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小说《骆驼祥子》讲叙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D.小福子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虎妞再次和他组建家庭的要求。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昆虫学家法布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B.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场面宏大,细节感人,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网友们纷纷为它点赞。

C.谁也不能否认中华民族文化不是铭刻在炎黄子孙骨血中亘古不变的血脉根源。

D.当凭借《哪吒》在国内外收获鲜花和掌声时,让导演饺子心中百感交集。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小明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他的自行车不小心刮蹭到的竟然是一辆宝马车,这可如何是好?

B.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正在如.火.如.荼.地播映,观众们好评如潮。

C. 深陷“闺蜜干政”风波的朴槿惠出现在弹劾听证会上,她的神情十分颓.唐.。

D. 建立雄安新区的信息一公布,各地的“炒房团”连夜赶赴雄安,但每个售楼处均是大门紧闭,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4、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甲】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乙】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释】①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而作。②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以背书角胜,胜者先饮茶,然而胜者往往举杯大笑,茶水泼入怀中,反而没喝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词画线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是千古名句。

B.乙词结尾句语气虽然平淡,但内中隐含的愁苦却无以复加,感慨横生。

C.两首词都运用了即将落山的太阳这一意象,来表达带有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都以哀景写哀情,读来感人至深。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咒(jǔ)   相(chèn) 预警 叮嘱

B. 靠(yǐ)   恿(sǒng) 懒惰 冤枉

C. 伏(quán)  戒(chěng)  消耗 挣扎

D. 待(nüè) 污(sè) 辨诉 抵抗

6、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到物是人非的故园,他每每触目伤怀

B.元旦晚会上,我班的舞蹈表演姿势优美,抑扬顿挫,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C.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只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难命运的缩影。

D.设计者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各个不同。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酿(yùn)   斑(máo)   发(jì)   花枝招(zǎn)

B. (zān)   高(miǎo) 笑(mì)   不及防(cù)

C. 箩(pǒ) 娌(zhòu) 揶(yú)   暗中谤(fěi)

D. (hú)   巢(kē)   学(zhuì)  咄逼人(duõ)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水清冽(______________               (2)日光下______________

(3)凄神骨(______________               (4)以其境过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既写出了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水的清澈透明。

B.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小石潭及周围景色。

C.文章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幽深”的特点。

D.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全篇流露着他沉浸于美好大自然中的快乐心情。

【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柳宗元和苏轼都遇到了人生中的重大挫折,他们面对挫折的方式有何相同之处?给你怎样的启示?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上重来未可知。

【乙】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两首诗按内容分,均属于哪一类型?请你写出甲诗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以及写出乙诗中的铜雀台是为谁建造的?

【2】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综合性学习。

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②你将主持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准备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于是,你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

(6)《<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劝人珍惜时光的语句是:

(7)我们都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的美好环境,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文把你心中理想的生态环境描绘出来: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作品

文段

《名人传》

(1) 出场的时候,他受到了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这在当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因为当时,对皇族的出场,人们也只是习惯地鼓掌三次,为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注视着走过来的朱赫来和那个士兵,心里非常乱,想不出主意。“怎么办呢?”在最后一分针,他骤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枪。

《西游记》

(3) 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j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朝花夕拾》

(4) 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 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

(1)____(2)____(3)____(4)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惟有垂杨管别离

李修文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做老师和学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

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说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摘自《山河袈裟》,有删改)

1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简要概括。

2第④段和第⑩段中,两次写到岳老师“大哭”,请简要分析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A】句。

可是,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4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B】句。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

5本文以“唯有垂柳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②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③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④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任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⑥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⑦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为了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围绕“中国饮食”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请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B.与西方“莱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色香味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

C.④⑤两段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八大菜系不同的口味及其形成的因素。

D.第⑦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删去意思过于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请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入“自卑”“自大”“紧张”“困难”等)。(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