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工作中这种方法不适合,她及时调整,最终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C. 王芳的几次考试都不理想,老师指出她基础不牢固,教导她学习应温故知新

D. 我最近老是失眠,总是半夜一两点就醒了,然后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能否落实,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将“保证了”改为“是确保”)

B.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俗称“海水稻”)的推广和研发,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将“推广和研发”改为“研发和推广”)

C.“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念,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应将“发生”改为“产生”)

D.冬季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多发的原因是冬季气温低、施工条件不利、作业人员感觉敏感度减弱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强/挖掘   龟裂/乌   劣/相形见     堂大笑/一而起

B./   蹿红/   逗/拨离间   不应求/手相迎

C.沱/   白/   伍/将就木   人听闻/言简意

D./   缝/   像/惟妙惟     屡见不/为人知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各大超市除供应蔬菜外,还有肉类、水果、海产品、海带和虾等。

B.能否坚持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通过开展“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D.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等   咀/咬文字   千难逢/风雪

B.落/失   疵/应接不   不知耻/言蜜语

C.延/瓜   手/刻于心   睦相处/随声附

D.注/塞   杀/乳动物   销官职/合押韵

6、以下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是始终追求美好。刘禹锡贬官生涯中依然选择乐观豁达,用《陋室铭》表达了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怀;鲁迅在小说《社戏》中用优美的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但有点小自私的特点。

B.爱国是永恒的主题,话剧《屈原》用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通讯《一着惊海天》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打破西方封锁,承载起国人的强军梦想,振奋了国人士气。

C.宋代文人群星璀璨,佳作泉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秀丽风光和游玩之乐,表达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格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D.散文诗给读者以美和想象,《海燕》中高尔基运用象征手法,创造了“海燕”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印度泰戈尔的《金色花》则通过假想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表现家庭之爱与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7、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子(méi) 漫(mí) 追(sù) 然而止(gá)

B.农(yàn) 然(mò) 猎(shǒu) 屋俨然(shè)

C.两(xī) 旋(wò) 默(jiān) 怆幽邃(qiǎo)

D.裂(jūn) 苍(jìng) 归(xǐng) 篷覆之(ruò)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诚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  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引刀其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古诗文赏析: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作者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体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感伤,而并无思乡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不久前的一项研究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孙热带雨林,而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一个个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年均新增造林逾9000万亩,165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民共识。

材料二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杜甫《诣徐卿觅果栽》

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

——管仲《管子·地数》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旬况《荀子·王制》

(1)分析材料一、二,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2)下面是一幅环保宣传画,请结合图案与文字分析其设计意图。

(3)班里最近准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青春·宣言)同学们在观看五四青年节的特别节目后,深有感触,想到了很多关于“青春”的古诗文,发出了他们的青春宣言。请你推测他们想到的古诗文,并根据最后一行所给诗句,写一写你的青春宣言。

诗句

青春宣言

出处

(1)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青春是激情澎湃的,我要登临山巅,俯视群山!

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

青春是勇往直前的,是追求个性解放的!

谭嗣同《潼关》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青春会遭遇困境,但要记得困境中蕴藏着希望!

陆游《游山西村》

(4)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期,我们不能急躁,更不能沉迷享乐!

诸葛亮《诫子书》

(5)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6)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中国文学史上不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西汉史学家_________________编写的《史记》被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小说家吴敬梓在他所写的清代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___》中,刻画了热衷功名、虚伪的范进和趋炎附势、刻薄的胡屠户;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虎妞最终因好吃懒做引起_________________而死去。

(2)小张性格内向,今天上班时因父亲生病而迟到了1个小时。单位领导不了解具体情况,在员工大会上大肆批评小张。你认为下列哪个人物最有可能站出来为小张说情,并对领导的这种做法提出异议?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说明。

  A.简·爱   B.林冲   C.格列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

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

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结合第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2】205肯定比500小,在第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3】阅读第段回答。

1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

2简要说说加横线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5】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智能家居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的核心是通过连接物联网,使不同终端的数据实现互联,同时解决家居产品的数据化问题,使家居产品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使用体验。智能家居产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启动一系列适用于不同设备的模式,这叫智能化。

用户进入房间时,空调自动打开;当手环检测到用户在睡眠,周围的电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智能家居的价值在于,根据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进行自动调节,它提供的是无感的体验,也就是说,它融入你我的生活,但不会造成干扰。

以智能冰箱为例,我们来看看何为“智能”。真正的智能冰箱,要能告诉你鸡蛋是哪天放进去的,里边有几颗,什么时候会过期。具备“思想”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家居产品才能被称贴上智能化标签。而智能家居的“思想”,就是通过数据分析出用户需求,并想方设法满足这些需求。真正的智能化家居是具有适配性功能的,而不仅仅是有个“智能化”标签。

【材料二】智能家居进入国内市场已经10多年了,一直以高大上的面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的应用,传统的有线的智能家居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功能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要求,智能家居呈现数字化、智能化、潮流化趋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产品也越来越贴近生活,接地气,实用越来越成为智能家居企业的重点。打造一个安全、智能、快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以后智能家居企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很少有家庭会购买单一品牌的全套家电、手机等产品,这就意味着不同品牌之间如果不能互通,那么所有设备就很难连接到一起,“智能家居”也就只能停留在概念上了。跨品牌、跨平台之间实现“智能家居”,门槛较高。所以,下一步,很有可能将会形成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平台融合,而手机、互联网企业很可能在其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材料三】下图是关于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的调查统计结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智能空调,应该在用户进入房间时自动打开,在用户睡眠时自动进入睡眠状态。

B.真正的智能化家居是具有适配性功能的,而不仅仅是有个“智能化”标签。

C.只有每个家庭购买单一品牌的全套家电、手机等产品,才能实现所有设备的连接。

D.尽管“智能家居”技术发展飞速,但到目前为止,跨品牌、跨平台之间 “智能家居”依然没能实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加点短语“高大上的面目”“穿针引线”都是偏正短语。

B.材料一中加点的词“当”“空调”“打开”分别为连词、名词、动词。

C.材料一最后一段,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以智能冰箱为例,让我们明白何为“智能”。

D.材料二画波浪线“很少”,不能删掉,这里限定数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变化趋势。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一次次亲昵的呼唤,荡开了心间的冰花,那是被岁月存封的温暖;一回回颔首的微笑,洗却了人生的疲惫,那是被日子串起的记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温暖更珍贵的记忆。多少往事,总是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

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