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科技工作者要在基层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就要对基层群众有真感情,要设身处地为基层群众的利益着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如此。他对农民始终保持着真诚、平等的尊重,他的身上永远散发着农民特有的淳朴。他常说,我国农民有很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应该向他们学习。他们对百姓的冷暖温饱真心牵挂,所以,他们在工作上勤恳、严谨、执著。这正是当今中国科技界需要承载和弘扬的优秀品格。

A.文中的“始终”“真诚”分别是副词、动词。

B.文中的“种植经验”和“优秀品格”短语结构完全不同。

C.“他的身上永远散发着农民特有的淳朴。”这个句子中“他”作主语,“散发”作谓语。

D.“他们对百姓的冷暖温饱真心牵挂,所以,他们在工作上勤恳、严谨、执著。”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kǎi) 巢(kē)   憔(cùi) 散(chāi)

B. 时(shà) 脸(jiá) 笑(nì)   菡(dàn)

C. (mì)   菜(wā)   难(kān) 确(zuó)

D. (yǎ)   酿(yùn) 黄(yùn) 应(h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C.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忠州城里的水井都有名字,“大水井”“白鹤井”“东门井”“熊家水井”等等,且都是百年以上的古井。

②那些圆形的井口都是用整块石头凿出来的,直径一般在一米以上,天长日久,磨得光滑泽润,像一件艺术品。

③最深的井有一二十米,俯身下望只见一个深深的黑窟窿。

④所有井清一色石砌四方井壁,圆形并古朴凝重,有一种深沉的沧桑之感。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5、对下列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庭筠的《望江南》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B.《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从体裁、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说明李清照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了一层。

D.范仲淹所有词意境都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6、他们的第一站是三湾湿地公园,在园中散步欣赏运河风光,他们感到有点累就走进城市书房,决定在城市书房中举办一场微型读书会,要求大家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读过的一些文章。但是其中一位同学表述有误,请指出

A.扬州籍散文家朱自清《背影》一文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小说名篇之一,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C.白居易《卖炭翁》批判了“宫市”制度对底层人民的掠夺,而《桃花源记》中的底层人民为躲避赋税而来到了平等、没有剥削的世外桃源。

D.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故乡》一文中塑造的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随着土家族摆手舞表演等民间艺术活动引入课堂,更多学生受到了地方传统文化。

C.因为能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的原因,《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自国庆节上映以来,票房一直不错。

D.入冬的天气真的让人琢磨不透,所以大家切忌不要随便脱衣,防止病菌入侵。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爱者甚__________________

(4)陶后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敦颐“独爱莲”,是爱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入世态度;陶渊明“独爱菊”,是爱其“花之隐逸者也”的隐者风度。你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还是“菊”那样的隐士呢?请结合《陋室铭》中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下列小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5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请你参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诗词知识知多少】为了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

古体诗与近体诗区别一览表

 

古体诗

近体诗

出现时间

春秋之前

唐朝

每句字数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

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用韵要求

全首诗可以用一个韵,也可以换韵。

诗中每一句都可以用韵,也可不用。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用可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请根据以上表格,判断下面这首诗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并说明理由。

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是__________

理由一: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题文)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小东同学对《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的红军将领很感兴趣,下面是他做的阅读耀笔记,请你把阅读笔记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红军将领

典型事件

人物特点

_____________

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南方红军长征时,他作为先遣队第一军团司令员,率军突破敌军的层层防线,占据前进道路上一个个要津,确保部队顺利通过,到达陕北。

平易近人,有卓越军事才能

徐海东

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有一天他骑马在路上驰骋,马蹄碰了一个战士,他拉紧缰绳想看看那个战士有没有受伤。马一受惊,把他撞在一棵树上,两个星期后他苏醒过来时,发现他的门牙已嵌在那棵树上了。

_____________

贺龙

_____________

勇敢无畏,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有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关要求,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资委、广电总局研究出台《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就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工作作出部署。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2021年11月10日)

