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古诗文与互联网居于时间轴的两端,千百年前的古诗文,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髓;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赋予了新时代勃勃生机。
B.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始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
C.真正住在屋檐下的人,才能深切体会房顶漏雨的危害;深人民间社会的人,才能切身察知政令出现的问题。
D.欧阳夏丹说:中国惊艳背后的中国经验,有一股笃定,也有一股淡定。还是毛主席那句诗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夜晚的村庄是做梦的地方。 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 地睡着了,就像一位劳碌了一天的疲惫不堪的老人,头一 枕头就睡着了。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颗一颗地 了。
A.喧哗 沉沉 挨着 密
B.喧嚣 沉沉 挨着 稠
C.喧哗 呼呼 靠着 稠
D.喧嚣 呼呼 靠着 密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晕yùn ##dot## 欹斜qī 占卜bŭ 窠巢kē
B.拗断ăo 脸颊jiá 莅临lì 乌桕jiù
C.憔悴cuì 呕吐ŏu 侍弄shì 徘徊huí
D.贮满zhù 唱和hè 脑髓suĭ 娇媚mèi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疫情当下,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我们要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护站”。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泰安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展示我市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市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D.随着方特东方神话的开业,使泰安这座旅游城市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5、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他的文章《浅谈二十四节气对古代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令读者印象深刻,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C.肥沃的黑土层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一半,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销声匿迹。
D.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与儿女讲/论文义
C. 即公大兄无/奕女
D. 公/大笑/乐
7、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争做合格公民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化知为行”。
③学宪法与争做合格公民相结合,既是“知行合一”,更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④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学习宪法教育活动,就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8、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 ②余挐一小舟(____)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 ④客此(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下列句子对文章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B. “拉余同饮”表现出客人难掩的兴奋喜悦;“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则表现作者的豪爽和遇到知音的愉悦之情。
C. 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D. 本文开头记叙交代看雪时间地点;中间描写雪景,借景抒情;最后以舟子话抒情结尾,似褒实贬,表达了舟子作为普通人对于作者行为的不解。
【4】《湖心亭看雪》和《答谢中书书》中都有精彩的写景句子,请你从写景方法的角度点评两者的不同之处。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
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使至塞上》中的“征蓬”有什么含义?
【2】这首边塞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下面两幅图表是对某校大学生关于网络语言的数据调查。
图一:对待网络用语的态度 图二:网络用语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材料二:网络流行语记录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事件,具有幽默调侃的特征,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活跃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网络流行语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相对于规范的书面用语,网络语言无需考虑语法,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清楚地表达意思,使交流更平易化。网络用语,简练生动,富有时代感,更能凸显个性。
(1)概括从材料一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说网络用语有哪些优势。
11、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你阅读《水浒传》的储备,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宋江看视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A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A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
【1】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哪些性格特点?
【2】简述在“浔阳江边浔阳楼”发生的故事。
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写景注重顺序,前一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静物,后一个“也不必说”由低到高写动物。
B.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C.作者写景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如“光滑”就是从触觉角度来写的。
D.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生意盎然,目的在于表现“我”童年时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14、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出高纯度的器具。古人有话叫近乎道”,即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
④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出很多事可以速成,但一味追求速成不是好事的观点,然后通过引用俗语和列举事例论证了对事物的创造不尚速成,最后再强调总结了所有行业都要有一颗匠心,才能有所成,有所立。
B.第四段列举了高凤林专注于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和顾秋亮在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的例子,旨在阐明做事要沉得下心来,否则很难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的观点。
C.文中提出的涵养工匠精神主要集中在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这些行业。
D.“速成”与“匠心”是相克的,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二者只能取其一。故要成就“匠心”,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容不得急功近利。
【2】古人有言“技近乎道”,下列材料最符合这种“道”的一项是( )
A.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曾说过:“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苦力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就是二十年,怎么着也能够弄点东西出来。”
B.王存斌——从事复合材料胶接成型工作24年,在缩短型号研制周期、提高碳纤维原材料利用率、实现太阳翼基板国产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C.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成就了誉满全球的瑞士手表。
D.居里夫人在190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11年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就惊人。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养成一颗“匠心”。
15、命题作文: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