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__________着万顷绿地。
(2)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__________,在众目睽暌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__________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3)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__________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__________不该错过。
A.滋养 俗 样子 只要/就
B.滋养 错 样子 如果/就
C.滋润 错 模样 只要/就
D.滋润 俗 模样 如果/就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作文的确不同凡响:立意暗含时代主旋律,行文不蔓不枝,语言犀利凝练,个性化色彩浓厚!
B. 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C. 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 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4、以下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酬赠诗,诗中白居易饱含真情地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 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B. 《赤壁》是咏史诗,借赤壁之战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并通过反向假设显示出 诗人的乐观旷达情怀。
C. 《过零丁洋》是抒怀诗,颈联运用巧妙的双关修辞,写出了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形势 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 《山坡羊 潼关怀古》也是咏史诗,首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它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截然不同 小心翼翼 感概 花苞 俄而
B.恍然大悟 花团紧簇 荫蔽 徘徊 分歧
C.人声鼎沸 淋漓尽致 屋檐 云霄 贮蓄
D.精神抖擞 悔人不倦 菜畦 洪托 嘹亮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按结构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背景都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新闻二则》,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必然胜利。
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通过对吕伟在亚运会上的惊天一跳进行描写,表现了其高超的跳水技巧。文章最后借用印度观众的话,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文中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鲁迅 “弃医从文”的原因。
D.《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苏轼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于一炉,表达了自己复杂而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7、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昭公①出亡,至于鄙②,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注释】①宋昭公:名杵臼,宋成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宋昭公出亡_____
②谄谀者众也 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9、武陵春
李清照(宋代)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①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②舴艋(zé měng)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1】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B.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
C.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D.李清照是极擅长写愁的,本词将愁写得有了形体、重量、动态和长度。
【2】这首词简练含蓄,足见作者炼字造句之功力。请赏析“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个句子。
10、班级举行一场主题为“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叶和小健积极参与。
任务一:搜集材料,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我国诗词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作品。小健搜集了一些诗词名句,有郑燮《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1)_______________ ”;有杜甫《(2)________ 》中的“(3)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4)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政治情怀的“(5)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还有《行路难(其一)》中表现李白豪情壮志的“(7)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
小健(a____________ )搜集了古典诗词名句,(b______________)向同学们推荐了一首闻一多先生的诗作——《一句话》。
一句话(节选)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请将小健搜集的古诗文(或作品名)补充完整。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精髓(________) (2)缄(________)默 (3)霹lì (_________)
【3】在a、b两处分别填上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尽管,都 B.不仅,还
C.虽然,但是 D.因为,所以
任务二:讨论交流,完善自强不息的宣传。
小健拟写了对联张贴于教室后面与同学们共勉,并给小叶写了一张留言条,想让他回教室后帮忙看看。
留言条
小叶:
我写了一幅对联,张贴在教室后面了,你回来后帮我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希望你不吝赐教!
小健
2020年11月10日
【4】下面是小叶和小健见面后的交流。
小叶:小健,你的留言条我看到了,里面不仅有个错别字,连格式也有点问题哦!
小健:真的吗?快告诉我!
小叶: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健:哎,我太粗心了,还好你帮我纠正过来了。对联看了没有?
小叶:看了。这对联很工整,只是张贴有点问题。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健:还真是,这个原则我原是知道的,张贴时大意了,谢谢你的提醒。
小叶:不客气,我要把你的对联抄录下来,当作我的座右铭。
【5】请用正楷或行楷将重新张贴后的对联抄写下来。
任务三:朗诵读品味,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甲
太阳
从远处的高层建筑
—那些水门汀与钢铁所砌成的山
和那成百的烟囱
成千的电线杆子
成万的屋顶
所构成的
迷丛的森林里
出来了……
(节选自艾青《向太阳》)
乙
太阳从远处的高层建筑——那些水门汀与钢铁所砌成的山和那成百的烟囱成千的电线杆子成万的屋顶所构成的迷丛的森林里出来了……
(节选自艾青《向太阳》)
【6】甲乙两段文字,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11、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霸上及棘门军:_________________。细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皇帝“使人称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感动于不为物质诱惑所动,扎根山区,托起大山的希望的张玉滚老师,尤其是他自尊自强,意志坚定的品质。《简·爱》一书中的主人公简·爱也同样具备张玉滚老师的这种可贵品质。请结合具体事件分析。
13、刷子李
(冯骥才)
①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各行各业,皆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久了,名字反倒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②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③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不信;行内的生气,也愣说不信。
④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⑤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师傅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⑥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好似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似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⑦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⑧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下。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防不住还要扫一眼。
⑨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⑩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曹小三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刷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⑪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⑫曹小三做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
【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章的主人公刷子李有绝活,他“最让人叫绝的”是什么?
【3】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2)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防不住还要扫一眼。
【4】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曹小三做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请简要谈谈。
14、现代文阅读
童真
刘继荣
⑴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⑵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⑶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⑷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 ,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
⑸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 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
⑹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 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女儿似乎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说出一连串电话号码。我心中惴惴不安,靠近两步,准备随时现身。
⑺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⑻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退让。我赶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面前,质问他意欲何为。陌生男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因为小女孩实在太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⑼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我颇为疑惑,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也插了一把,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去这家店里吃甜品,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是扔鞋的小妹妹。”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⑽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的应对陌生人。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的最好啦,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她了?”女儿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哄大笑。有这么一个外甥女,舅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⑾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我送一把小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⑿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这份童真与善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⒀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是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⒁也许,面对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1】初读课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地点 | 情节 | 心情 |
街边瓜果店 | 买东西得知女儿人缘好 | ① |
早市 | 女儿得到小男孩邀请 | 心中为难 |
广场 | 女儿险些翻下吊椅 | ② |
③ | 女儿与陌生男子攀谈 | 惴惴不安 |
家中 | ④ | 无比欣慰 |
【2】细读课文,完成下面题目。
(1)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又喜”?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12)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常常进行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3】纵观全文,文中的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4】文章第(13)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请写出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理由,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15、题目:点点善意暖人心
生活中,微小的善意像丝丝春风,驱散寒意;像缕缕阳光,温暖人心……
请你捕捉生活中两三个小善举,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