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受梁中书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五月天气酷热,杨志却让军士顶着烈日赶路,众人怨声载道。

B.《阿长与〈山海经〉》中写了长妈妈睡相不好、在床上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等情节。

C.《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候选人必须冒着跌断脖子的危险来表演绳技。

D.《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为表现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追随唐僧去西天取经做了铺垫。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庆70周年之际,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人民军队用威武的军姿、严整的军容让世界见证中国军人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 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 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   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A.促使  维持  巩固  捍卫 B.巩固  捍卫  维护  促进

C.促使  巩固  维护  捍卫 D.促进  维持  捍卫  巩固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于落实基础,王老师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勤奋——勤能补拙;二是练习——熟能生巧。

B. 夜深了,月亮缓缓升起,村庄静寂在虫鸣声中……。

C. 请你回忆一下事情的经过,谈一谈你当时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D. 对于您的无私帮助,一句“谢谢”远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意。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劳动带来的幸福不是简单而肤浅的娱乐,更非不劳而获的享受

②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他们创造的劳动成果应该被珍惜

③而是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经受磨炼后苦尽甘来的成就感

④更应激励自己也成为幸福的劳动者,用劳动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⑤我们不仅要对各个领域埋头苦干的劳动者肃然起敬

A.①③⑤②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④①③②

D.⑤④②①③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不自暴自弃,就可以突破困难,走向成功。

B. 和几位同学去唱歌,我提议唱校歌以纪念校园生活,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表示“全忘了”。

C. 生活窘迫的沈复,自芸娘殁后常到城郊探望爱妻墓,每次都哭得不省人事,日落山头后才踉跄而回。

D. 我校体育健将凯旋,同学们箪食壶浆列队欢迎他们。

6、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他的思想境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更为重要。”时时,有没有恪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只有提高自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引导更多人见贤思齐,为社会注入更多积极、阳光的正能量。

A.“反省”是动词,“提高”是动词, “教养”是动词,“昂贵”是副词。

B.“思想境界”和“反省自己”都是偏正短语,“见贤思齐”是动宾短语。

C.“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这一句中,“昂贵”作状语

D.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条件复句。

7、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小城市房价走向如何,已经成为老百姓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B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C中国海监船前往我国钓鱼岛海域正常巡航,日本军舰再次拦截,消息传来,大家无不义愤填膺

D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相而去_____________ ② 太丘舍______________

③ 儿曹何远来____________ ④ 须期_____________

【2】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B.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C.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D.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4】甲、乙两文给我们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赏析本诗,有误的一项是(   )

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

C.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2“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经常出现的“青丘”胜景,取景地是丘北普者黑菜花箐。随着该剧的热播,普者黑迎来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桃粉们觉得仅仅透过电视屏幕看美景不过瘾,只有亲自到普者黑菜花箐来看一看才能了却心愿。虽然景区收入增加了,但同时也给景区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材料二)

国家旅游局通报,近期全国旅资委对部分5A级旅游景区进行了核实检查。发现部分景区在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市场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或不达标的情况。

1普者黑已成为文山的一张名片,请你写一段话,欢迎慕名而来的游客。(30字以内)

2为防止普者黑景区出现材料(二)中的问题,请你给景区管理部门提三条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默写古诗文。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常用典故。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冯唐持节”的典故,吐露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用晋王恺有良牛、素女鼓五十弦瑟的典故,“__________________”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军营氛围。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是   (国籍)国著名作家   所写,他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很多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变成了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   ”。

(2)《海底两万里》中有许多富有正义感的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议论文,完成小题。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高国成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③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

④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

⑤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①”的震撼。!

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⑦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

⑧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注)①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

1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

2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⑥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锋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

14、阅读下列多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15.38分

18.91分

98.85分

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

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个

8951个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个/44万人

个/1.3万人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0.58本

50本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

人均年阅读量

4.39本

7本

图书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

——参考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

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

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

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一个掌握自已命运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选择自已的人生。

——节选自吉姆產崔利斯《朗读手册》

【材料四】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オ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

【1】根据材料一,周国平将阅读定义为:

【2】你从材料三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

C.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

D.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

【4】试分析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蛙哥,到河边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可以到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走不到河边。后来,有一天,螃蟹遇到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许多的冤枉路!"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与你有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