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宋代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C.莫怀戚的《散步》取材于家庭生活中的琐事,内涵丰富,充满温情。

D.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皇帝的新装》就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寓言。

2、加点成语使用误的一项

A. 今年高考恰逢端午节,为了保考生顺利赶考,考务人员放弃体息,做好高考保障工作,社会爱心人士为考生保驾护航

B.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激昂有力,使人叹为观止

C.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D. 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它文明的养分。

3、依次填入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爱心是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 ②③①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③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干部和同学们的意见大相径庭,在参赛曲目的选择上根本无法达成一致。

B.83岁高龄的徐静斐老人热爱绘画,她临摹的奔马惟妙惟肖

C.歌手谭维维走访祖国各地,将民间好声音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D.虽然学生都能意识到网络游戏的弊端,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此不以为然,依旧沉迷其中。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是(     

A.古代常用地名称呼人,岑参又称岑嘉州;以官职称人,所以苏轼称苏判官;也用字称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同甫”就是辛弃疾好友陈亮的字。

B.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用四言、五言、杂言等,形式多变化。

C.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D.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作品集有《文山集》。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为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6、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四面竹树/环合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诈(é)          (dí)        然失色(àn)

B.除(chǎn)     (huì)      相争(bèng)

C.月(gào)       (mǐn)     冉升起(rǎn)

D.马(luó)       夫(ruò)       远瞩(zhān)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董宣字少平,陈留国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乏。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篓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善。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农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注)①苍头:奴仆。②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1】解释加点的字。

刀画地(_______

②使宣叩头主(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威不能行一令乎?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最能体现董宣的性格,从中可以看他具有什么精神?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溪居:诗人贬谪永州后,曾居冉溪。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③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④榜(bàng):船桨,此指划船。⑤楚天:这里指永州的天空。

请描绘诗中画直线句呈现的景象,并简析全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初中的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对初中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九年级三班决定举行一个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准备在主席台两边张贴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韶光悄然如流水

下联:

(2)为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好地开展活动,策划组决定向全班同学征集以“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文章,文体不限,要求4月30日前将稿件交至宣传委员处。请你代策划组拟一则征文启事。

(3)为了给初中的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策划组决定在活动结束后,制定一本班史,为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记忆,你作为策划组的成员,请你为制定班史计划拟定一份方案,写出主要步骤,并说说你的班史内容分为哪些板块。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理解性默写。

(1)在《小石潭记》中,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2)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3)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___________”愿望得以实现。

(4)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却又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_____”,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阵,我以为不幸被章鱼缠住了的人能从章鱼的吸力中脱身了。那条章鱼的八根触角已经被砍掉了七根,仅剩的一根,像举着一根羽毛似的挥动着那个水手,来回卷着在空中摆来摆去。可是,就在A和他的大副扑向那条章鱼的一刹那,那畜生从腹部的袋子里喷出一股黑水。我们一下子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待到这黑糊糊云雾似的东西散去,那章鱼不见了,我那位不幸的同胞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恨死了这些章鱼!大家已经忍无可忍,就在那十到十二条爬上“鹦鹉螺”号平台和两侧的章鱼中间,左劈右砍;那些被砍下来的蛇一般的肉段,在平台上流成河的血与乌黑的水中蠕动着,好像这些黏糊糊的触角也像九头蛇似的又活了过来。B的渔叉,专刺章鱼蓝色的眼睛,把章鱼的眼睛一只只刺瞎。但是,我这位大胆的同伴还是因为躲闪不及,突然被一条章鱼的触角掀翻在地!

啊!连急带吓,我的心都要碎了!那章鱼已经对着B张开血盆大口,不幸的B眼看就要被章鱼拦腰咬断。我扑过去救他。但A先我一步而到,手臂一扬,太平斧已经被甩进那畜生大张着的嘴里。那加拿大人奇迹般地得救以后,把渔叉整个叉进章鱼体内,直捣它的三颗心脏。

“这是我对您救命之恩的报答!”A对那加拿大人说。

B给他鞠了个躬,没有答话。

这场战斗历时一刻钟。章鱼败了,有的缺手断足,有的被打死,终于全部离去,在水中消失。

A浑身是血,一动不动地站在舷灯旁边,望着吞噬了他一个伙伴的海水,大滴的泪珠从他眼里涌出。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1】选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场战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原著,简要分析A对B说“这是我对您救命之恩的报答”的原因。

【3】凡尔纳在小说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书中的内容有可能实现,你最想亲历书中的哪一个章节的情景?并说明理由。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文/游宇明,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

2请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是如何体现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

4你如何看待文中所提到的“怕”,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5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请说明理由。【材料】1958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14、(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功的秘诀

⑴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 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⑵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 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 功之巅的翅膀。

⑶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xq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 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⑷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⑸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⑵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为选文第⑵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简要分析选文第⑶段的论证思路。

5选文第⑷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习惯成自然,习惯有好习惯坏习惯之分,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却会让人坠入深渊。

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