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三九寒天,梅花依旧花枝招展,在风雪中静静地守望着。

B.放假了,从学校里涌出来的同学个个眉开眼笑

C.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那年冬天,爷爷因病去世,家人心里都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兰,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D.《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编年体史书。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B.《论语》——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为“四书”。

C.《世说新语》——笔记小说。

D.简·爱——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

4、下面不能作“倡导低碳生活”主题的标语的一项是(     

A.节能, 有限资源无限循环。

B.提倡绿色生活,实施清洁生产。

C.净化社会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D.树环保之风,迎美好明天。

5、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

B.《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天净沙”是题目,这首曲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C.《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 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B. “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 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7、对下面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在给儿子的家信《子书》中,用“非志元以成学”告诫他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

B. “其人舍然大,晓之者办会然大喜”中的“舍”读shi,同“释”,是除、消除的意。

C.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意思是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告诫人们不可轻信流,人云亦云。

D. 《氏存秋》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节选自其中的“杞人忧天”现在常比喻不必要的或乏根据的忧和担心。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清代刘开的《孟涂文集》)

(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出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②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③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④奚:怎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弗学,不知其_________ (2)教然后知______________

(3)君子学必问  _________ (4)善而救其失者也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长善救其失者也   人不知不愠

B. 教者必之   鲲之大,不其几千里也

C. 人之学也,失则多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

D. 虽有至   不足为外人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甲)文论述了_______的关系,其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论述了_______的关系,其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一名教者,你会从(丙)文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1诗的三、四两句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的,表现了战地怎样的气氛?

2历来评论家都很推崇“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试赏析“压”的妙处。

3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人生是一种修行,披一肩清幽,沐一身阳光,便能一路踏歌,yōurán而行。在阳光下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   A   ;在花丛中起舞,就会多一份wŭmèi。品茶茗一盏,听琴音一曲,守一隅风景,人若简单,xÌngfú便会相随;心若诗意,一切皆会美好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A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题文)补充原文中的句子。

(1)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大河上下,______________

(2)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俱往矣,______________,还看今朝。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文学作品中,姓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或表现人物性格,或暗示人物命运,或寄寓作者态度,或暗示作品主旨。比如《西游记》中孙行者这个名字,“猢狲”的狲与孙谐音,表现了悟空猴的出身和顽劣叛逆的性格,又寄寓了作者认为只有深定修行才能得道成佛的人生态度。

请你从骆驼祥子、虎妞两个名字中选择其中一个,结合已读小说内容,说说你对其中一个名字的理解。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做一个“行者”(解题:做一个践行的人)

  “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人猿因行动进化成人,科学家用行动探索真理。那么,身为知者的我们,又何不做个“行者”,以探求生命的升华?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表现你的真情义。古人云:“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有诗人多情,在墙外思念墙内佳人却不敢接近,最后“多情总为无情恼”,徒留诗一首,佳人不知。有青年多情,却不敢在现实中接近那淑女,只在梦中鼓琴弄瑟以友之,最后“日思夜想不得见”,徒留风一首,淑女不知。此二人,岂不知者哉?有琴师因知己之死愤摔爱琴,有剑客因一诺而挂剑于冢上。此二人,岂不行者哉?做一个“行者”,追求情感的显露与精神升华,勿要遗恨!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企业家若非从小做起,能做成梦中的驰名的大企业?网络写手若不在方格上辛苦耕耘能变成梦想中的知名作家?会说梦想的人是知者,但他们只是梦想家;会做出行动的人是“行者”,他们才是实干家,是成功的人!做一个行者,谁也不想做一个失败的人!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诠释生命的意义。有人说“我在故我思”,有人说“我思故我在”。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进行思考之类的活动”。虽然你现在拥有生命,但你不去思考这个世界,不去用行动证明你的思考,不在行动中收获你的思考、感悟,你该如何证明你的存在?你该如何让你的生命有意义?

