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一个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走得远。”________

①人生的旅途上少不了朋友,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②的确,没有人弱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人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③因为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而分担的痛苦却是一半的痛苦。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元(xūn)       恶(zèng)       (shì)        微不足(dào)

B.越(zhuó)     (dì)          足(shē)        如释重(fù)

C.鸣(yè)        (tiē)          负(gū)          仙露浆(qióng)

D.过(yǐn)       宿(sù)          (dùn)        人寻味(naì)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好的教育应该是__________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将原本__________快乐、自由的体育纳入考试范围,不仅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而且让一些学生对体育产生了__________情绪,这某种程度上是对体育的“异化”。

A.培养        追求        触动

B.筛选        象征        触动

C.筛选        追求        抵触

D.培养        象征        抵触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pìng 竹竿   yè)   锋芒必露

B. 恐(huáng  烦锁   diào 垂涎三尺

C. zhuō 揩油   恶(zēng 酣然入梦

D. 转(wán   慷概   流(zhuó  重峦叠嶂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诸城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发了以潍河为代表的系列水系景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在今年的法国网球赛中,中国选手李娜力克对手,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其精湛的球技令人叹为观止

C.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恿(sónɡ) 拖伏(quán)   然回首(

B. 视(lín) 高) 温xùn) 怪不经(dàn

C. kuì刻(qīnɡ) 褴)   畏罪逃(qián

D. 火(fén) 羽ɡé护()   随声附

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不但活泼开朗,单是那浑身雪白的衣衫,在一片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感。

B. 这间教室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几十名学生只能正襟危坐在里面上课。

C.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炼钢技术,这是无可置疑的。

D. 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矮矮胖胖的茁实小伙子,大概是二十二三岁的样子,一见陌生人两腮就红起来,嘴里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   )

A. 由此之,王之蔽甚矣/予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年且九十,山而居(《愚公移山》)

C. 能谤讥于朝/百里奚举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寡人之耳者/隔篁竹,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广故言欲亡(《陈涉世家》)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A. 今齐地方千里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4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指_______

2请你赏析该诗的颔联。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校将举行“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一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请仿照例子,写出两种活动形式。

形式一:宣传诚信意义。

形式二:背诵诚信名言。

形式三:

形式四:

(3)读下列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以前每辆公交车上有两名售票员。2013年以后无人售票公交车在全国投入使用。

材料二:2017年,马云的无人超市刷爆朋友圈。超市启用自助购物系统,全程没有售货员的购物体验,实在很赞。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

4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8 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B.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在本书中他真实记录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

C.斯诺在书中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D.本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描绘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为增强生动性,在文中运用了虚构、夸张等文学笔法。

(2)《红星照耀中国》选段阅读。

我注意到,A非常喜欢孩子,经常有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有许多孩子担任勤务员、号兵、传令兵和马夫,组织成为红军正规部队,名叫少年先锋队。我经常看见A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很认真地和他们讨论政治问题或者个人的困难,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文中的A是谁?他除了喜欢孩子,尊重少先队员外,文中还讲了有关他的哪些事情?请写出2件。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可堪大任

董晓伟

①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②淡却的新冠,时而会让人回想。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让人们看到,中国的“90后”“00后”绝不是“娇滴滴”的一代。“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广大青年人,是对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战“疫”一线青年的嘉奖,更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的鼓劲。

③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④礼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此次战“疫”绝对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那句广为流传的“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正是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的生动写照。从白衣执甲、逆行援鄂的医护人员,到不惧风雨、守护平安的普通民警;从不辞辛苦、日夜奉献的志愿者,到援建雷神山火神山、彰显中国速度的建筑工人……他们的勇敢与坚强、担当与尽责,展现出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为国分担的好品质。

⑤战“疫”中书写的精彩篇章,只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的缩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新时代中国青年从来就不是旁观者。从奋战在扶贫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到扎根大山的乡村教师;从守卫世界和平的维和官兵,到用生命灭火英勇牺牲的消防战士;从以十一连胜夺取世界杯冠军的女排姑娘,到助力中国“奔月”梦想照进现实的年轻“嫦娥人”……他们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以国家任务为己任,把人民利益放心上,在祖国需要的各行各业积极行动、热忱付出,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⑥鲁迅曾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把人生奋斗汇入新时代的洪流,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厚植家国情怀,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时代的荣光必将属于你们,中国的未来亦更加可期。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合适的一项是(     

A.礼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B.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C.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可堪大任。

D.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自然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可堪大任。

B.第④自然段礼赞新时代的抗疫中国青年,段中画线句是为了证明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之多。

