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漳州高考二模试卷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日积月累。

(1)《匆匆》告诉我们:“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_________,又剩些什么呢?”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老师们的教导和关爱使我们感受到杜甫笔下那“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般的温润。

(2)诗人用诗歌表达品格和志向:郑燮有竹子般的意志,“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于谦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坚贞不屈。

(3)我们在传统节日的习俗里感受吉祥的寓意,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是 _________

(4)外国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要出新版了,你最喜欢下面哪个封面?请你结合书中故事情节、人物个性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字母。

1.写出下列小写字母对应的大写字母。

b______ d______ g______

h______ m______ n______

q______ r______ t______

2.把下列字母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

l   j   k   h   s   r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真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

(1)   ,不是   ,而是  

例:沙柳一点儿也不害怕,树干上长出了许多根须,像千万只小手牢牢地抓住流沙,又像无数根吸管从地里吸收水分。

(2)   ,像 ,又像  

 

5、填上合适的语气词。

1.趁着天气好,赶紧做窝______

2.他种的葫芦,大得很________

3.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的消息

风,飘绿了树枝,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这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捕捉住它,

又怜爱的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出的小草……

 

1读诗歌,填空。

(1)这首诗押“___  ”韵,第三节诗的韵脚是_____

(2)读诗句,照样子写一写各小节写了哪些“春的消息”。

第一节:风摇绿枝条、水漂白鸭的羽毛 第二节:人们换春装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太阳明丽、小草发芽

(3)这首诗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给诗句选择合适的朗读语气。

A.惊喜   B.欢快和急切 C.渴望和欣喜   D.自豪、亲切

(1)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_____

(2)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_____

(3)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_____

(4)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_____

3第五节画“﹏﹏﹏”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说是“沉睡”的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结尾用“……”说明还有很多春的消息没写,你能仿照第三节或第四节诗写写你眼中的春天的消息吗?注意分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昌龄。………………………………( )

(2)这是一首迎客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 )

(3)诗人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志向。………………………( )

(4)这首诗第一句写景,“寒”字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

(5)诗中“平明”二字点明了送客时间。………………………………( )

(6)诗中“孤”字既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 )

【3】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

【4】按提示,填写诗文、成语。

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翻开我们的摘抄本,读一读本学期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周易》中说:“天行健, _______”。古今中外,哪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是“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读“不论平地与山尖,______”,去感受劳动者的辛勤;读“俏也不争春,______”,去感受奉献者的谦逊;读“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去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好。既然明白抱怨没有用,活着就该接受挑战,那就“________,不尤人”,拿出车胤“_______”(填成语)的勤奋精神,为实现理想刻苦学习。

8、阅读。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怎样写离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戴  带)着花(芬  粉)。

第二天我检(察  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纪  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用“/”画掉。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填在括号里。

隐藏________)   认清________)   错误________)   熟悉________

3写出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词语。

A.超过寻常,不同一般。________

B.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成的标记。________

4“我”放出去________只左右蜜蜂,准确无误飞回来________只蜜蜂。

5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一会儿,方丈见眼前这人谈吐不凡,知识渊博,脸上就渐渐堆出一副笑脸,客气地说:“居士,请坐!”又吩咐小和尚说:“敬茶!”

苏轼见他有讨好之意,还是不坐。

又交谈了一阵,方丈越发觉得眼前这位书生必非等闲之辈,便问:“敢问居士尊姓大名?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苏轼。”

方丈大吃一惊,原来眼前之人竞然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他连忙双手合十,躬身施礼,说:“请恕老僧眼拙,不识泰山。请上座!”一边命小和上:“快,敬香茶!”

1第四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它们是( )、( ),请改正:( )、( )。

2找出文段中表示谦虚和尊敬的词语,用 画出。你还知道哪些谦词敬语?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成语,用 画出,并结合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苏轼与方丈攀谈对话中方丈的态度怎样?用   画出有关句子。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赵丽宏

碧云天,黄叶地……

湖波的微语,落叶的沙沙声,轻轻地协奏着一支秋的小曲。苏堤像一条青黄相间的绒带,默默地伸向水烟迷蒙的湖心……

踏着遍地落叶漫步苏堤,我默默打量着西湖。西湖呀,你能不能和我谈谈心?能不能告诉我,在萧瑟的秋风里,你正想些什么呢?你会不会只使我回想起那些伤感的往事?

一叶孤舟,像飘落湖心的一片枯叶,在平静的水面上缓缓地描绘着一幅苍茫的秋景。湖上飘忽着淡淡的烟霞,仿佛青灰色的透明的轻绡,笼罩着逶迤起伏的远山,使它们显得若游若定,似有似无。然而湖畔的山坡上,还是顽强地透露出几星秋的色彩,是金黄、是殷红,是在秋风里变得深沉的墨绿,还有那些使人想起遥远历史的古老屋脊……

对于眼前的西湖秋景,我很难找出一个恰当的形容词来,不尽是凄凉,不尽是寂寥,不尽是苍茫。是什么?我说不上来。我只觉得眼前的画面静谧极了,幽远极了,和谐极了。这画面中,蕴含着许多还没有为我所理解的丰富的内涵。环顾湖波山色,我饱经旅途劳累的身体,连同思想和灵魂,全都陶醉在诗一般画一般的秋光之中了……

蓦地,湖面掠过一只白色的水鸟。它用长长的翅膀拍击着湖波,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那雪白的身影在湖面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岛影、游船、长堤、远山,仿佛都被它串连起来,一幅静止的水彩画,顿时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西湖,永远保持着她的美。

1给短文选择一个最贴切的题目。(  )

A. 西湖秋天 B. 西湖秋意 C. 西湖秋波

2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主要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致描绘来展现西湖秋日画卷的。

3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有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第六自然段体现水鸟动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表达需要,文中第______自然段对“西湖”的叙述人称由第三人称变换为第二人称,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大熊猫》,完成习题。

大熊猫

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习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了。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②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③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

【1】画横线句子主要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分类别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大熊猫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B.大熊猫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C.大熊猫完全不显露食肉的本性,不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

D.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

【3】请你说一说科学家称大熊猫为“猫熊”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熊猫食量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中“最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力量和警告的力量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里的“幸运”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篇课文多次采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请以下面的文字做故事的开头,写一个片段,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______________

14、(一)《广玉兰》片段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ruǐ  lěi)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会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jìng  jīng)。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生生不息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从这个词中我读出了广玉兰                              

【3】本段话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描写了广玉兰花的四种形态,分别是

【4】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缴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这是个比喻句,你能用拟人的手法改写这个句子吗?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修改句子

(1) 这位民间艺人及不可待地将那张一直藏在怀里的药方拿了出来。

缩句:  

(2)河边的沙滩上,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改为比喻句:

(3)少年成了游泳健将。

扩句:

(4)一轮朝阳升出了地平线,整个大地顿时亮堂起来。

改为拟人句:  

(5)一想起那件事,我的心里就非常难过。

改为反问句:

 (6)我恳求妈妈。妈妈给我讲故事。

把上面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

 

16、句子乐园

(1)大风刮断了树枝。(改成字句)

(2)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成拟人句)

(3)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缩句)

(4)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改成反问句)

(5)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人都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主题练笔。

你一定听过不少故事吧!今天,请你当一回小作家,用上括号中的五个词来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小鸡、小鱼、小乌龟、胖胖熊、五颜六色、继续、终于、精心、不由得、喜上眉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