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关云长围曹军于樊城,右臂中一毒箭。名医华佗闻讯前来医治,先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敷上药,再用线缝上刀口。期间血流盈盆,刮骨悉悉有声,见者皆掩面失色,而关云长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B. 武松来到阳谷县黄泥冈前一个叫“五碗不过冈”的酒店,共喝了十五碗酒后过冈,遇上一只曾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的大老虎。那老虎一扑、一掀、一剪,都被武松躲过,接着是近身肉搏,武松凭着神威和武艺,按住老虎打了五七十拳,最终将这害人的大虫除掉,成为了众人敬仰的打虎英雄。

C. 一座高山上有一个妖精,先变做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再变做个花容月貌的女儿又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三次戏弄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却骂孙悟空无故伤人性命,一气之下写了一纸贬书,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D. 这日清晨方醒,外间笑声不断。林黛玉出来一看,只见那晴雯骑在雄奴身上,麝月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仰在炕上,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黛玉忙上前笑说:“两个大的欺负一个小的,等我助力。”也上床来隔肢晴雯。晴雯触痒,笑的忙丢下雄奴,和黛玉对抓。袭人笑说:“仔细冻着了。”

2、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推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

B.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注意培养和练就的。

C.句子“勤奋踏实干事的他不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的主干是“他不是人”。

D.撰写演讲稿要做到:有针对性,心中有自己;写好开头,吸引观众的关注;明确表达观点,展现思路;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效果;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感染力。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些该扔掉的东西即使价值连城,也不要舍不得,而是把它当做“垃圾”,让它去该去的地方。

②因此,放开你提垃圾的手,你只是失去了一样东西,但得到的是内心的闲适、坦然。

③人生在世,你拥有得多,将会承担更多的负累,果断放开你紧握的双手。

④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和处世智慧。

A. ②①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④①③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和《十五从军征》都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编撰,是我国现存的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诗集。

B.《革命烈士诗抄》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诗词选集。共收89位作者的194首诗词。书中收有著名的革命家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方志敏等的作品以及共产党人、革命烈士的狱中题诗和绝笔。

C.《红岩》中的华子良忠贞不屈、信念坚定,印《挺进报》时被捕,临危悬挂出扫帚,给同志们发信号,保护了组织和其他革命同志。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第四次离开英国,这次他来到了“慧骃国”,这里友善和仁慈的马是国家的统治者,人形动物“耶胡”贪婪、嫉妒,是下等动物。

5、下面对“休”字的造字条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经典常谈》中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氵”(水)是形,“工”“可”是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6、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证明桃符在宋代已向春联过渡。

B.每逢春节,人们不仅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但贴了年画增加喜庆气氛。

C.写对联,上下联要字数相等、平仄结合,且含意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当对联与书法美妙结合时,便形成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经常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气势,像是故意找茬儿。

B.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骇人听闻

C.岁末大血拼,各百货公司折扣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D.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谏伐辽东表

曹植

臣伏以辽东负阻之国,势便形固,带以辽海。今轻军远攻,师疲力屈,自有其备,所谓以逸待劳、以饱制饥者也。以臣观之,诚未易攻也。若国家攻而必克,屠襄平之城,悬公孙之首得其地,不足以偿中国之费;虏其民,不足以补三军之失:是我所获不如所丧也。若其不拔,旷日持久,暴师于野,然天时难测,水湿无常,彼我之兵,连于城下,进则有高城深池,无所施其功;退则有归涂不通,道路沮洳。东有待衅之吴,西有伺隙之蜀,吴起东南则荆阳骚动,蜀应西境则雍凉参分。兵不解于外,民罢困于内;促耕不解其饥,疾蚕不救其寒。夫渴而后穿井,饥而后殖种,可以图远,难以应卒也。臣以为当今之务,在于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三者既备,然后令伊、管之臣,得施其术;孙、吴之将,得奋其力。若此,则泰平之基可立而待,《康哉》之歌可坐而闻。曾何忧于二敌,何惧于公孙乎?今不恤邦畿之内而劳神于蛮貊之域窃为陛下不取也。

