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
B.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出自《孟子》。
C. 盛唐诗人,善边塞诗,以七绝见长,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王昌龄。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之涣。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īn) 赫然(hè) 哺育(fǔ) 取缔(dì)
B. 诧异(chà) 金柝(tuò) 憎恶(zēng) 校注(jiào)
C. 彷徨(páng) 涉猎(shè) 祈祷(dǎo) 澎湃(bài)
D. 迭起(dí) 震悚(sǒng) 尴尬(gà) 惧惮(dàn)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B.围墙上,一丛丛的蔷薇花犹如瀑布倾泻而下,行人不由得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C.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把握全书的内容。
D.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漂渺无踪的。
B.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C.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珠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了?
D.在这种极形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悲伤惨戚、目不忍堵的一顷刻。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他介绍了自己见义勇为的事迹,这感人的事迹真是值得可歌可泣,让人难以忘怀。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为学生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 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始龀”“加冠”“垂髫”“不惑”“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中途离开说“失陪”。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3)渔人甚异之( )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B.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何陋之有
D.欲穷其林/其中往来种作
【3】翻译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9、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
(1)《定林所居》“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10、学校正在开展以“青春・奋进”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宣传语。
(2)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两项,请你帮他再设计一项。
活动一: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3)李华同学将作为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发言,他想借用名著里的相关内容完善自己的发言,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备选名著:《童年》、《红岩》、《西游记》。
李华的发言稿:只有拥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才能提升生命的价值,成就人生辉煌,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双目失明,双腿瘫痪,但他坚持写作,最终用超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将不完满的人生谱成了完美的乐章;就像_______________
11、古诗文名句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新希望,给人以乐观积极之感。
(5)凡学习都是有乐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学下去,乐趣自然会发生,这正如《论语·雍也》里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①名著《朝花夕拾》的作者是_________ (填人名),一共收录了_________ (填数量)篇散文。
②《朝花夕拾》写有:“我”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书:“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中的“会”指____________。
13、谁穿了我们遗弃的校服
安宁
①在一个小花园里,碰到一位散步的老人,他的表情有些忧伤。他的肌肤因为劳作,已经显得锈迹斑斑,犹如枯朽的树皮。而裹在瘦弱骨架上的那身独特的衣服,则将他与这个城市的格格不入,衬托得越发鲜明。
②那是一身中学生的校服。我从侧面,可以看见胸前写有“育才中学”几个小字。这显然是他读中学的孙子丢弃不穿的校服。校服原来的主人是一个热爱漫画的小男生,因为背后的空白处,画着一对小人儿,亲密无间地依偎在一起,旁边飞出一行可爱的彩字:我要永远陪你在一起。想来老人的小孙子,一定是喜欢上了某个女孩,并且大胆地在校服上表露出来。而老人定是看不懂这些的,校服在他这里,只是一件可以避寒的衣服,而且,是一件不应该被弃置一旁浪费掉的华衣美服。
③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最讨厌肥大难看的校服,没有勇气在校服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写下信仰的格言;亦没有勇气,和父母要额外的钱,买喜欢的衣裙,所以只好每日委屈地穿着它,如一只被排挤走失的野猫一样,卑微地走来走去。
④所以中学毕业的时候,几乎是蜕皮一样地,迫不及待地从校服里逃出来,且再也不去动它。而母亲却穿着它下地劳作,外出买菜,在路上为一些琐事跟人争吵,或者因为疲惫,在田间地头睡了过去。有时候弟弟会笑话她,说她是我的校友,而且,远比我对学校忠贞和热爱,可以将校服穿上几年而不厌倦。母亲总是笑笑,说:“多好的衣服,结实,耐脏,穿起来从不会心疼,野生的一样,不娇贵。”
⑤可是我却因此有过自卑。记得是在路上,与自己的老师相遇。我很迅速地以老师的眼光将母亲上下打量了一番,发现穿着校服的母亲犹如一个傻笨的学生,带着一股子乡野气,我的脸腾地红了。之前,校服在她的身上,不过是一件勉强算得上得体的衣服,但在那一刻,我却窥见了校服的滑稽与尴尬。
⑥我相信老师一定是看出了我的难堪,所以不过是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告辞走开。而母亲,却不知趣地追赶上来,絮叨着说:“你们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呢,还是觉得我身上有汗臭味,怎么没说几句就走了呢?”我飞快地在前面走着,不理会母亲,并将她落下很远。那种混合了卑微、羞耻和疼痛的少女的心思,到如今,依然清晰地在心里记着。
⑦后来我走出了小城,并凭借着不息的努力,可以挣钱给自己和家人买到名牌的衣服,可是母亲却将我给她买的衣服锁进箱子,继续穿着校服,在小城嘈杂喧嚣的街道上,走来走去。微风缭乱了她的头发,缕缕白发早已失去了水分,却依然傲然挺立,我不禁猛然心疼。只是,这一次她穿的校服,是被刚刚读了大学的弟弟遗弃在家的。
⑧在我所居住的繁华的都市里,我常常会瞥见那些穿校服的成人,他们拉着堆满水果的板车,骑着装满了货物的三轮,或者站在十字路口的大风中叫卖,或者在夜色下为你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那些被他们的孩子扔掉的校服,裹着他们的身体,犹如秋天里裹着金黄玉米的外皮。
⑨我知道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孩子,在明亮的高楼里行走。我也知道,当我们的翅膀,掠过高高的枝头,却不能忘记,将视线温柔又疼痛地抚过那大地上,穿着被我们遗弃的校服低头行走的父辈。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文章①—⑦段主要写了关于校服的哪三件事?请简要分点回答。
【2】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我很迅速地以老师的眼光将母亲上下打量了一番,发现穿着校服的母亲犹如一个傻笨的学生,带着一股子乡野气,我的脸腾地红了。
