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
A. 现代科技发展神速,手机更新换代更是转眼一瞬,现在是神机一部,很快就会变成明日黄花。
B.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我刚才那番话只是抛砖引玉,下面请王教授谈谈看法。”
C. 王楷文学习刻苦认真,成绩远远超过贪玩的石小亮,石小亮只能望其项背,追赶无望。
D. 这个关于记忆的小窍门,用来记文学常识,屡试不爽。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妩媚(wǔ) 劫难(jié) 蛮横(hèng) 拾级而上(shí)
B.堕落(duò) 沙砾(lì) 推搡(sāng) 气势磅礴(bó)
C.赋予(fù) 羁绊(jī) 跌落(diē) 接踵而至(zhǒng)
D.矗立(zhù) 虔诚(qián) 缭绕(liáo) 行将就木(xíng)
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D.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
4、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说有一句话能体现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与坚毅的个性品质,那就一定是《周易》中的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天与人对应,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
②人也应该是刚毅坚卓、力求进步的。
③这正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民族特性。
④更是一种顺天而动、法天而行的世界观念
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
⑥如同天的刚强劲健
A.①④③⑤②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⑤③①④⑥② D.⑥②⑤③④①
5、阅读下列文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那是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透过诗情画意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他的脉脉情思和独特心境。
(2)对于教育,他有坚贞的信仰,虽一生贫病交加,但他坚持砥砺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
(3)他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
A.选句中加点的“那、我们、他、每”都是代词;“打开、感受、砥砺”都是动词。
B.选句中“独特”是形容词,“榜样”是名词。
C.“坚贞、气节”是褒义词,“教育”是中性词。
D.文段画横线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中的明喻,“钥匙”用的是比喻义。
6、选出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 )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干戈寥落”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辛苦”和“寥落”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
B.颔联使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雨打萍”来比喻国势和身世,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
C.“说惶恐”“叹零丁”诗人通过讲述自己的遭遇来抒发凄苦之情,使全诗都笼罩在悲愤、压抑的氛围中。
D.结尾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表明了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狂人日记》是他在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B. 茅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根据先生遗愿设立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目前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主要奖励长篇小说创作。
C.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青莲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D.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主张。
8、课内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作者是_______ ,_____(时期)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互相轩邈(__________)(2)窥谷忘反(___________)
【3】文中所写的山水“绝”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4】第二段写水之“异”时,写了游鱼细石,这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简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综合性学习
为了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我校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两个图表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决定模仿街头的读书亭,在食堂、教学楼、操场等处安置“一本亭”。“一本亭”即每个亭子在一定周期内围绕一本书设计阅读主题,不但方便,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为了让全校师主知道“一本亭”,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一本亭”拟一句推广语,语言简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本亭”推出的第一本书就是《傅雷家书》。进入“一本亭”借书读书的同学需完成知识小问答,请你也来试一试。
①《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②下面是《傅雷家书》里的一段文字,读后回答后面问题。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准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写出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两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不识字烟波钓叟。(《沉醉东风·渔夫》)
(4)________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犊头》)
(5)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塑造了不少在他人生历程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请写出其中一位的姓名、出自哪部作品,以及这个人物留给你的最深印象。
13、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挂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睛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__顺序,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和放线菌的作用。
【2】文章第2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食因器增色
①民以食为天,食因器增色。生活中的吃喝诸事无不与饮食器具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器具设计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展现出中国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多元视角与多重维度。
②毋庸置疑,饮食器具作为生活用具,其实用性是一切设计的初衷。因此,如何在设计中不断提升器物的实用价值,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是许多设计师探索的方向。如腌制器皿“新概念泡菜坛”的设计保留了传统泡菜坛用水隔绝空气密封保鲜的方式,针对以往泡菜坛体积过大、外观粗糙等问题进行了再设计。经调查,改良后的泡菜坛避免了因食物存量过多而造成的浪费,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居家环境中富有艺术美感的装饰陈设。
③挖掘传统,让饮食器具设计更好地服务当下。中国有着丰厚的饮食文化传统,深耕其中,将具有代表性的技艺进行提炼,在现代饮食器具设计中加以应用,普通的生活用具便有了文化的灵魂。茶具“竹节•丝语”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里“行”的意象,运用“竹丝扣瓷”的传统手工技法,以白瓷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柔软似绸的竹丝依胎编织。整套茶具彰显出清新淡雅的东方文化气韵。
④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这样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推崇。他们或是以新的视角彰显设计特点,或是发掘新的制作工艺,抑或是以新材料进行大胆实践,让人耳目一新。如器具“山海杯”,造型看似简洁,却一点也不“简单”。作品由十余个色彩丰富的水杯组成,囊括玻璃、大漆、陶、木、金、银、铜、纸、竹等多种材质。精细的工艺和多变的质感让这些器具构成五光十色的“山海世界”。
⑤饮食器具的设计与制作还要遵循绿色设计理念。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将可持续发展意识贯彻其中,为节能环保提供思路和方法。如“锅瓷造器——碎瓷重生器皿系列”食盘将不可降解的碎瓷片进行打磨拼接,使其以崭新的样态“涅槃重生”,赋予瓷片废料新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
⑥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使用与审美要求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说,饮食器具的设计是动态的,为当代人的使用而设计才是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真正意义。
(根据相关文章删改)
【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B.本文首段点明文章说明内容——中国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多元视角与多重维度。
C.器具“山海杯”的设计,体现了设计师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的理念。
D.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使用与审美要求是一成不变的。
【2】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经调查,改良后的泡菜坛避免了因食物存量过多而造成的浪费,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居家环境中富有艺术美感的装饰陈设。
【3】阅读全文。判断下面这则例子放在哪一段结尾最恰当,并说说你的理由。
如纸胎漆器餐具“砂岩”将浸泡后的废纸用作材料,引发使用者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15、按要求作文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稍纵即逝却湿润眼眸的感念,那些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隽永的温馨。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回望走过的路,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温馨的画面温暖了你的人生之路,成为你生命长河中的迷人风景。
请以“流淌在记忆里的温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描写细腻生动,有真情实感;②书写认真,卷面干净、整洁、美观;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