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 羸弱(léi) 诧异(zhà) 慷慨以赴(kǎi)
B.谰语(lán) 竹篾(miè) 迸溅(bèng) 鲜为人知(xiān)
C.嗥鸣(háo) 亘古(gèn) 幼稚(zhì) 惊心动魄(pò)
D.蓦然(mù) 赤裸(luǒ) 告罄(qìng) 颠沛流离(pèi)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人走垃圾留,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待落实。
C.五·四青年节,环江高中高三年级以“与人生对话”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礼仪式。
D.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3、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点缀(zhuì) 挚友(zhì) 鲁莽(mǎng) 忍俊不禁(jīn)
B.澎湃(bài) 校对(jiào) 哺育(pǔ) 诲人不倦(huì)
C.呜咽(yè) 污秽(hùi) 哀悼(diào) 鲜为人知(xiǎn)
D.取缔(tì) 烦躁(zào) 迸溅(bìng) 悲天悯人(mǐn)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烽烟”指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B.“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的生活。
C.“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小说代表作有《林家铺子》、《子夜》。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看见这个乞讨的孩子,厌恶之情油然而生,转身走了。
B. 外面锣鼓喧天,屋内的他却充耳不闻专心画画。
C. 报恩寺是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宝库,寺内除佛像外,三百多米的壁画也是精彩动人。
D. 即使奥斯卡颁奖出现了大乌龙,但奥斯卡的影响力还是强大的,很多观众决定二刷《月光下男孩》。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广泛引起全社会关注。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经过北京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绘声绘色。(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叶圣陶《苏州园林》)
C.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茅盾《白杨礼赞》)
D.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朱自清《背影》)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士兵
B.管夷吾举于士:大夫 委而去之:放弃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仇敌
D.所以动心忍性:使……坚忍 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
【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
C.三里之城 舜发于畎亩之中
D.然而不胜者 然后能改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对最高统治者的劝谏。乙文的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是对普通人的劝勉。
B.两文论证的过程不尽相同。甲文开篇提出论点,然后对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乙文则在文末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C.乙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和“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扣住“动心忍性”,分别从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活动来论述困境励志的道理。
D.甲乙两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甲文用详细具体的战例加以证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乙文从个人事例说起,类推出治国理政也是如此。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选出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用“四周星”追述战斗生涯,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
B.“风飘絮”、“雨打萍”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以乐观豪迈的气势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C.“惶恐滩”、“零丁洋”,前者是起兵勤王时路过之地,后者是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被押送时经过之处,作者用两个地名,形象生动地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了极至。
D.“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为什么能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10、叶圣陶在《文心》中说:“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幅风景画一样……人家看了你的风景画,就会感到你所感到的,不劳你解释,不用你说明,一切都从画面上直接感到。”小金同学在阅读名著的时候,专门摘录了一些描写风景的句子。请你帮他一起完成下面读书笔记
作品 | 摘录 | 赏析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不必说碧绿的菜哇,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峰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以仿代赏:请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描写一处风景。 _________ |
《_________》 | 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 细致地描绘了冀中农村的夏秋之景,抒写了人民忍受苦难的艰辛,对家乡的眷恋,对胜利的渴望。 |
《湘行散记》 | 这是桃源上面简家溪的楼子,全是吊脚楼!这里可惜写不出声音,我好听的声音!这时有摇橹人唱歌的声音,有水声,有吊脚楼人语声…… | 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处环境描写结合视觉、听觉感官,展现了桃源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桃源的_________之情。 |
11、根据提示,用原文回答。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做了精辟的“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__,______,______;“彼竭我盈”是指_______之时,因为__,__,__;“辙乱旗靡”是曹刿_____,_____发现的。
12、(1)《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 _,这部小说的姊妹篇是《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小说既有相关性又有独立性,深刻揭示了社会与人、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2)《洞中历险》叙述了汤姆和蓓姬在岩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历程,请结合此文具体内容,说说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少年汤姆十分淘气,一天半夜,他和伙伴哈克一道在坟场玩死猫,无意中目击了一个凶杀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议论文阅读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唐勇
①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最新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书阅读量的2.48本,一共不到8本,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喝咖啡的工夫”,读书的时间哪去了?
