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一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②“冰”象征纯洁、坚强。
③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形似航天员,体现了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④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是以熊猫为原型设计创作的。
⑤“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
A.③②⑤①④
B.④②⑤①③
C.③②⑤④①
D.④③②⑤①
2、口语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你的表现突出,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B. 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令尊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C. 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D. 你的语文老师应邀参加班上举行的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冬学习上不思上进,迷恋网络游戏,他的表现差强人意,引起了老师、家长强烈不满。
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课文里的诗意童年令我们心驰神往。
D. “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名城”的活动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文中的“我”是小说里的人物,不能看成是作者本人。
B.小说通常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C.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本文主要塑造了于勒这个人物形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说话这样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C.教师节这天,各班同学争先恐后地向校园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6、对《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到谁家?
A.这首诗是唐代王建的绝句,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较为著名。
B.首句写中庭月色,“地白”二字,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C.第二句中表明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桂花。意境很悠远,耐人寻思。
D.诗的结尾作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直接倾诉了自己的思念之切。
7、关于《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就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8、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乙】
祖逖①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左丞相司马睿以为军谘祭酒②。逖居京口,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③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祖逖(tì):晋代名将,流传有“闻鸡起舞”的故事。②军谘祭酒:官职名。③廪:粮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社稷倾覆/后值倾覆
B.遗民既遭残贼/既克,公问其故
C.睿素无北伐之志/素湍绿潭
D.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编年体通史《左传》,书中记述了曹刿、陈涉、项羽等人物的事迹。
B.甲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为下文释疑解惑埋下伏笔。
C.乙文划线句“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这样断句是正确的。
D.乙文详写北伐前准备,略写请缨北伐的过程,表现他誓死收复国土的决心。
【4】曹刿和祖逖都是历史上令人敬佩的英雄。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他们的英雄气概体现在哪些方面。
9、阅读下列古诗,回答小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首句写景,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的吊古伤今的特殊感受。次句叙事写景,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做铺垫。
B. 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 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 商女热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做简要赏析。
10、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省各中小学联合举办了“寻找最美劳动者”的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此项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写最“美”)
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劳”字的笔画。
劳动者的笑脸最美丽!
(活动二:谈最“美”)
活动举办期间,三秦中学开展了“在你心中谁最美”的调查问卷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表格,并写出你获取到的两条信息。
| 环卫工人 最“美” | 人民教师 最“美” | 医生护士 最“美” | 科技工作者 最“美” | 农 民 最“美” |
学生 | 50% | 78% | 60% | 45% | 40% |
老师 | 65% | 70% | 60% | 53% | 75% |
(活动三:荐最“美”)
在“最美劳动者”推荐环节中,你推荐了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的护士马某。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给马某写一段推荐词。
要求:①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②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姓名;③不少于90字。
马某是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一名普通护士。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瞒着父母主动申请冲到一线实施救援。马某说:“武汉疫区当前护士紧缺,作为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护理病患是职责所在……”到达武汉之后,每天穿梭在病房里长达10余小时,汗水浸透了衣服,护目镜压破了面部皮肤,手上长出来许多皮疹裂口,她都一一忍受着。有一次,马某在上班时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喝瓶糖水后,又再次迈入病房。
