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威尼斯商人》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2、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老先生为学生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   ,治事应持   ,行文当如   ,读书当学   。”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

①儒家之忠诚   ②纵横家之灵活  ③墨家之兼爱  ④法家之严明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刀工很好,雕刻的作品入木三分

B.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C.他为了谋取庞大家产,这些年来一直都是殚精竭虑,从来都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D.《泰坦尼克号》里面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我至今都记得。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怦怦(pēng) 攲斜(jī)   黄晕(yùn)  粗糙(cāo)

B. 栖息(xī )  菡萏(dàn)  脸颊(jiá) 应和(yīng)

C. 着落(zhuó)蜷伏(quán)  归泊(bó) 枯涸(hé)

D. 祷告(dǎo)   荫蔽(yìn)   匿笑(nì)   霎时(shà)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C.《红星照耀中国》,也叫《西行漫记》,是美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936年在陕北根据地采访写就的一部纪实文学,文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志丹、邓发、徐海东等诸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风采,它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的真实生活。

D.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①是中国名贵花卉之一

②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③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

④它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

⑤系木犀科落叶灌木

A.⑤②④③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⑤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考察后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武松最具传奇色彩。他从为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五台山、智取生辰纲……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D.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骆驼祥子》创造性地运用了北京市民的口语,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当涂掌事(qīn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xié

C.慢(yíng D.zào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①蒙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

②即更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

④淫慢则不能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两篇文章都强调哪方面的重要性?请结合原文内容回答。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展开想象,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展示的画面。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语言运用与表达

近期,学校将举办一场需要全体师生参与的名为“与经典对焦,与大师对话!——我们都是朗读者”的主题活动。你可以在以下两个任务中,任意选择一项完成。

A.请撰写一段《朗读者》活动开幕式的开幕词(50字以上)。

B.选择一篇你想要在活动中进行朗读的名家作品,写出篇名、作者名并阐述其原因(50字以上)。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渔家傲》

(1)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表明词人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国难当头而文章无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云涛翻滚、晨雾迷蒙的壮美景象,“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词人要像大鹏那样乘着风振翅高飞。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母亲把那沉重的包裹送到邮局去了。紧张期待的日子开始了。保尔一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急地等待着来信。他从早班的信等到晚班的信,可是列宁格勒仍然没有回音。

出版社的沉默越来越急人。失败的预兆一天比一天明显了。保尔觉得:如果他的著作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样他就不能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

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段来自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______》,主人公保尔是在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文中保尔想起的“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具体指的是______

(2)下列关于保尔的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波兰白军作战,大腿受伤并得了伤寒②保尔巧遇冬妮娅③偷走德国中尉的手枪④保尔当了骑兵,作战勇猛⑤保尔读《牛虻》

A.②③①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①⑤④

(3)“为了挣脱铁环”中的“铁环”指什么?联系作品,简要说说在成长的过程中,保尔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远方,有我的父亲

①每当在街头看着蜷缩在路边、眼里写满期待的农民工,酸涩会立刻浸透我的心扉;每当走过尘土飞扬的工地,看到在烈日下或寒风中挥汗如雨的打工者,涌上心头的,便是他们在陌生的城市是如何的艰辛和卑微。因为,他们之中,有我的父亲……

②曾经,我对父亲漠不关心。他长年在外到底是怎样过活的?他一年比一年的消瘦和苍老到底是为什么?他脊梁上、手臂上的伤疤是哪来的?还有,他过得真的像信上写的那样“很好”吗?我一直以为,我是没有必要去为这些问题伤脑筋的。我更热衷的是整日盘算怎么来说服母亲让我多看会儿电视,用什么办法来隐藏自己日益可怜的考试成绩,甚至买来假奖状寄给父亲,让他相信他的女儿依旧像以前一样的优秀。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两年,直到我初中三年级那年的冬天……

③和往常一样,作业做了一半,我就坐到了电视机前。正在看电视的母亲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正当我庆幸又躲过了一次母亲的数落时,眼睛却被电视上的一幕深地刺了一下。那是一排排水泥板搭建的简易民房,四面透风的小屋里挤满了端着水煮白菜狼吞虎咽的农民工,我看得有些心酸。

④母亲起身关了电视,注视着我的眼睛问:“很可怜,对吗?”

