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考虑,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王树增在《长征》中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框架,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C.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后,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长征》。
D.《飞向太空港》是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现象。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 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 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 讲和谈判因意见分歧危如累卵,而会长从中斡旋方转危为安。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0年东京运动会将使用8k技术进行直播,届时8k电视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
B. 虽然这次他并没有实现目标,但与之前相比这个成绩也算是差强人意。
C. 灰能队击败火箭队暂居西部积分榜榜首,教练组成员弹冠相庆。
D. 地震给九寨沟景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昔日美轮美奂的火花海恐难再现。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万源人民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B.“十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的垃圾箱设置过少,以致游客乱扔垃圾,对此,我们认为相关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C.中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他们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D.通过看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这个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焚身(fén) 神龛(hé) 犬吠(fèi) 斡旋(wò)
B.皎洁(jiǎo) 施粥(zhōu) 锵然(jiāng) 官衔(xián)
C.争讼(sòng) 领域(yù) 鹦鹉(yīng) 可悯(mǐn)
D.联珑(lǒng) 磷火(lín) 姊妹(zǐ) 褪色(tuì)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祷告(dǎo) 蝉蜕(tuì) 徘徊(huái) 酝酿(liànɡ)
B. 搓捻(niǎn)倜傥(tǎnɡ) 憔悴(qiáo) 粗犷(kuànɡ)
C. 匿笑(nì) 应和(hé) 菜畦(qí) 黄晕(yùn)
D. 脑髓(suí) 姊妹(zǐ) 贮蓄(chǔ) 烘托(hōnɡ)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 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③不售:不中。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晓雾将歇(消散) B.欲界之仙都(欲望)
C.或好作诗古文(有时) D.恐因愤激之久(担忧、恐怕)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京 城 之 中 亦 多 有 自 满 之 人 识 者 见 之 发 一 冷 笑 而 已。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4】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甲、乙两封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
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试发挥合理的想象,把“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反映的场面描述出来。
【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的表达效果。
10、某班开展了“走近墨香书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五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二)汉字书法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书法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法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三)以下是三幅不同字体、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楷书 王羲之行书 张旭草书
(材料四)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
(材料五)5月1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漳州市成绩喜人,选送的毛笔书法作品中有10件获得一等奖,占全省该类书法一等奖获奖总数的25%。本次活动,极大调动了我市师生研习书法的热情。
【1】(1)在材料一~材料四中,不符合“走近墨香书法”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________。
(2)请概括材料一~材料四中符合“走近墨香书法”这一主题的材料的主要信息。
【2】材料五是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11、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文中表现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相连的四字短语填空)
12、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目录及内容,回答问题。
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敢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
(1)上面选文中“他”的名字是什么?阅读完这本书后,你对他留下的最主要的印象是什么?
(2)根据下图目录回答,如果想阅读关于“红军大学”的内容,大概应该从哪一页开始读?
13、结合《水浒传》整本书内容及下面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甲)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只见黑旋风李逵就蹲下放声大哭起来。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李逵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晁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晁盖道:“兄弟说的是。我差几个人同你去,取了上山来,也是十分好事。”宋江便道:“使不得。李家兄弟生性不好,回乡去必然有失。若是教人和他去,亦是不好。况且他性如烈火,到路上必有冲撞。……你且过几时,打听得平静了去取未迟。”李逵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
宋江道:“兄弟,你不要焦躁,既是要去取娘,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
(乙)李逵来到树林边厢,只见转过一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裹。”……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甚么鸟人?敢在这里剪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的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命,容你过去。”李逵大笑道:“没你娘鸟兴!你这厮是甚么人?哪里来的?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行。”李逵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李鬼慌忙叫道:“爷爷杀我一个,便是杀我两个。”李逵听得,住了手问道:“怎的杀你一个,便是杀你两个?”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
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拜谢去了。
【1】(甲)文中写黑旋风李逵将去接母亲,其母结局如何?(乙)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甲)文结局:_______ (乙)文事件:_______
【2】结合(甲)段内容,简要分析一下李逵的性格特点。
【3】《水浒传》写人多用衬托手法,阅读(乙)文,说说刻画李鬼的形象对表现李逵的性特征有什么作用。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不久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则报道,称如今中国的年轻人不再崇洋,他们对祖国的发展和前景普遍自信,在这一代人看来,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力量与稳定的灯塔”。
无独有偶,今年更早些时候,英国某基金会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为乐观自信。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则相对较为悲观。
观察近年来国内舆论中的年轻人形象,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年轻人的形象越来越转向积极正面。昔日被加诸年轻人身上的“叛逆”“自我”等标签逐渐被“自信”“担当”等正面评价取代。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西方的态度,更耐人寻味:面对西方的一些“傲慢与偏见”,他们不再卑怯、沉默,而是理直气壮地“怼”回去;有的更以“自黑”的方式调侃——这种“回怼”和“自黑”不仅仅出于自尊,更是发自肺腑的自信。
年轻一代的“集体自信”,无疑来自于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强大。由于近代的屈辱史,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少人在如何面对西方这个问题上,是缺少点自信和底气的。即便是向西方说“不”,在方式上也往往是激烈多于平和——这似乎成了一种饱受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而如今,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或许可以称之为近代以来最能“平视”西方的一代。他们生活和成长的时代,物质条件更加优渥、信息获取更加便利、眼界视野更加宽阔,这让他们并不天然认为“西方比中国好”,也因此更加自信平和,更加懂得把这种自信、平和与爱国、自强有机结合起来。
这种心态和观念的变化,无疑将深远地影响中国的未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国正在从一个“追赶者”逐渐转变为“开创者”,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西方可资借鉴的经验越来越少,只有依靠自身的创造力,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在跳出西方话语体系的框框,依照现实发展的逻辑来考虑“我们怎么样”“中国需要什么”,而不是“西方怎么看”。这种发自心底的集体自信,必然有助于弥合心理卑怯,重建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从这方面说,年轻一代的“集体自信”,正是当下中国最为需要的精神。
年轻一代正自信地走向舞台中央,时代也正为他们供给越来越多的机会,方方面面都在呼唤年轻力量的加入,丰富多彩的世界在等待年轻人去探索。一个古老国度正以独有的航线驶向现代化,而她的年轻人们,正满怀自信,走在建功立业的大道上。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8日,作者:李昌禹,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说拟题的理由。
【2】选文第②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文中第③节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当下”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15、我们的身边,有父母、亲人、师长、朋友……他们或温暖,或慈样,或执着于某一个目标不怕困难,或沉浸于某一个领域眼中有光……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们往往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为人处事方面发生改变。
请以“可敬的他(她)给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