(活动四:颂最“美”)
本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寻找最美劳动者”大型公益活动官方微博下留言。请你也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活动感悟。
同学甲留言:奋斗成就辉煌,劳动创造未来。
同学乙留言: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双手创造。
你的留言:
11、默写。(多字、少字、错字均不得分)
①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
⑥历代文人与黄河有着不解之缘,悠悠黄河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两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推荐的名著《海底两万里》,相信你一定阅读过了!请完成下面各题。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这句话是:
(2)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写出三点)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延安交响
刘成章
①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
②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
③虽然我老了,臃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眩神迷。
④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
⑤枣园那几棵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大梨树,曾经给领袖们许多清凉,现在它们擎天矗立,蓊蓊郁郁,越长越茂盛了。实在想象不到它们居然可以长到那么高!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脸上闪烁着梨叶间撒下的光斑,灰布军装八角帽,手提小马扎,瞻仰,流连,围坐一圈讨论。既是重温滚烫的初心,也是寻找那绝美的伏笔。一队一队,摩肩接踵,出入于每一位领袖的窑院,立定天地精神。枣园四周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以至全延安的千山万岭,一改当年黄漠漠的干瘪的颜色,全都变绿了,水意溶溶。一丝丝轻灵的细雨,说来就来了,就像秦岭之南。雨中的枣园,燕子低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千百年来,一直被老黄风频吹的延安,成了翠绿的延安、湿润的延安、水晶晶的延安、江南一样的延安。
⑥包心菜似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紧抱着延安。古书上说:“三山鼎立,太和第一。”太和就是清凉山。清凉山最高。它山顶上的太和庙,被巨掌捧着,金碧辉煌。可是现在,你退回到凤凰山上看看吧,清凉山上那一握金光,猛扎扎落下来了,落了好几个层级。其实,清凉山一点儿也没有变矮,只是在它的后边,削平了33个山头,填埋了更多的沟壑。削平和填埋中,金属的悬崖隆起,隆起;玻璃的绝壁隆起,隆起;钢筋混凝土的山峦,隆起,隆起。延安新区,灿烂地隆起了。78.5平方公里的辽阔,40余万的人的喜和乐,陕北口音的歌腔笑韵,硬生生地被托起来了,举起来了,在半空里,在云中,在霞中,在鹰翅旁。
⑦犹记得,古延安沟空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飞冲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⑧也记得,延安城周边的千百条沟壑,年年月月冷清无人,纵有野花野草,也是道不尽的寂寞,自生自灭。现在,摩天楼丛掩去了沟壑,那楼丛开的花朵是一扇一扇的玻璃窗,和那窗里的三弦弹奏、小曲轻唱:“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那一丛一丛的马兰花,一丛一丛的野艾,则成了人们阳台上的摆设。
⑨驾车在延安行走,总会碰到一座座大山,不由分说地挡住你的去路,你还来不及思索,车子已进入一条条隧道,满壁灯光,云霞明灭。延安自古挖窑而居,延安的黄土天生是挖窑的好材料。现在,人们把挖窑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杨家岭、大砭沟,还是黄蒿洼、万花山,处处都有隧道。延安周围的群山,都被隧道串起来了。唐朝诗人章碣的《对月》诗,好像是专门为今天的延安写的:“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今日之延安,真是别有洞天。汽车快如银箭,车轮碾着丹霄,满眼是水晶台殿般的隧道风光。
⑩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首歌谣:“燕子回来找旧窝,找了一天没着落。”现在,我就像这只燕子,怎么也找不见我的旧寓了。一溜一溜的房舍,一块一块的牌匾,温馨而浪漫的小街,虽然还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但我扑上前去攫[注]住的是一连串的迷失。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旧窝前用手机留了影。延水汤汤,在不远处流过,在我的心头流过。
⑪此次回延之前,我和97岁高龄的诗人贺敬之通过话。贺老说,他和我很近。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贺老和我,都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前来瞻仰延安的人,都可以随口背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最贴切地道出了时代的心声,不管把它放到哪段历史的诗词中,都会力压群芳,引人叫绝。
⑫在《回延安》中,诗人还说:“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⑬此刻,面对母亲延安,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了。“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早已是过去的故事。而母亲延安,也绝不只是换了一件新衣。被锁在山沟里、千百年闭塞着的延安——风,通了;气,通了;经脉,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语言,索性借用贺老写过的一句唱词来表达我的感触:“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又面生。”
⑭回看革命的来路,延安的秧歌一直扭到了北京城,我们的队伍一直载歌载舞。而今天的延安,在欢庆我们党的百年辉煌之际,阳光照透的林间,光线有如各种琴弦,其间还有笛子、唢呐、圆号、萨克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有删改)
[注]攫(jué):抓。
【1】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给下列选项排序。( )
A.当年的气息还在弥漫,但我攫住的是迷失
B.我回到阔别多年的延安
C.从贺老的诗句中我领悟了
D.延安变得令我目眩神迷
【2】在下列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延安新貌。
( )( )楼丛林立人民幸福( )
【3】面对变化巨大的延安,作者借用贺敬之写过的唱词表达感触。下列对其中“又面熟,又面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熟的是信天游、革命旧址、宝塔山、延河水依旧,面生的是今日延安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B.面熟的是当年的气息还在弥漫,面生的是眼前的景象变化太大。
C.面熟的是人们对延安情感依旧,面生的是这种情感未能融入新的时代。
D.面熟的是延安精神一直都在,面生的是今日延安精神如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段。
14、阅读说明文《黑洞:这样的我让你失望了吗?》完成下面小题。
黑洞:这样的我让你失望了吗?