(《艺文类聚》二十四)

(注释)①这篇表是为了劝阻魏明帝曹睿出兵攻打辽东而写。辽东,是汉魏时的郡名,治所在襄平,辖地在现在的辽宁省境内,辽河以东地区。②沮洳:这里指淤泥。③邦畿(jī):借指国家。④蛮貊(mán mò):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这里指辽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今轻军远攻,疲力屈    三人行,必有吾

B.自有其                前人之术

C.以臣观之,未易攻也    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以偿中国之费        为外人道也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今 不 恤 邦 畿 之 内 而 劳 神 于 蛮 貊 之 域 窃 为 陛 下 不 取 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夫渴而后穿井,饥而后殖种,可以图远,难以应卒也。

小贴士

“卒”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下面几个义项:①步兵;②死;③终,完毕,结束;④同“猝”,突然,仓猝。

 

【4】“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选文与《出师表》同是“表”,其写作的目的是否相同?请你联系《出师表》,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发挥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黄鹤楼》中画线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__________________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__________________。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①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②读了上面的文字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一段话。(不超过50字)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根据提示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②《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雨后春草初生视觉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4月30日晚,绚丽的礼花照亮夜空,升腾的彩泉荡起人们无限的期望——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作为中国人,最想用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们的友好情谊。

⑤苏轼对月光有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请写出两句苏轼的有关月光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阅读。

但我对于她也有不满足的地方。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1)文段选自《_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_

(2)文中的“她”指的是______,她是一个______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跑藤

刘成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是人世的基本道理。可是我们种了些大蒜,施肥浇水地折腾了好几个月,刨出来一看,一个个蒜头竟小得让人哭笑不得。

②我们还种了些西红柿。西红柿的生长期也像大蒜一样漫长,但它却没有让人失望。等到时间它就开花了,结果了,而一旦它的果实开始红了,那真是争着抢着地红,让你不知该摘哪个是好。

③最好种的应该是小白菜了,种子撒下去,只要没有病虫害的侵扰,它宝石般的绿,一个月就可以在炒锅里轻歌曼舞了。收了一拨又一拨,真叫人喜不自禁。

④而瓜类则是很有特点的作物,我们种了两个品种的南瓜,还种了几棵瓠瓜。南瓜出苗之后,起初只是慢悠悠地长着,个头总不见大。可是有一天我们发现它的头上生出藤蔓了,而就从这一刻起,它开始猛长了。那藤蔓简直是在牵着它快速奔跑。我们后来知道,这就叫跑藤。南瓜跑起藤来,是一道难得一见的好风景呢,你看它们棵棵都在跑,并且一边跑,一边开花,一边结瓜。这时候欣赏着它们,就像读着一首好诗或者一幅好画,心里不由得充满着快感和喜悦。

⑤有一天,忽然发现在西红柿的旁边,又长出一棵秧苗了,看那叶子,无疑是一棵瓜苗。我们并没有种下瓜的种子,大概是什么时候无意间将瓜种遗落在这儿,才让它获得了一份生命。心里怀着对它的疼爱之情,每当给别的菜浇水的时候,也不忘给它浇上一勺。

⑥它终于长大起来,并且开了黄色的花朵,接着,花朵下面又膨出瓜蛋蛋了。仔细一看,它竟是一棵冬瓜!正好填补了我们菜园里的一项空白。

⑦于是,我们精心地关照着它。

⑧我们注意到,和南瓜极为相似,在生出藤蔓之前,它长得很慢,要静静地在那儿待上好多天,但一旦生出了藤蔓,它的生长态势就不一样了。它充满了蓬勃向上的力量。它的藤蔓总是探出身子四处窥测,寻找,试探,总是悸动着,转动着,躁动着,没有一分钟是安分的。我于是隐约意识到,有什么事情要在它的身上发生了。而对南瓜的跑藤了如指掌的老伴说:跑藤在即!它是在做热身运动!果然,它第二天就开始跑了。

