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地方自治是北美殖民地时代较为盛行的一种体制。特别是在新英格兰地区,年满21周岁的白人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市镇大会有权力处理地方重大事务,如征税、分配土地、制定地方法规等。由此可知,北美的地方自治(     

A.抵消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弊端

B.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C.成为美国联邦制的制度基础

D.充分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内涵

2、1797年,西班牙的美利奴绵羊被带入澳大利亚。由于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欧洲羊毛供应短缺,英国开始大量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到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已成为英国最大的羊毛供应地。这反映了(       

A.澳大利亚日益成为英国经济的附庸

B.战争促进了不同文化交融

C.羊毛贸易促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圈地运动推动大洋洲开发

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一时期国内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格局。该时期是(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唐代交通干路至少在二万五千里以上,每三十里置驿站。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初开始“岁运东南之粟至关中”,大运河南段经济价值提高。域外交通之中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据此可知,唐代交通(     

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服务于政治军事

③有利于中外交流                 ④以大运河为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5、1840年1月1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发表演说,着重强调了与中国通商关系中断这一事件。4月,英国国会对是否出兵中国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出兵中国这一决定以微弱的优势胜出,但是英国并没有对清政府正式宣战,所以在英国看来这并不算是一场战争,只是为了维护大英帝国在华的通商关系。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推广先进技术

D.掠夺劳动力

6、下表是唐代宰相及科举入仕宰相数据表(单位:人)。

时期

初唐

武则天

玄宗

肃宗至德宗

顺宗至武宗

宣宗至信宗

宰相数目

63

151

50

63

96

98

科举入仕

5

31

22

21

60

86

科举入仕(%)

7.94

20.53

44

33.33

62.5

87.76

据此可推知(       

A.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

B.世官制在唐朝还有相当大的影响

C.君权与相权矛盾逐渐加强

D.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7、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出现暴政,宪法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平等而又独立并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拥有凌驾于其他两权之上的优势。但是,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肯予以合作,就会出现僵局,而当权力的行使带来严重后果时,易导致责任的互相推诿。这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A.缓解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矛盾

B.对政治运行具有双重的影响

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8、1912—1919年,中国纺织业新设厂27家,投资额2998.4万元,缫丝业新设厂96家,投资额799.5万元,面粉业新设厂91家,投资额1472.3万元,烟草业新设厂12家,投资额601.9万元。据此可知,该时期(       

A.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B.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兴办实业成为社会共识

D.轻工业体系较为完整

9、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公布。其中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大纲的颁布施行(     

A.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统治

B.促成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到来

C.改变了解放区农村的社会面貌

D.完成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10、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民阶层力量削弱

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人文主义不断传播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1、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12、1114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把原军事组织的猛安谋克同地域性组织村寨有机地结合起来,变革为地方行政组织。这表明猛安谋克制(     

A.加速了金朝统一全国的进程

B.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

C.沿袭了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

D.具有兵民合一的特点

13、美国在战后涌现了“婴儿潮”,与生育率上升同步的还有育儿观念的变化,美国社会从国家到个人层面都非常重视教育。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

B.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潮

C.福利国家政策的完善

D.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

14、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B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西欧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C

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津巴布韦是当时非洲最强的国家

D

玛雅人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印加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古代美洲文明呈现多元面貌

A.A

B.B

C.C

D.D

15、下图为1940年创作的《木兰还乡图》年画。此画的上面是题跋: “此图为海上十大艺人精心妙手所合绘,制作精美,用意深长,洵为当代美术画片之杰构。”中间是木兰胜利归乡的场景,红缨枪上的“花”字旗随风飘扬。该画创作的主要目的是(     

A.弘扬传统文化

B.激发民族精神

C.巩固统一战线

D.提升女性地位

16、有学者指出:“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以经济为中心的变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时,这场缺乏政治支持的经济改革开始举步维艰,趋向失败,而且前期的改革成果也难以维持。”该学者意在强调

A.统筹规划决定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B.王安石变法仅限于经济领域

C.统治者支持是变法成功的关键

D.变法必须先从政治领域启动

17、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18、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其背景是中国(     

A.社会生活新气象出现

B.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

D.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据学者研究指出:1973-198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4%,仅为1965--1973年年均4.7%的一半。在1973年进入“滞涨”时期后,通货膨胀就迅速发展成奔腾式的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A.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放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扩大政府公共事业开支

20、据下图可知,现代中国(       

A.粮食流通成本不断下降

B.粮食总产量一直上升

C.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D.粮食进口渠道多元化

21、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22、如图所示之物,是出土的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这是一个温酒用的器具。它提供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信息包括(     

①开始掌握冶铜技术

②大量使用青铜工具

③出现牛耕技术

④青铜器功能趋向生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遗址中发现有墓地和祭坛,大型墓葬随葬品丰富,以各种玉器为主,小型墓葬数量多,但随葬品只有日常生活用品陶器等;同时也发现了大型城址,城墙环绕古城四周且外围还有类似于护城河的水沟。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①“蛋壳陶”是其代表器物②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③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④已经出现部落间的纷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4、清政府在某战争中的惨败彻底暴露了它的腐朽与虚弱,从此西方列强再也不把中国视为东亚“睡狮”,而把它视作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并立即掀起了一片瓜分中国的叫嚣。这场“战争”(     

A.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中国被迫签署《北京条约》

C.中国战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D.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拜占庭、俄罗斯文化:拜占庭文化

(1)背景:____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内容

类型

代表

内容

神学

____

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信仰正统的教义,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法律

《罗马民法大全》

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____》,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艺术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26、1982年_______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_______邓小平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7、连线题,将下列人物与其对应的时代及成就分别连线。

①北宋   A蔡伦   ④《本草纲目》

②东汉   B李时珍   ⑤活字印刷术

③明代   C毕舁   ⑥改进造纸术

 

28、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和城市:王权集中

(1)由衰落到____

(2)表现

15世纪,法国国王基本完成法兰西的统一。英国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

29、璀璨文明

请将下列文明成果与所属文明区域一一对应。

A.《吉尔伽美什》 B.象形文字 C.《罗摩衍那》 D.玛雅金字塔E.荷马史诗F.《历史》G.《一千零一夜》H.《汉穆拉比法典》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_________

(2)古埃及文明________

(3)古印度文明________

(4)美洲印第安文明________

(5)古希腊文明________

(6)伊斯兰文明________

30、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简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简表

朝代

中央权力分配

地方治理

三公:______________、太尉九卿

废除分封制,实行_______。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

西汉

为削弱相权,汉武帝时设置内外朝,加强君主权力。

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______、设置刺史等措施。

三省六部制

三省职能:中书省负责______

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

_______负责执行诏令。

 

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________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

________ (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________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

强干弱枝:收兵权、财权、地方行政大权。

 

 

31、相比于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的新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

32、地图学:西晋地图学家________绘制________,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33、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________”和“________”的主张。

34、背景

(1)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____________逆流,使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3)西方____________进一步传入中国。

(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明治维新”的性质应理解为“明治革命”,还是“明治改革”?为什么?

36、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寻找相关材料,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讨论雅典民主政治在这时暴露了哪些问题?

37、针对难民问题,联合国采取了哪些解决难民问题的措施?

38、什么叫开元盛世?

39、条约与外交

国家间签订的条约是了解国际关系的重要窗口。试以“条约与外交”为主题,叙述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个百年外交地位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