材料二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双减减什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不仅需要过程管理,也需要从源头控制。不论是尊重学校差异性和主体性,进行多元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等教育评价改革,还是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注重知识学习与品德品行品质塑造的有机结合,抑或加强老师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动态调节学生每天家庭作业的总量,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课后家庭作业不仅需要精挑细选,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布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生一策

激烈的竞争和教育内卷化,不仅加重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也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尤其是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让孩子们过早地流失了赤子之心,过早地学会了功利和算计。在流动的恐惧的驱动下,一些家长患上了学业焦虑症唯恐孩子落后别人,身不由己又欲罢不能地参与各式各样的鸡娃。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为了迎合家长们的需求,在作业难度、学习进程等方面进行揠苗助长的超前学习;这样急功近利的做法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际上却陷入了一种你超前我更超前的恶性循环。

(摘编自“东方网”2021年7月28日)

材料三

坦率地说,双减政策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担当与作为。此消彼长,学校办好了,校外培训机构的需求就少了。校内增质可以影响校外减负。如果学校教学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也必然导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广大中小学应不辜负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珍惜双减政策为学校发展创造的机遇,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依法依规科学制定课后延时服务和寒暑假托管服务的方案,配足配齐配好师资,镇密做好服务安排,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需求。既指导学生温习功课完成作业,又进行差异化补习辅导与答疑解惑,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并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等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活跃学生身心,同时圆满解决双职工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要严防歪嘴和尚念歪经,坚决杜绝将课后和假期托管服务又办成课后文化补习班,又加重学生校内文化学习负担以及乱收费等不当行为。切实确保双减精神落到实处。

(摘编自“荆州新闻网”2021年7月29日)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材料一所要表达的重点(     

A.市场监管总局等出台《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

B.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部署校外培训广告管控工作

C.“双减”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

D.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部署“双减”工作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双减”指减轻所有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B.从源头控制学生的学业负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课后家庭作业。

C.激烈的竞争和教育内卷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有害。

D.校外培训机构为了迎合家长们的需求,在学习进程上进行了“超前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此消彼长,学校的担当与作为完全决定了“双减”政策的落实效果。

B.如果学校教学质量能满足社会需求,就绝对不会出现“校外增负”的现象。

C.课后延时服务主要是为了解决双职工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

D.在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加入到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社团中,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4】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14、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薄暮下的刀锋

(1)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2)我住一楼,很快就又走出门来。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

(3)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4)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他憨然一笑,说:“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5)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了一会儿,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其间,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我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6)这把刀终于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生光。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他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7)人在家里,却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慢慢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8)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出门。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

(9)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

(10)邻人被惊动,纷纷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磨不好。”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11)最先来到的是县中张老师。我便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听完叙述,他感叹道:“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小人物不趋时、不趋利,他们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12)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1】以“磨刀人”为中心梳理选文情节,根据所给的短语形式填空。

试刀锋→______→磨刀锋→______→拒商机

【2】选文中的磨刀人具有怎样的优良品质?

【3】选文(3)~(6)段写了“我”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有什么作用?

心理变化:同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三处划线句都写到夕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选文标题“薄暮中的刀锋”中“刀锋”有哪些含义?

【6】“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请选出对下列文章中的小人物的品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拉三轮车的老王在去世前送香油和鸡蛋给杨绛,体现出小人物的善良和知恩图报。(杨绛《老王》)

B.农民父亲拼命劳动,终于建起了有高高台阶的新屋,反映了小人物与命运抗争的不屈。(李森祥《台阶》)

C.老信客被那个发了财拈花惹草的同乡诬称为小偷,回乡后也没说那个同乡的坏话,体现了小人物待人的宽容。(余秋雨《信客》)

D.于勒沦落在船上以卖牡蛎为生,都不愿回国拖累哥哥,表现出小人物的自立自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感受平淡的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当我们为某件事感到快乐时,心情是多么的愉悦,它如同一缕暖阳,照耀你的心田,照进你的心窗。

请以“我感受到   的乐趣”为题(如学习、阅读、收获……)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