⑤“他们真的不容易。”我应声说。

⑥“那里有你的父亲!”母亲一字一顿地说。

⑦正准备大谈一番感想的我,在那一刻,脑海里一片空白。母亲不知何时走了出去,偌大的屋子只剩下我一个人,霎时空落得人心里难受。想起父亲,想起被我可怜的那群人里居然有我的父亲,懊悔、愧疚、悲哀一起涌上心头。

⑧我曾为某部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慷慨洒泪,也不止一次对流浪在外、无家可归的孩童生出同情,独独对我的父亲——这个世界上最疼我爱我的人,冷酷得近乎残忍。他的关爱和付出被我视作理所应当,我肆无忌惮地向他索取了十几年。从可口的零食到漂亮的衣服,从小时候被我视为炫耀资本的零花钱到中学时几千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从无微不至的关爱到今天所谓的自由空间,我的胃口越来越大,大到父亲日渐力不从心,大到他不得不离开家到不属于他的城市挥洒汗水,像一只城市里的乡下鸟,不停地奔波,不停地找寻,找寻的,是女儿的未来。

⑨他也许从来不曾想过,他所认为的“懂事”的女儿,竟会一面不屑着他的同伴们,一面心安理得地“骗取”着他的爱。他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只因为,我喊他“父亲”。也许他觉得,父亲的爱就该博大深沉,始终无言。我一时无语凝噎,泪如雨下。

⑩“那里有你的父亲!”就是这句话,让我在两天后的中考志愿书上填上了重点中学的名字——市一中。四面八方怀疑的目光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三个月的时间补齐荒废两年的功课几乎是个梦想。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三个月的时间我没有一天睡眠超过四小时;就是因为这个梦想,让我一夜之间和过去被我视为知己的同学形同陌路;正是因为这个梦想。我手臂上为了防止犯困而用圆规扎的小孔不下一百个。

终于,中考过去了,父亲也因工期结束回到家。见到我,他的第一句话不是问我的成绩,而是心疼地问:“丫头,怎么瘦成这样?”摸着手臂上还隐隐作痛的千疮百孔,我告诉父亲:重点线还差21分。父亲故作轻松地说,考不上,他就给我买上,反正他已经挣够了我的学费。望着父亲日渐苍老的面庞,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转过身,泪如雨下。

高中开学的日子到了。收拾好书本,我又一次走进了初中校园,因为我要让父亲有一天能拿着女儿的大红喜报,而不是比别人多出几倍的血汗钱。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付出了所有的努力,而父亲,一直埋头于千千万万的民工大潮中。酷暑难当的七月来了,父亲也从那个遥远的南方都市回了家,当他得知我以超出重点线28分的成绩被市一中录取,又黑又瘦的父亲笑了,我却哭了。

今天,17岁的我坐在高二的教室内想起了我的父亲,昨天他从遥远的广东打来了电话,让母亲转告我,今年过年一定回家,让我安心。泪水朦胧中,我仿佛看到在归家的民工队伍里,父亲的脸上写满了急切和期待。站在一旁的母亲手指向人群,充满安慰地说:“孩子,那里有你的父亲!”

那里,有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一直在远方。

【1】母亲的那句“那里有你的父亲”让“我”彻底懂事了,为了这句话,“我”做了哪两件彻底“悔改”的事?

【2】用恰当的词填入下列横线上,表明“我”对父亲的心路变化历程,

______→懊悔→______悲哀→______→感激

【3】请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那是一排排水泥板搭建的简易民房,四面透风的小屋里挤满了端着水煮白菜狼吞虎咽的农民工,我看得有些心酸。(从加点词使用的角度)

(2)我的胃口越来越大,大到父亲日渐力不从心,大到他不得不离开家,到不属于他的城市挥洒汗水,像一只城市里的乡下鸟,不停地奔波,不停地找寻,找寻的,是女儿的未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

【5】可怜天下父母心,经典之作总是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读者的感动。《背影》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远方,有我的父亲》后的感悟。

14、   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与年轻朋友的通信之一

王开岭

①你问到了“读书”对现代人尤其年轻人的意义,这正是我想说的。

②在我看来,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我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生人,我的青春期没有互联网,我是在读书中长大的,它帮我完成了和历史上那些优秀人生的交往,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③读书不是查字典,不要老想着“有用”,其价值不是速效的,是缓释的,是一种浸润和渗透的营养,一个人的心性和气质哪儿来?就是这样熏陶出来的。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过去不解,后来我懂了。一方水土一方人,“阅读”即一方水土,水土的效果取决于你的书籍质量和吸收能力。

④你提到我那本阅读札记《跟随勇敢的心》,不错,正像自序所说,这是我深夜精神私奔、与大师对话的结果,也记载了我青春岁月的心路,当时我客居在一个小城,大运河边,很闭塞,很安静,我的家当是几纸箱书,那是我唯一的人生行李。在那儿,我度过了最重要的读书时光,那时候,感觉白天很小,夜晚很大,因为一亮灯,纸箱一打开,时空即变了,那时候的夜真长啊,星空下,一个青年走出很远很远,然后赶在天亮前回来……那是李白杜甫徐霞客的星空,那是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的星空,那是苏格拉底和伏尔泰的星空,那是法国大革命和“五月花号”的星空……

⑤你问对我影响大的作家有哪些?我的好作家标准是什么?