  做一个“行者”!你的行动会让你的人生像面包一样饱满充实,让残酷的现实像梦境一样甜美,让虚渺的情感像溪水一样可触可碰可感!

  做一个“行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种进行分析。

3本文从几个面展开论述的?

4阅读本文后你认为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行者”?

 

1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马戏团的秘密

(日)星新一

①一段时期,某马戏团红得不得了,每种动物都会表演一套精彩的节目,使得每天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②一个寂静的夜晚,满座的观众早已离去。马戏团的团长准备回自己的房间去好好地睡上一觉。

③就在这时,有人来拜访了。因为素不相识,团长问道:“您是谁啊?”

④ “我是刚才看马戏表演的人。演得实在好极了,像兔子爬树什么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是妙极了!”

⑤听了他这番恭维话,团长倒颇有点飘飘然了,连本想说的“我累了,请您快点回去吧!”之类的话,也给忘了。“是啊。如果大家感到有趣的话,那真是没有比这再叫人高兴的了!”

⑥ “人人都很喜欢呢,那只看上去很凶猛的老虎,竟然像猫似的驯顺极了。虽然我还不知道您是用的什么办法,可您能把它们训练到这种程度,那就该称得上是伟大的天才啰!”

⑦由于被过分地称赞,团长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他兴致大发,喋喋不休地讲起训练方法:“训练动物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在制作训练装置上却煞费了苦心。花了好多岁月,也曾几度失败。”

⑧说着,团长拿出只手电筒样的东西,上面装有一个标度盘以及一些形状复杂的线圈。那人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这个玩意儿,一边问道:

⑨ “这,这是什么?”

⑩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用电波给动物施催眠术的装置。您看到了吧,在标度盘上画有许多动物。”

“也有猫呢!”

“把刻度对准有猫的地方,然后朝着老虎一按电钮,于是老虎受到催眠,会信以为自己就是一只猫。”

“有道理。原来驯服动物是这么一回事!在马戏团里面,还有会洗衣服的狮子呢。”

“是的。您也许还看到会打铃的牛、会跳越高台的猪吧!那都是靠这个装置起作用的结果。另外,要想使动物恢复原状时,只要对上零的刻度,按一下电钮就行了。”

团长得意洋洋地解释了一番。那人听着听着,不由得探出身子,两眼放出光芒:

“这么说来,只要有了这种装置,谁都能马上办起马戏团啰。请务必把这个装置卖给我!”

“不行,这是我好不容易制作出来的东西。这个玩意儿,随便人家出多少钱,我也不能让出去。”

团长一口回绝,可那人仍不死心:“我真是想要得不得了,假如你真的不想让的话……”

那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子,想要扑过来。可谁知团长早已按下了训练装置按钮。接着,团长一边收拾起装置,一边自言自语道:“哎呀呀,这个粗野无礼的家伙,我要惩罚他一下,让他也像这个样子在马戏团里干上一阵子。”

第二天,马戏团里又增加了个颇受欢迎的演员,那可不是动物,而是一个善于模仿黑猩猩的丑角。他学得可真像,简直同真的黑猩猩毫无两样。“嘿,怎么会学得那么像呢?”观众交头接耳,颇觉不可思议,但又极其高兴地拍手鼓掌。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介绍了马戏团近段时间很红,为故事的发生营造了一个环境,同时也设置了为什么会很红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B.主人公马戏团团长,在得到拜访者的赞赏后,改变了原先想尽快打发走来客自己好好休息的想法,说明他是一个讲究礼仪的人。

C.小说在结尾处,观众“交头接耳”“拍手鼓掌”,说明马戏团的节目更加受到大家的欢迎,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结构更加完整。

D.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主要展现了从一个夜晚开始到第二天的故事,情节虽然没有太多曲折,但读来让人颇有兴趣,余味悠长。

【2】用简明的话概括什么是“马戏团的秘密”。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请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首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