(1)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由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宣布了一项超大质量黑洞照片有关的重大成果,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全球同步发布。新闻中的主角之一,黑洞有话说。
(2)嗨,大家好,我就是传说中的黑洞。你们人类无数观测数据之中都证明了我确实存在,但从没有人见过我的真实模样,现在,我的照片就摆在你的眼前,不知道这样的我让你失望了吗?
(3)昨天,小编们特意搜罗了网上关于我样貌的想象图,真真把我的样子做得很美,这么一对比是不是感觉我的照片显得有些逊色了呢?但,这就是真正的我。其实,为了我的这张照片,很多人都付出了很大努力呢。作为宁宙空间中一种超高密度的天体,我有着超强的引力,就连光也无法逃脱我的引力束缚,所以仪器和肉眼都无法值接观测到我。
(4)我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处:奇点在我的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在一定围之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这个光线不能逃脱的临界半径被称为“视界面",也就是视线所能到达的界面。那么你们的天文学家根本看不到我,怎么确定我的位置,又怎么拍到我呢?
(5)我自身不发光,所以要想通过大大小小的望远镜来直接观测是很难的。目前,你们人类只能采用一些间接方式来探测我,比如观测我周围的吸积盘和喷流,它们由于气体摩擦而产生了明亮的光与大量辐射,很容易被探测到,这样,我也就被发现了。
(6)这次,200多位科学家在地球设了8台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虚拟望远镜阵列,这些射电望远镜一起运作了数年,这才终于拍到了我的照片。
(7)为了给我拍这张照片,科学家们遇到了我阴影“小观测波段技术要求极高、数据处理复杂三座难以途越的大山,面对这些难点,天文学家们发挥了超强智慧,拿出了不少应对的妙招。
(8)首先,为了解决我阴影“小"的问题,科学家们需要在我众多兄弟姐妹中找到最适合拍照的那个,同时还要提高望远镜的实力。
(9)其次,我周围气体在1毫米附近的辐射强度最高,而且最关键的是,在我附近1毫米有个比较干净的观测窗口,被同步自吸收的作用会大大减弱,而我周围气体的辐射也会变得透明。所以,科学家们还要实现高技术观测波段。为了保证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在观测波段内正常观测,科学家们突破了天线在技术上的一个大门槛,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
(10)此外,冲洗”照片的过程中会涉及庞大的数据,处理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即使现在人类的运算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也还是需要近两年时间才能把我的照片“冲洗”出来。
(11)虽然我的这张照片可能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清晰,那么令人震撼,但,这可是你们人类观测我的一个重要成果呀。对了,你们可是有史以来第一批“看见"我的人类,真是好运气。我相信,这张照片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有了这个开始我会让你们一步步走进我的世界,告诉你们我的秘密。
【1】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字宙空间中一种超高密度的天体,黑洞的引力非常强,就连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所以仪器和肉眼都无法直接观测到。
B.黑洞最中心的“奇点”处集中了它所有的质量,“奇点”在黑洞的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在一定范围之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
C.黑洞发出的光无法逃出引力场,所以要想通过大小小的望远镜来直接观测是很难的。
D.人类需要近两年的时间才可以把黑洞照片“冲洗”出米,因为这一过程会涉及庞大数据,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2】下列关于本文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你们人类只能采用一些间接方式来探测我,比如观测我周围的吸积盘和喷流,它们由于气体摩擦而产生了明亮的光与大量辐射,很容易被探测到,这样,我也就被发现了。(举例子)
B.这次,200多位科学家在地球设置了8台射电塱远镜,组成了一个虚拟望远镜阵列,这些射电望远镜一起运作了数年,这才终于拍到了我的照片。(列数字)
C.为了给我拍这张照片,科学家们遇到了我阴影“小”、观测波段技术要求极高、数据处理复杂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打比方)
D.对了,你们可是有史以来第一批“看见”我的人类,真是好运气。(作比较)
【3】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一则新闻开篇,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黑洞。
B.文章第③到⑩段说明了科学家如何解决拍摄黑洞照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C.文章在最后暗示人类今后对于黑洞的研究会一步步向前推进,不断取得进展。
D.本文以科学家的口吻叙述,使文章生动有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5、根据你的日常劳动体验,创作一首小诗,不少于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