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     

A.《社戏》一文,作者通过写戏前波折、看戏过程、戏后归航来表现“我”所受到的优待,抒发“我”对那段美好生活的怀念眷恋之情。

B.《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终成眷属的喜悦,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C.《一滴水经过丽江》文章的标题既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同时又留有悬念,别出新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D.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英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多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六大重要人物。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C.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要强、勤俭,对生活充满希望,一心想买辆车,做一个独立自主、不受拴车人气的洋车夫。

D.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

B.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

C.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排比)

D.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对偶)

4、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簑衣 湛蓝 化妆 碣石

B.诀别 分岐 姊妹 雪骤

C.嘹亮 发髻 静谧 萧瑟

D.絮叨 并蒂 取诀 憔悴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编写而成的,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

D.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能把父母对我们苦心孤诣的劝说当成耳旁风。

B. 听到医生说父亲已无大碍,我们都如释重负

C. 针对考试题目形式的多样性,我们一定要有见异思迁的灵活性。

D. 他这篇千字作文耗时2小时,真是一部鸿篇巨制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糟蹋   无稽之谈   要挟   利兵秣马

B.颀长   推心置腹   徜徉     迫不及待

C.啜泣   惮精竭虑   旷野   真知灼见

D.铿镪   冠冕堂皇   犒劳     生死犹关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荀况论兵

荀卿者,赵人,名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卿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

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一》

(注释)①羿:神话传说中曾开弓射九日的人。②造父:历史上著名的善御者,为周穆王驾车出游,得知叛乱消息,造父驾车日驰千里,周穆王得以迅速返回,平定了叛乱。③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他们都发动了推翻前朝的革命。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士民不亲 )(2)造父不能致远(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B.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C.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D.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

4选文采用对话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选文认为用兵作战的要旨在于 。(用自己的话作答)

5荀况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用了什么方法?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离别之难的意思。

B.首联借春光将尽的特点进一步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烘托出了主人公痛苦难堪的心情。

C.颔联中“丝”与“思”谐音,以蜡泪喻相思之泪,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D.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与对方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传信,流露出深深的怨恨之情。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写出下面图片相应的故事或作品名称。

 A._______   B._________

(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狼的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名句默写

1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

2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4雨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鸣噪自纷纷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而百虑。

8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下面文字选自《昆虫记》,请简要谈谈其中的理趣和情趣。

萤火虫可以说是一个双腿残疾者,它在自己的后腿上放上一朵漂亮的白色玫瑰花,一种没有关节、可向四下里活动的有十二个趾肢节的爪子,而这种管状的趾肢节,并非抓住而是黏附着物体。这个器官还有一个用途,它可以当作海绵和刷子来使用。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夜半搭车

吴港

①吴启是名汽车修理工,各种农机也能上手。这天,二叔家的收割机出了毛病,吴启去帮忙修理。修好机器,吴启急着返城,告别二叔便一路小跑,可快要上公路时,还是眼瞅着最后一趟客运班车开走了。

②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吴启尝试着搭一辆顺风车,然而从身边陆续开过去七八辆车,他一辆也没能拦下来。也难怪,地方偏僻,哪个开车的没点儿防范意识?吴启很丧气,看来余下的十里路,只能辛苦自己的两条腿了。

③正想着,又有一辆车从后面开过来。吴启此刻已不抱希望,但还是扬了扬胳膊,出乎意料,那车竟然慢慢停在了吴启身边。司机摇下车窗,吴启忙说想搭车回城,司机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车上人满了。

④吴启望了望车内,见前排还坐着个女人,看样子与司机是夫妻;后面有一对老年人和两个半大小子。吴启正失望,却听女人说:让他上来挤挤吧。

⑤吴启心中又有了希望:通常情况下,老婆发话,老公都会言听计从。谁知司机很是较真:不行,增加一个人就超员了。那口气不容商量。

⑥吴启忙说:天都快黑了,不会有警察查车的,万一被抓挨罚,钱由我出。司机说:不是钱的事,你再等等后面的车吧。说罢,他递出一瓶矿泉水,便将车开走了。

⑦吴启眼前一片黑暗,又走出不远,却见前边那辆车停了下来,于是心想:是不是那家人一时心软,愿意搭我一程?他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去一看,原来是汽车出故障抛锚了,司机正闷头鼓捣发动机,而他那一脑门儿的汗说明,他不是个行家里手。

⑧平时若遇上这种事儿,吴启总会出手相助,现在他却不怎么情愿:既然你不帮我,我何必管你的闲事?他绕过那辆车,没走几步又停了下来,他心有不甘,手也发痒:堂堂一个手艺人,岂肯错过这露一手的机会?

⑨吴启转头将司机推开,没用五分钟就把故障排除了。司机夸赞道:师傅技术高超哇!吴启说:干这行十几年,这点小毛病还不手到擒来?司机笑着说:车修得好,也会开吧?吴启回道:那当然,各类车没我不能开的。

⑩“真的吗?司机问。

谁还唬你?吴启说着拿出驾驶证给对方看。

车上的女人递了一块布给吴启擦手,司机突然凑上去,对着她耳朵悄声嘀咕。女人说:行吗?司机说:行。随后他告诉吴启:上车挤挤吧。吴启心头重新亮起了灯。司机又说:刚才大灯把我眼睛晃了,视线不清,你来替我开车吧。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于是司机摸黑走到另一侧打开后门。

吴启心里敞亮了,便驾着车聊起天来。身边的女人也是个话篓子,说这次回老家,接公婆来城里住一段时间,顺便把两个侄子也带上了。吴启说:多好哇!将来我攒钱买了房,也把父母接来一起住。后面的老两口说:在城里住上十天半月还行,时间长了还是想回乡下。一车人聊得火热,吴启倒是没再听车主说过话,大概放吴启上车,他还是有点担心。但车里黑漆漆的,吴启都看不清后座的人,更没法看那男人的脸色。

几人一路谈笑着开进城区,吴启说再过一个路口就到家了。可偏偏就在路口前,他们被几个检车交警拦了下来。一名交警先查验吴启的驾照,然后拉开后门往车里瞧。吴启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超员一人扣六分,至少还要罚二百。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只听身旁的女人叫了声小李子,那名交警忙应声:哟,是嫂子呀,刚才没看见。说罢,他便摆手放行。

躲过一劫,吴启问道:那交警你认识?女人笑着说:那帮小兄弟我都熟。吴启说:有熟人啥都好办啊。

车停到吴启家小区门口,他下车摸出一包烟,想酬谢车主,可他拉开车后门往里一看,咦,那人并没有在车里。女人说:别找了,他在后边呢。

吴启惊讶道:哎呀,多遭罪!早知道这样,应该我藏在后边才是。可当他掀开后备厢车盖时,又吃了一惊:里面空空如也。

女人无奈地说:我是说,他在后边走路呢。吴启忽然心头一热:啊?为了不超员,他竟然替我走这十里夜路?他这人……也太较真啦!

女人笑了:谁不较真他也得较真,因为他本身就是管这个的呀。

吴启猛然醒悟,原来那较真的人是一名交警。

(选自《故事会》2019年18期)

【1】吴启夜半搭车,一波三折。阅读小说,完成思维维导图。

【2】结合知识卡片,找出小说中的一处伏笔,并分析其作用。

知识卡片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

【3】小说的主人公是吴启还是司机?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防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优秀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中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2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考核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

3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己立意;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注)选择本题作文,须遵循下列要求:①全文不少于5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