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雾霭 海棠 赌注 烘烤 人情世故
B.缭原 怅惘 思慕 瞄准 戛然而止
C.辐射 殒石 喧嚷 晦暗 海枯石烂
D.振撼 斡旋 褪色 枯燥 周而复始
2、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年龄一般不直接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和年龄有关的固定称谓,如弱冠指二十,而立指三十,不惑指四十,耳顺指六十。
B.古人的称谓有敬辞和谦辞的区别。惠存、垂询、见谅、贵庚都是敬辞;家慈、拙见、寒舍、赐教都是谦辞。
C.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高尚”“和蔼”是褒义词;“丑陋”“卑鄙”是贬义词;“挖掘”“参观”是中性词。
D.先秦诸子百家有各自的代表作:《论语》是儒家的代表著作之一;《吕氏春秋》是杂家的代表著作之一;《列子》是道家的代表著作之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长着这么一张脸,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会有鹤立鸡群的可能。
B.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C.王老师的原创书签,每一张都自出心裁,深受学生欢迎。
D.二孩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要将在长子身上成功的经验盲目地复制到幼子身上。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丰腴(yú) 伫立(chù) 蜷伏(quán) 秾纤合度(qiàn)
B.褴褛(lǚ) 蹒跚(pán) 瞵视(líng) 人迹罕至(hǎn)
C.欹斜(qī) 吝啬(lìn) 莅临(lì) 拈轻怕重(niān)
D.倜傥(dǎng) 怂恿(sǒng) 迷惘(wǎng) 骇人听闻(hài)
5、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心理学认为,处事优柔寡断是人的性格和思维判断不确定造成的。
B.马航MH370失联已一个多月,事件真相至今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
C.安倍选在我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其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
D.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期待着能在新的校园萍水相逢。
6、《水浒传》下面的选段和诗句对应的回目是( )
【选段】他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诗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A.林冲水寨大火并/晁盖梁山小夺泊
B.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C.睦州城箭射邓元觉/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D.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7、选出画横线字读音不同的项( )
A. 闷热 愁闷 郁闷
B. 荫蔽 绿荫 成荫
C. 荷花 负荷 荷塘
D. 落叶 落下 落枕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与民由之:______
(2)往之女家: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
【4】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首咏物诗写“松”有何用意?
【2】颔联两个“一何”各有何作用?
10、育才中学校七年级(1)班同学要打造一隅阅读与雅趣兼具的“文学角”,为教室增添一份雅致,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请你积极参与文学角的设计。
(1)活动一:为文学角命名
请你为文学角取一个别致的名字(不超过五个字),并说明理由。
命名:______,理由:______
(2)活动二:为文学角荐书
请你为文学角推荐一本有趣、有知、有品的书籍,并说明你推荐的理由。
推荐书目: _____ ,推荐理由:______
(3)活动三:为文学角定规
为了保障读书角书籍正常有序地借阅,请你完善文学角的借阅制度。
班级图书借阅制度
Ⅰ学生借阅图书应先查看《图书目录》,然后再向图书管理员提出所要借的图书,不准随意乱翻。
Ⅱ每名同学每次只能借阅一本图书。
Ⅲ① ______
Ⅳ② ______
11、《登飞来峰》
(1)《登飞来峰》中,极言峰和塔的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现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1)结合《艾青诗选》中相关诗句所描写的“意象”找到对应的诗题,完成填空。
①也有堤柳的嫩绿,也有秋日的橙红 A.《启明星》
②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B.《盆景》
③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C.《彩色的诗》
④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D.《礁石》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
(2)对艾青诗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的
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黎明的通知》以诗人的口吻呼唤人们,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
C.《复活的土地》这首诗中,诗人期待我们的民族能够重新奋起,充满战斗的决心。
D.《烧荒》写于1958年,艾青被垦荒军人高涨的生产热情所感动,在诗中赞扬了人们的热情,抒发了对未来的希望。
(3)下面是选自《火把·演说》一诗的一段文字,请结合上下文,发挥你的想像,把诗文补充完整。
这是电的照耀,这是火的煽动
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种太沉重的捶击
每一下都捶在我们的心上
(4)“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而美丽”是艾青诗歌《希望》中的诗句,请赏析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通天河岩画
岩画,是指人类在历史时期凿刻、磨制或描绘在露天岩石、石壁、洞壁上的各种图形。中国乃是世界上几个岩画资源大国之一,《水经注》等古文献中便有对岩画的记载。2015-2019年,在青海玉树境内又先后发现了大量岩画,有近30个岩画群,500多组岩画,约2500个单体图像,并仍在不断的发现中。其发现量之大,内容之精彩,被誉为近几十年来中国最重大的岩画发现之一。学者们赞评:“玉树岩画的发现弥补了青藏高原岩画的重要缺环”。
这个绵延了数百公里的岩画基本沿着通天河及其支流分布,故也被称作“通天河岩画”。通天河岩画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且恰好沿着通天河的上、中、下游分布。描述了狩猎、畜牧、战争、农耕、信仰等,内容十分丰富。
如果把一幅幅岩画看作一枚枚古老的“书简”,河流就像是穿简的绳子。沿着通天河分布的庞大岩画群,恰如一部巨著的“上、中、下”三卷。根据断代分析,时间跨度为距今约3500年到2000年之间。这部长卷,足足写了一两千年的时间!
