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二则》的作者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他的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
B.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C.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D. 《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而简洁地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
A. 这部电影剧情散乱,逻辑也有很多问题,简直不知所云。
B. 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C. 我校新组建的篮球队,在全市中学生球赛上获得第三名,成绩差强人意。
D.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3、在下面句子中关联词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要读好报纸,我们就成立了读报小组。
B.无论在那里,他都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雪花尽管千姿百态,但是都是六角形的。
D.虽然老师没有叫我帮助他,但是我也要耐心地辅导他。
4、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语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其中,导语和主体是任何一则消息中必须具备的。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B.老师和同学们都热切地期望着你的成功。这句子的主干是:老师和同学们期望成功。
C.《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D.小甲虫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从此以后,以这种囫囵吞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B.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高邈深远。
C.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鼻息如雷地睡不了觉。
D.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悔恨/教诲 执拗/拗断 胜利/美不胜收
B.绽开/沉淀 蝉蜕/敏锐 宿儒/三天两宿
C.莅临/蓑笠 睫毛/轻捷 粗犷/旷世奇才
D.维系/联系 澄澈/澄碧 倘若/宽敞明亮
8、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加点字注音。
可爱者甚蕃 陶后鲜有闻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出淤泥而不染 (2)灌清涟而不妖
(3)享亭净植 (4)不可亵玩
【3】翻译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予独爱莲”“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三句话中“独”“鲜”“众”几个词很有意患,请分析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态度或情感。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2】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知识贴士)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进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从国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实地调查)
2019年4月15日至12月15日幸福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统计
(记者走访)
10月26日下午,位于康乐桥附近的一个分类垃圾箱边,路过的一个女孩随手就将手中的矿泉水瓶扔进了“不可回收”垃圾桶内。当记者询问其是否了解垃圾分类时,女孩表示不知道,垃圾直接往垃圾箱里扔进去就是了。
记者又陆续采访了一些行人,发现几乎所有受访对象都肯定了分类垃圾箱存在的意义。对于垃圾分类,都认为这是一件有益于环保的好事。“垃圾分类确实有利于环境保护,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说起垃圾分类的好处,市民刘女士说,“设置分类垃圾箱的目的是节约资源,将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合理利用起来,作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做好垃圾分类,这是每个人的举手之劳,也是应有的社会责任。”
随后,记者在10多分钟内发现有不少市民已自觉地将手中的垃圾分类放置到对应的垃圾桶里,但也有七八位市民都没有细看回收提示,随手就扔垃圾。接着记者通过街头调查,询问多位市民是否清楚垃圾分类投放,很多人的回答是“清楚”。但也有一部分市民表示“不清楚”,同时,他们还认为,设置分类垃圾箱的意义不大,就是一种形式而已。
【1】在(知识贴士)中,为什么要介绍国外各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
【2】根据(实地调查)中的统计图,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3】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在看了(记者走访)后,到幸福小区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单,发现一位老爷爷正把一大包垃圾直接扔进一个垃圾桶,你赶忙上前分发宣传单,可老爷爷却说:“垃圾还要分什么类?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随便扔掉算啦!” 针对老爷爷的这句话,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对其进行劝导,劝导时注意语言得体,语气得当。
11、默写与运用
(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4)知困,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5)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天下人民的幸福奋斗,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这也就是《岳阳楼记》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近期“豆瓣”上正在开展“从前,你在找书;现在,书在找你”的读书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在书签上为自己喜爱的书写“一句话点评”,要求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对这本书最深刻的阅读感受。请根据下面的例子,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为《傅雷家书》写“一句话点评”(不超过30字)。
示例:《伊索寓言》一句话短评: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名人传》一句话短评:所谓名人,不过是意志强大的普通人。
《平凡的世界》一句话短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傅雷家书》一句话短评: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划横线词浯的理解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①在激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空前严峻的传承危机。
②因为面临危机,所以需要传承。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其尽可能地保存原样。“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
③“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我们这样讲,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④进一步思考,我们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强,比如金字塔的产生、玛雅文明的兴衰,今天我们仍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我们今天可能还无法理解,甚至以为是迷信,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建议把传统文化先尽量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有些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⑤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主要问题仍然是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功利性。以非遗为例,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或者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我们对它就比较热心,反之则比较冷漠这样一来,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护,而暂时没啥实际用处的非遗便会无人问津。另外,一些非遗传承人,为了在市场上赚钱养活自己,往往会随意改变非遗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种保存也是不周全的。在传统文化的保存我们可以向一些国家学习。
⑥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不仅是人类记忆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而且还可能蘊含着今人还无从知晓的智慧,再加上由于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而正面临消亡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先保存下来,这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传”。
【1】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有问题。请说说你的观点,并且简述理由。
【3】第②段一第⑤段,作者围绕传统文化的“传”,依次写了“传”的基本含义、“传”的实质、___、_____等内容。
【4】请简述第③段、第④段两段能不能互换?请说说理由。
【5】对下列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比如日本,某项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其传承人就会像“国宝”一样,完全由政府供养,不需要他(她)想办法养活自己,他(她)的任务就是“传”—带徒弟,把掌握的东西教给徒弟,教会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就应该这样。
A. 第⑤段结尾举例说明哪些国家做得很不错。
B. 第⑥段结尾举例说明可以向哪些国家学习。
C. 第⑤段结尾举例论证保存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有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
D. 第⑥段结尾举例论证有些国家可以通过非功利性的方式保存传统文化。
15、按要求作文。
“每一束微光,都可以万丈光芒……”这是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早安,阳光》中的一句歌词。
请以“我也是一束微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