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对《儒林外史》相关的人物和情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少卿、王冕、虞博士、沈琼枝四人是吴敬梓笔下正面光辉的儒人形象。
B.汤知县“赞同”女儿殉夫情节,体现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礼教封建道德的泯灭人性。
C.严贡生和严监生是兄弟关系,严贡生吝啬怕事,严监生横暴不法。
D.牛布衣冒充牛浦郎是想牛浦郎的名字和资格去参加科举考试。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C.在《沁园春·雪》这个题目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诬蔑(miè) 剥削(xuē) 怒不可遏(è)
B.挚爱(zhì) 肇事(zhào) 堕落(duò) 模棱两可(lèng)
C.拙劣(zhuó) 锵然(qiāng) 沼泽(zhǎo) 三缄其口(jiān)
D.突兀(wù) 轧(yà)钢 卑鄙(bì) 销声匿迹(n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春天在人们期盼中走来:南方绿草如茵,春暖花开;北方涣然冰释,溪流潺湲。
C. 我对他说:“王明,这段时间幸好有我鼎立相助,你的语文成绩终于突破100分啦!”
D.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卢永根夫妇捐出毕生积蓄八百多万元,这一善举真是石破天惊。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空正飞着____________。
②我曾____________,可给你写信,笔有如千斤。
③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____________。
A.付之一笑 牛毛细雨 倚马万言
B.牛毛细雨 倚马万言 付之一笑
C.倚马万言 付之一笑 牛毛细雨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郎润 贮蓄 嘹亮 草垛 误入岐途
B.哄托 棱镜 胳膊 镶嵌 析析沥沥
C.响午 澄清 发髫 枯藤 随声附和
D.高邈 化妆 铃铛 莅临 委曲求全
8、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但手熟尔___________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_”和“_____”。
(2)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0、某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小丽写了这样的几句话,请你仿照例句,续写一句。(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孝心是一句温馨的话语,轻抚父母疲惫的心灵;孝心是一首悠扬的小曲,舒缓父母无言的痛楚;孝心是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的两个关于“孝心”的小故事,请任选一个,谈谈感想。
故事一: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为了让父亲少挨冻,他先给父亲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让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心,暖了父亲的心。
故事二:
最美孝心少年——赵文龙,13岁的少年,没有父亲的相伴,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病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从不抱怨,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让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3)活动中,赵洋同学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之后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是永远都报答不尽的,但如何尽孝,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熟虑并以行动去实现的。孝敬父母应从现在开始,孝敬父母应从点滴小事做起,【A】矗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B】对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得以弘扬。《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不仅是几个精彩的片段,【C】 。
①画线句【A】中,“_____”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为“_____”。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以修改为:_____。
③补写句【C】,总结该活动对同学们的影响。________
11、诗文默写。
(1)开轩面场圃, 。
(2) ,娇儿恶卧踏里裂。
(3)谁道人生无再少? 。
(4) ,衣冠简朴古风存。
(5)塞下秋来风景异, 。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7)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 ,似与游者相乐。
(8)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 , ”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的情怀。
(9)生活中遇到困境怎么办?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我们:“ , ”。
12、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昆虫记》的作者是____(国家的)______(人名)被誉为“________”。
(2)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以上特点加以分析。
(3)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B.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经常和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这个人是彭德怀。
C.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取消特权阶级。