【3】有同学认为文章第③段是多余的,你的观点呢?并说说理由。
【4】文章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蜕皮”在文中的意思是脱掉这件衣服并再也不肯穿它。
B.选文第⑦段中,“我”猛然心疼”是因为我突然发现母亲已经老了,却依然生活如此节俭,并终日劳作,因此感到心疼。
C.选文第⑧段划线句“那些被他们的孩子扔掉的校服,裹着他们的身体,犹如秋天里裹着金黄玉米的外皮”,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父辈们的朴实和淳朴,表达了对他们的鄙薄之情。
D.文中的成年人穿着校服的原因一是校服可以避寒,不该被弃置;二是校服结实,耐脏,穿起来不心疼;三是生活窘迫。
1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到《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女性选秀综艺的火爆,再到女性话题剧《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己》;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德国总理默克尔、美联储主席耶伦等全球女领导者,到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国美CEO杜鹃等中国女企业家;从薇娅、张大奕、李子柒等互联网创业红人,到花木兰、神力女超人等女主角电影的席卷,都展现出的“她力量”正在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0年的上半年,随处可见关于女性、“她力量”的话题,那么究竞什么是“她力量”?她力量,新时代女性的力量,是指女性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她力量”包括女性本身的力量、女性和男性融合的力量、女性对男性激励的力量。
杨澜曾经说过:“我觉得女性可以重新去定义‘力量’这个词,‘她力量’不是所谓的我能够‘控制’多少人,而是你能够‘成就’多少人。‘她力量’是一种尚未充分释放出来的生产力,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别平等,就是社会道义和文明的进步。”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女性整体薪酬低于男性17%。尽管“同工同酬”的观念已经提出多年,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从全世界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男性平均薪酬高于女性的现象仍然是普遍存在。今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女性的整体收入依然低于男性17%,但较去年的23%进一步拉近差距。
为什么“她力量”重要?
在传统的观念中,女性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贤良淑德。她不必太聪明,更不该有锋芒,受了委屈,最好默默自我消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力量更多地呈现出坚毅果敢、聪颖智慧的一面。
当互联网时代来临,女性的机会随之而来。女性领导者的性格特性更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例如有同理心、会沟通、周到细致等,更符合当下注重“体验”、“情感”的社会。根据调研,在不同级别的管理者中,女性占比都普遍低于男性,尤其是在高管的位置上,男性中有9%处于高管岗位,女性中只有5%在担任高管。虽然占比较低,相较以前而言,女性领导力已被更多人认可。
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对自我有了高要求,对生活有了高向往,从而通过努力脱颖而出,“她力量”正影响着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比如:在房地产、科技、汽车等行业,女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地产相关人士介绍,女性潜在购房者已经占到整体需求的5成左右;越来越多的女性力量,平衡着男性科技工作者的世界。她们用魅力和能力征服科技的世界,书写女性的创新篇章;一些汽车厂家的掌舵人是优秀的女性,如吉利汽车的副总裁张爱群、长城精灵汽车的总栽王凤英、东风悦达起亚销售部的副部长蒋玉滨等,在经销商群体中,女性的力量更是不容忽视。
女性的模样千姿百态,女性力量却是一致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她力量”既温柔如水,又坚韧强大,静默地扎根于这个世界。不仅能成就自己、影响他人,并在悄悄的改变着这个时代。
(材料二)
女性教育程度显著提升,女性高等教育水平创新高。
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三次扫盲运动,帮助1600万名妇女脱盲。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三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始终把扫除妇女文盲、提高妇女识字率作为主要目标,全国15岁及以上女性文盲占15岁及以上女性人口总数的比率,由新中国成立前的90%降至2019年的7.01%,实现历史巨变。女性受教育机会和接受教育意愿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步上受教育的道路。
2019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到2019年各教育阶段的女性学生人数占比均有所提升,随着教育阶段提高,男女比例越趋于平衡。在高中、本科以及研究生阶段女性学生人教分别在2015、2010、2019年超过男学生。在本科阶段,女性学生人数增长最为显著,从62万人增至94万人。由此可见,近年来,女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巩固并进一步加强。
女性教育问题的进步,也能带动女性在经济社会地位中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充分保障女性的经济权益,特别是平等就业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半边天作用更加凸显。
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一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1978至2017年全国女性就业人数从1.7亿增长至3.4亿人,涨幅翻了一倍。BOSS直聘发布的《2020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显示,女性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薪酬可提高5.1%,这一比例较男性高出0.5%。当学历提高时,女性的人力资本得到显著提升,能够选择的工作范围得到大幅拓宽,同时带动职业发展和收入提升。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今世界,女性的地位虽然有了提高,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的平均薪酬依然普遍低于男性。
B.现在,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她们展示了坚毅果敢、聪颖智慧的面,所以,不必再像传统观念里一样贤良淑德。
C.在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女性的力量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女性扣任高层管理,女性领导力也被更多的人认可。
D.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显注提高。受教育水平越高,供选择的工作范围就大,机会越多,收入也提升了。
【2】请为材料二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3】在我们的必读名著篇目《简·爱》中,主人公简·爱的身上也体现了文段中所阐述的“她力量”,请结合原著中相关的情节,谈谈简·爱的“她力量”体现在哪些地方。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就像一场戏剧,我们都是自己舞台上的主角。对于他人,我们可能是一种鼓励、一种关爱。过分为自己,是自私自利。完全舍弃自我,也是虐待一个生灵——自己。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阐述道理,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