②一曰忙,二曰累,成了不少人对少读书、不读书的惯常回答。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读书与其说是外假于物,不如说是内求于心。“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甲)今天,我们早已告别了书荒年代,海量出版物、不断创新的阅读介质,为读者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阅读世界。相比以前“无书可读”的苦恼,今天则凸显“有书无心”的困扰。
③吹去一堆堆泛黄书籍上的灰尘,“忙” 与“累”也有另一番场景。一些干部沉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满身烟酒味,毫无书卷气;不少人心为物投,铁了心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些地方的“读书无用论”则夺下了孩子手里的课本。从社会层面看,将人与读书世界隔离开来的,往往是浮躁之气、功利之心。这种病象,也侵袭到阅读内部。不少书店和书市,唱主角的是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术、官场秘笈,这些文化垃圾倾倒在心灵家园,非但不能长精神。还要“长疾瘤”。
④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有人更是警告:当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了,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话,那你就已经堕落了。有研究表明,爱阅读的人常有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阅读的人往往想法简单、语言贫乏,甚至细胞的分裂都比前者要少。(乙)用知识祛除心中的黑暗,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因而,图书馆排队借书的队伍长了,信谣抢盐的人就会少些;平时科普工作深入细致了,市民们面对PX项目的心态就会平和些。
⑤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书本其实就是精神生活的入口,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都是对生命的熔炼和升华。古往今来,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⑥“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风雨如晦的岁月,学子们的呼喊曾经震撼世界。今天,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不同的是,它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1】下列选项中最能准确地表达本文的中心论点的选项是( )
A.读书的好处很多。
B.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C.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D.读书,才能让我们以更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
【2】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 (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明朝散文家宋濂为了读书求学,不畏艰辛困苦,拜访很多老师,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②隋朝李密骑一头牛外出求学,牛角上挂着《汉书》,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
③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④张之洞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十三平米的云
①十七年前的我正读初三,因为面临升学压力,成绩好的人都选择了住校,我也没例外。
②晚自习放学是晚上十点,之后任何人不许在教室逗留。于是很多人买了手电筒,在被窝里“加班”。我的家境最为窘困,实在不忍心向母亲张口,只好另想他法。那时学校没路灯,只餐厅门外有一盏40瓦的守夜灯,发出昏黄的灯光。眼瞅着同学们进入梦乡后,我便翻身下床,蹑手蹑脚开门,耗子般穿过走廊迂回到那里,借着昏黄的灯光,拼命地吸吮书中营养。初春二月的风一刀一刀地刮着我的身体,我却浑然不顾。
③第一晚,相安无事。第二晚,我便被巡查的门卫给逮着了。门卫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姓范,长得慈眉善目的,发起脾气来就成了凶神。在他的喝斥下,我灰溜溜地跑进了宿舍。但第三晚,我还是到了那里。十二点时,我正准备回宿舍时,又被范老头给抓住了。这次,范老头没有饶恕我。
④第二天晚自习放学后,我就到了范老头的值班室。我值班,他睡觉!看着他睡得跟猪似的,我恨得牙痒痒。没办法,范老头说了,不替他值班,他就把这事上报学校!本以为,值几天就行,谁知范老头眼一瞪,说值到毕业!
⑤就这样,我每晚都替他值到凌晨一点,而他每晚因为我的辛苦而睡的舒舒服服。不过我发现,时间久了,我竟喜欢上了这种惩罚,还暗笑范老头的愚笨。冬夜里,我在屋里暖暖和和的,胜过屋外多少倍;夏天,室外有无数蚊子对我虎视眈眈,而十三平米的门卫室里有蚊香,头顶上还有台吊扇,是学习的最佳场所。我心里暗喜,但脸上还是装作不快。只有这样,才能麻痹住范老头。
⑥中考结束那天,我喜滋滋地将范老头的愚笨讲给同宿舍的人听。大家暗笑范老头的老糊涂,又佩服我的“轻功”——半年下来,居然没人知道夜夜出门。
⑦但是有人咦了一声,说:“范老头的呼噜声比震天雷还响,你能静心学习?”我一愣:“范老头不打呼噜呀!”可是好几个同学都说范老头的打呼噜是出了名的,其中一个同学和范老头同村,还是近邻。
⑧天地静默。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范老头哪里是真正地惩罚我,那无数个夜晚,他又何曾真的入睡过?毕业那天,我走进门卫室就流了泪,刚想说什么,就被范老头制止住了。范老头笑笑,把手指放嘴上“嘘”了一声,笑说:“快走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完,连推带搡地将我“赶”了出去。我发现,范老头的笑容挺好看,脸上的褶子像是一朵朵花。
⑨我知道,那十三平米的小屋就像是一朵十三平米的云,这一生,它会一直呵护我。
【1】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②段加点字“蹑手蹑脚”有什么表达作用?
【3】阅读选文④—⑦段,完成下面表格。
情 节 | 起初,“我”替范老头值班,他却睡得很香 | 替范老头值了一段时间的班后 | 中考结束后,我得知真相。 |
“我”的内心感受 | (1) 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 |
【4】范老头为什么让“我”替他值班,他却假装睡觉?
【5】结合选文,说说“13平方米的云”有什么含义?
15、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人回忆过去,放眼未来,却一点儿也不喜欢当下,总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完美,不够幸福。宋代的晏殊却不这样认为。他虽然位极人臣,也有离别的悲哀和对生命无常的恐惧,但他觉得,应该从这些负面情绪里解脱出来。他写过一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他提醒自己,也告诉人们,要怀着所有的温情再看一眼你的现在,你看到的,正是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现在的你,是最好的你。
请以“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班级名称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