C.第⑤自然段举例论证,由礼赞新时代的抗疫中国青年过渡到赞美在全国各行奉献青春的中国青年,是论证的深入。

D.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引用论证,再次强调了青年可堪大任的观点,对青年们提出了殷切期望,极具号召力。

14、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流泻在后院的时光

张亚凌

①常常忆起儿时的后院,那是奶奶的辖区,更是我的天堂。

②一进后院,先是一块不小的空地,奶奶将它打理成菜园:中间是一畦一畦的菜,四周用长长的枯树枝围成高高的篱笆。

鲜嫩的韭菜先探头探脑,觉得暖和了、能适应了,就伸胳膊蹬腿地舒展开了。辣子纤细的小苗儿挥舞着手臂,日渐粗壮,小辣椒就爬上了枝丫。

④西红柿的苗儿最没正形,不搀扶一把就赖着不周周正正地长。奶奶常常在它们的近旁边插树枝儿边唠叨:“娃娃都像你们就糟糕了,走没走相,站没站相。”

⑤茄子苗儿长得自有个性:宽大的叶儿随心舒展,整个身子长得无拘无束。茄子们呢, 憋足劲长,倒像个没体没形的臃肿女人。不久,茄子的不可一世就被南瓜吞没了。南瓜才是真正的一发不可收——蓬蓬勃勃、声势浩大地推进式生长。记忆里,我家的南瓜王抱得年幼的我都喘不过气来,是我年幼体弱,还是南瓜太大?

⑥其实我最最喜欢的,是那一畦黄花菜。看着是花,状如修长点的喇叭,吃起来却是很软和的菜。在妈妈准备切菜前,我还会拿一朵怒放的黄花踮着脚尖在她的头顶比划着玩。

⑦蔬菜是竭力长得漂亮,篱笆则是被奶奶打扮得漂亮。

⑧一开春,牵牛花的绿藤恣意蔓延,近乎疯狂,四季豆的藤儿也是你追我赶地迅速占领更广阔的空间和高度。这些绿意穿过浓夏,来到秋末,直到满园开始荒芜、沉寂,篱笆才不情不愿地脱了外衣。

⑨过了菜园,靠近后墙的是一排鸡舍。鸡舍旁边是一堆用来点灶火的麦秸垛。我最喜欢的是鸡舍,不,是母鸡。也不对,应该是母鸡下的蛋。

⑩一听到有母鸡“咯咯咯”的叫声,我就飞也似的奔向后院。准会有一只母鸡从鸡舍里钻出来,高傲地伸长脖子昂着头。我弯腰,贴近鸡舍,侧着身子摸进去,圆圆的,暖暖的。

那时,我最喜欢躺在草垛上,先皱着鼻子使劲地闻鸡蛋,而后用两个手指捏着鸡蛋对着太阳举起来,似乎隐隐约约能看到蛋黄呢。其实除了看望病人或是招待金贵的客人, 鸡蛋多被奶奶换成钱补贴家用——不能吃到鸡蛋也丝毫不能削弱我捡拾鸡蛋的快乐!

一天,我竟然捡到两个鸡蛋,一手握一个,欢呼雀跃地奔向前院给奶奶报喜。结果过门槛时绊了一跤,摔倒了。是的,鸡蛋破了,一下子还是两个!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任奶奶怎么哄都不停。奶奶喊来妈妈,妈妈保证不骂我也不打我了,可我还是失控般狠哭!

如今想来,那时的我怕是心疼家里失去了俩鸡蛋吧?

常常忆起后院,每每那时,就沉浸在童年暖暖的时光里。

【1】题目“流泻在后院的时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含义?

【2】概括文中体现“后院”是“我的天堂”的相关情节。

【3】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作。

一百多年前,一批先进青年在中华大地上开启了一场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从此,一代代中国青年成为中华民族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征程上的先锋力量,他们在时代洪流中诠释了“最好的自己”。

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时光中,广大青年用“强国有我”的最新行动,回应了百年前青年先锋们的感召: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赤胆忠诚、卫国戍边,用热血捍卫祖国领土主权;黄文秀扎根乡村,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路上;江梦南,双耳失聪,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读博;苏炳添,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打破男子100米亚洲记录……这些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时代的潮流中,也在最好的时光中,践行了最好的自己,正成为中华民族新一代的骄傲和力量。

生活中,我们曾经拥有或正在经历“最好的时光”,请以“在最好的时光中,做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根据以下情境完成写作任务。

以“写给班主任吴老师的一封信”为副标题,以学生李栋梁的名字,写一封信。

要求:(1)依据上述材料立意,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