物大幅度运动、情节大开大合、情感大起大落,读他的童话,孩子仿佛亲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在《皮皮鲁外传》中,皮皮鲁乘着“二踢脚”冲上天宫,用带电脑的活汽车帮小学生做作业,甚至拨动控制地球转速的指针,结果一切都乱了套……在无拘无束甚至无法无天的瑰丽想象中,孩子情感得到释放,天性得到张扬,最终指向的是自由和完全人格的成长。
③郑渊洁在鼓励儿童个性发展上大踏步走在前列。在《驯兔记》中,学校想把学生培养成温顺听话的兔子,早日实现“全兔班”,皮皮鲁不愿变成兔子,郑渊洁用反讽的结局提醒家长和学校个性的可贵——被孤立的皮皮鲁不得已将自己伪装成兔子。皮皮鲁就像每一个普通的儿童,不完美,但有自己的个性,并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尊重、得以发展。孩子们有苦恼、委屈、不平和困惑,郑渊洁就让童话主人公为他们发声:“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是钻石时间”。他作品中有许多这种俏皮又犀利的警句,看似叛逆,却凝结着洞见。
④郑渊洁还十分注重儿童社会性。孩子不希望大人只把他们当孩子,他们要求平等,渴望尊重。把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对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一—他们终有一日要独自面对世界,过度保护会使他们突然暴露在世界面前时无力招架。郑渊洁选择大大方方把世界和人性的复杂展示出来,并予以是非曲直的引导。郑渊洁的童话写得天花乱坠,但“好玩”之余,总是融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比如《郑渊洁十二生肖童话》,每一则都是一个寓言故事,《马王登基》讽刺夸夸其谈,《老鼠打电话》批评投机取巧,《蛇王淘金》反思功利性儿童教育。
⑤郑渊洁童话的语言可能不是最优美的,甚至有时因为表达的急切而过于直白,但郑渊洁却是最懂孩子的作家之一。郑渊洁之所以能成为“童话大王”,关键是因为他选择站在孩子这一边,有时像一个宽厚温柔的长辈,有时像一个调皮贴心的朋友,有时又像一个义愤填腐的斗士,懂孩子的心,陪孩子玩,为孩子发声。当然,站在孩子这一边不是一味迎合,童话带给孩子真、善、美的宗旨是不变的,郑渊洁作品一直在鼓励孩子更正直、善良和勇敢。
(摘编自张珊珊《写真正懂孩子的儿童文学》)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第①段说郑渊洁“写起童话来像长辈像朋友又像斗士”,说明童话创作者的身份越复杂越好。
B. 第②段举例“皮皮鲁乘着‘二踢脚’冲上天宫”,说明童话可以对超越生活的逻辑排列组合。
C. 第③段分析《驯兔记》中反讽的结局,说明鼓励儿童个性发展的可贵,个性应得到尊重发展。
D. 第④段肯定了社会性对儿童的重要意义,儿童不能对立于成人,一样会要求平等,渴望尊重。
【2】郑渊洁的童话重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个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可能”和“但”是如何体现议论语言的准确和严谨的?请简要分析。
15、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站在青春的门口,你有怎样的思考,你有怎样的展望?勤奋,合作,实干,创造……你将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青春的画卷。
文题一:请以“我用 绘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请以“奋斗正当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文题一须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