⑨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跑呀。

⑩你看,它飞跑向前的藤蔓,姿势优雅,有如运动员长跑时形成的前倾角。如果把时间稍加浓缩,你便会看到,当遇到一道塄坎的时候,它一跃而过,然后就高举着一朵金色的花儿犹如奏响着凌厉的号角,一往直前。它起先只有五六片叶子,不久就变成十几片了,十几面绿旗在风中飘扬。此情此景,恐怕只有浩浩荡荡这个成语才可以形容。不久,它就向西红柿,只见它踩踏着西红柿的茎,挤压着西红柿的叶,碰撞着西红柿的花和果,更不理会途中的野草杂花们会有些什么感受,脚不点地地一路过去,跑过去,不知疲倦地跑。

它本来只有一个头,可是几天之后,它就变成了好多的头。每个头都躬起在空中,转动如巨龙之头,长在上面的细而灵活的卷须自然是龙须了。它们展开了跑藤的竞赛。它们齐头并进,互不相让。它们一边跑一边长叶一边开着雄花雌花并且一路结瓜。它们好像是比谁在这世界上活得更精彩。

我们每走到那儿,下意识里,就像上了运动会的看台。我们在心里向它们欢呼,鼓掌。而它们好像也受到了鼓舞,劲头更足了。到了一堵大墙边的时候,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嗖地一下,它们都攀上去了。

待大墙绿遍之后,它们又转身跑至地上。似乎调整了速度,时而慢跑,时而有如散步。看来它们需要积蓄新的能量。它们比的是坚韧的意志和持久的耐力。

没过多少天,它们的叶子已今非昔比,蔚为壮观,数都数不过来。粗略估计,起码达到三四百片了。夏日的烈日照晒下,三四百片叶子就像三四百支举起的伞,给西红柿们遮着阴凉。雨中,有的西红柿要跌倒了,是它们又急忙伸出卷须之手,把它搀扶起来。而有的西红柿似乎在它们身上学会了自强,硬是拨开了它们的叶藤,另创一片天地。

感觉里,跑累了的时候,它们便蹲下休息。一颗颗冬瓜就是它们蹲着的形象。蹲下五六个壮实后生。它们身上遍布着的密密汗毛,好像随着它的呼吸声微微颤动。不知这些相距不远的后生们,隔了片片叶子,在谈论着些什么。

这时候我们看了看它们的根,真是大吃一惊。记得两个月前,那根长得多细多弱呀,可是现在,它已壮如黑绿色的钢铁的缆绳了。我们就给这根上施肥。我们一边施一边望着它们的藤蔓和叶片,结果惊喜地发现,不知不觉间,它们已覆盖了半个菜园,而且,其前进的脚步已经深入到了院子里的水泥地面。它们以自己的奔跑彰显生命应有的强悍和洒脱。

由于植物有追逐阳光的习性,在跑藤的途中,它的藤和卷须,是随着地球的旋转而旋转的。在万类生命之中,它虽只是小小的一芥,但你从它的动作上,却可以感受到宇宙的节奏和律动。它和宇宙间的茫茫星云息息相通。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阅读①~⑤段,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种植的蔬菜

生长特点

(1)

生长期长,耗时几个月个头仍然很小

西红柿

(2)

(3)

生长期短,高产好种

瓜类

(4)

【2】按要求赏析。

(1)不久,它就向西红柿,只见它踩踏着西红柿的茎,挤压着西红柿的叶,碰撞着西红柿的花和果,更不理会途中的野草杂花们会有些什么感受,脚不点地地一路过去,跑过去,不知疲倦地跑。(赏析加点词)

(2)夏日的烈日照晒下,三四百片叶子就像三四百支举起的伞,给西红柿们遮着阴凉。(赏析修辞手法)

【3】结合文章第段的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

②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峡蝶和琉璃峡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部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

③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分泌的营养物质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题槿花》中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

⑤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⑥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也曾说:亚马逊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⑦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的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极精确但又脆弱的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的循环,各部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说明蝴蝶和开花植物是协同进化的。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B.第②段列举枯叶峡蝶和琉璃峡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C.第⑦段中“可能”一词说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文章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的话和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的话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