⑥我把优秀作家分成三类:一类可读其代表作,一类可读其选集,一类可读其全集。有位大学生去远方支教,一个荒凉空旷之地,来信问带什么书好,我想了想,说:若你只带一部书,那就带罗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吧,它的精神体魄能激励你变得强壮,它能像体能教练一样辅导你,让你美好而自足地面对世界,不再盲目求教或求助于他者。

⑦就精神的端庄和美感而言,我推崇罗受罗兰和茨威格,我称之为“人类作家”,亦即前面说的第三类。茨威格,是对我有贴身影响的作家,其文宇有一种罕见的高尚的纹理,有一种抒情的诗意和温润感,他对热爱的事物有着毫不吝惜的赞美。我欣赏他的心性和教养,我高度信任他的文字,这种感觉在别人身上很少获得。

⑧就文学而言,我觉得不妨多读两类东西:一是古典和经典,比如莎士比亚、安徒生、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康帕斯托乌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川端康成、卡夫卡、雨果、海明威、泰戈尔、马尔克斯……比如鲁迅、沈从文、萧红、丰子恺、汪曾褀、孙犁等。再者即当代作家好作品,尤其本土作家,毕竟母语写作,而翻译作品,往往有美学和信息上的损失,这个名单太长,不列举了。

⑨人世间,思想家很多,“生活家”很少。纯真意义上的生活,聚精会神的生活,超越阴暗和苦难的生活,不被时代之弊干扰的生活。

⑩除了思想榜样,我们还要为自己积攒一些生活榜样,一些朴实而简美的情趣之人,一些“生活的专业户”,做我们的精神邻居。

丰子恺、王世襄,我非常喜爱的两位生活大师,是那种“长大成人却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是让你对“热爱生活”永远投赞成票的人,我称之为精神上的“和平主义者”和“绿色环保者”。我甚至开玩笑,多读他们,可防抑郁或自杀。

穿越浊世的丰子恺,是顽强地将童心葆养一生的人。他身上,那种对万物的爱,那种对生活的肯定和修复态度,那种对美的义务,是如此稳定,不依赖任何条件。儿童,是他的画材,也是他的宗教;是他的儿女,也是他的偶像;是他的作业,也是他的课本;是他心灵的糖果,也是他思想的字母。儿童的游戏、儿童的逻辑、儿童的爱憎、儿童的简易与自由……都让他深深痴迷。

枕边,我常放丰子恺的画册,以酝酿一场美好的睡眠。我常想,这个国家的气质和日常生活,若染有一点丰子恺味道,该多好,该多好。

大师已去,却把他的孩子献给了全世界:阿宝、软软、瞻瞻、阿韦……

罗曼罗兰有言:“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我心目中的好作家标准,好的作品和人生,都实践着这一点。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并不想把我的价值观强加与你,包括我将要说的,皆非真理,只是选择,一个人的选择,或者说,一个人的真理。

一个人的真理,只有参考意义,没有信奉意义。更何况,对精神和心灵来说,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只有在科学上,真理才是最高价值。

读书不为别的,是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或美学营养,照亮我们,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

(此文为书序,内容有删改)

【1】阅读书信,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

 (1)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对你影响大的作家有哪些?你认为好作家标准是什么?有罗曼·罗兰、茨威格……

(2)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读书可以(3)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作者浓墨描写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关照上文,分析作者用意。

【3】结合书信阅读的体验,选择下列对于书信这一文体理解有误的一项(  

A.书信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

B.阅读书信也要关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C.书信写作不需要重视文采。

D.书信写作要注重说理的方式。

【4】名著联读:

(1)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认为书不能推荐,而王开岭却推荐了他认为比较优秀的作者作品,你更认同谁的看法?请结合书信内容和阅读经验,阐述你的看法。

(2)“读书不为别的,是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或美学营养,照亮我们,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傅雷家书》相关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它们给了你哪些精神光线美学营养。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作文。

请以“心灵深处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②说真话,抒真情,不少于5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