上游即通天河早期岩画,多在曲麻莱境内,地貌多草甸缓坡。多使用拙朴的通体敲凿法,即用尖状工具在岩石上垂直击打,密密麻麻无数凹点连成片,构成如同剪影般的图像,约有1000个单体图像,距今3500-3000年。
到了中游,从德曲汇入通天河开始,逐渐过渡到山石峡谷地带,从这里开始,线刻手法的使用越来越多。这个时期,岩画开始出现明显的装饰性和华丽的涡纹,尤其牛和鹿的造型非常优美。距今约3000-2500年。
下游即晚期岩画,距今2500-2000年。地貌以险峻的高山峡谷为主,装饰性强的雕凿手法渐渐淡化,转化为朴素写实的线刻法。这个地带较长,单体数量超过1000个,除了常见的动物、人物形象外,还出现了一些塔、六芒星、万字符等符号。
岩画的风格、手法为何会变迁?是否暗示了高原先民时代和命运的流变?变化是出于外来冲击,还是内部思维意识的不断迭代?这些疑问很难得到确凿的回答。但基本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岩画描绘了数千年前通天河畔的先民生活。
通天河岩画的大发现,除了讲述玉树高原的故事,还有另一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是岩画的聚宝盆。在此之前,西藏阿里、藏南定日、藏北文部及藏东南八宿、青海柴达木及青海湖都已发现了不少岩画,唯独通天河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像是一张巨大的网络和链条,缺失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通天河岩画迟到却华丽的现身,岩画专家们评价:“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的发现填补了青海及藏北高原岩画衔接上的缺环,使青藏高原‘羌塘岩画’绵长的分布带又向东延伸了数百公里,与著名的‘藏彝走廊’连接起来。”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第10期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世界上岩画资源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在《水经注》等古典文献早有记载。
B.通天河中游的岩画,出现明显的装饰性和华丽的涡纹,牛和鹿的造型非常优美。
C.通天河岩画风格和手法的变迁,是因为外来的冲击和内部思维意识的不断迭代。
D.文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通天河岩画的发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通天河岩画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3】学者们赞评:“玉树岩画的发现弥补了青藏高原的重要缺环”,句中的“重要缺环”指什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5月18日,首届金沙江文化论坛——金阳县金沙江千年首渡优秀传统文化研学会在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昌学院,以及凉山州博物馆、西昌文管所、昭觉文管所等多所高校、科研单位的5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云贵川彝学专家、爱好者齐聚一堂,聚焦“金阳县金沙江‘千年首渡’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学术研讨,并为“千年首渡”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材料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将其保护好是当代人重要的文化使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推动着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做好非遗保护“后半篇文章”,汇聚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持久合力。
材料三:
传承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只有服务当下的价值需求,传承和发展非遗才会更有活力。让非遗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彰显了中华民族创新活力,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材料四:
传承的根本在于应用。让原本生活在书本、博物馆的非遗动起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再现乃至应用,再通过扩展非遗产业价值,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既能够创造新型文化业态,也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五: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底蕴,也蕴含着重要的经济价值,让古老文化的绽放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交相辉映。
(1)材料一是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不超过20字。
(2)请提取并整合材料二、三、四、五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3)请根据以下材料,给学校提一条合理有效的建议来增强师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专家声音:“政府要扶持非遗传承人,通过拍摄纪录片、召开推介会等形式,介绍非遗的传承历史、文化内涵,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媒体要对非物质文化传承者、保护者进行宣传,倡导全社会关心、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部门牵头设计非遗文旅路线,让民众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更好地发挥非遗的文化教化作用。”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头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根据上面的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正确、鲜明,结构完整,有理有据。
温馨提示:(1)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称一律用“×××”代替。(2)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