D.《昆虫记》被公认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达尔文更是赞扬其作者为“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E.《昆虫记》是代表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经典科学著作。书中的蜜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善用批评这一武器
刘国勤
(1)批评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关爱;接受批评,是人们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2)正确对待批评,要闻过则喜。西方开放社会之父——波普尔深知相当一部分人有知错不改、死要面子的陋习。他说:“如果有人发现了你坚持一种错误的看法,你应该对此表示感谢;对于批评你的错误想法的人,你也应当表示感谢。因为这会使你改正错误,从而使你更接近真理。”这忠告就是我们对待批评应有的正确态度。
(3)自觉接受批评,需要胸怀和境界。三国时期的曹操和袁绍,对待批评的态度不一样,其结果也大相径庭。袁绍家族手下谋士田丰,极力劝阻袁绍对曹操发动战争。袁绍一怒之下,将田丰下狱。不久,袁绍官渡之战一败涂地,随后将田丰赐死。曹操就不一样,他富有远见,从善如流。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手下许多人反对,但曹操还是冒险征战,最后曹操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大军班师回营后,曹操不但没有惩罚持反对意见的人,反而给予了重赏。曹操解释说:“我征讨乌桓,的确是危险万分,虽然大胜,全是侥幸。各位的意见才是万全智谋。所以,给各位奖励,为的是以后遇事各位不要闭口不言! ”
(4)自我批评就是自我反省,就是自我反思,就是自我检查己短。它是批评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大智慧。
(5)自我批评是修正错误的动力之源。中国有自我批评的传统,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心灵的禅思、思想的反省、教训的总结,都源自内心的自觉自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思想的自觉,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这种内生动力,是人们完善自我的动力之源。
(6)自我批评是治愈错误的良药。运用自我反省的方式,改正缺点和不足,对人自尊心是最好的保护,自省自重而做到自尊,其负面影响甚微。因此,自省、自我批评是发现不足的灵丹妙药,也是修正错误、完善自我的灵丹妙药。
(7)自我批评是成就事业的捷径。自古以来,凡成就事业者,无不是善于自我反省者,他们从主观上找原因,从自身找差距,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刘邦善于纳谏,善听张良、陈平、萧何的意见,成就了数百年大汉基业。项羽刚愎自用,慢待幕僚,漠视批评和建议,最终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可悲下场。
(8)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每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方法。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认识和领会其重要性,并善于运用这个武器,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对不足的纠偏和修复能力,从而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下面的论据放在文中哪一段比较合适?请说明你的理由。
陈毅元帅有诗云:“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3】第(3)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4】请分析第(4)~(7)段的论证思路,说说其结构特点。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iPad能不能替代大中小学教科书
①很多年以前,我们就曾经很现实地想象过,用电子教科书取代纸质的教科书,但这个梦想始终未能变成中国的现实。然而,iPad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
②iPad能不能替代大中小学教科书?仅仅这个想法就叫人激动不已。中国是世界上大中小学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中小学在校生总数超过了4亿人,如果每个学生人均以10本教科书计算,总量将超过40亿册。真是天文数字,真是浩瀚如海呀。
③如果iPad真的取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将为中国节省多少纸张,让中国多少宝贵的森林资源免遭砍伐。对中国森林覆盖率的贡献难以估计,对绿色中国的贡献难以估计。而且大中小学教科书是每个学年都要换新的。可一台iPad,就能让一个小学生从小学入学用到大学毕业,至少用上16年。
④你可以想象,因为用了iPad,小学生背不动的大书包,特别是那种旅行箱式的大书包,会变得有多轻。一个小小的手提袋,将一切搞定。而且铅笔、橡皮、转笔刀、胶带纸、文具盒全都将寿终正寝。连作业本也可以一起作古了。
⑤如果iPad真的替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教室的黑板也将不复存在,更不用说粉笔和黑板擦了。老师也会拿着iPad上课,教室里只要有一台投影仪便可以了。教室会因此变得干净而整洁,而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会和坐在第一排的学生没有区别,都能看得一样清晰。至于老师批改作业,将变得越发简单,用E-mail便能了结。
⑥从现有的性能看,iPad打赢大中小学的教科书,绰绰有余。其容量几乎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更新起来更是轻便快捷。与纸质的大中小学教科书相比,几乎是太阳与萤火虫比谁更亮,答案不言而喻。
⑦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科技进步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每月出版的刊物,都变成了半月刊或是周刊,而每天出版的报纸,在新闻大战中,都败给了随时都能更新的网络。可我们的以纸质为载体出版的教材,一年才更新一次。这种状况还能继续下去吗?
⑧如果iPad真的取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它还会给中国带来许多预想不到的,影响深远的变化。
(选自《科技潮》,有删改)
【1】阅读全文后,你认为iPad替代纸质教科书的优势有哪些?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5、按要求写作。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内容真实,不得抄袭;②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