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四平高考三模试卷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拼一拼,写一写。 

lì qi________   shù lín________

tǔ dì________ shǒu xīn________ 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 )无尽                 负荆请( )                  ( )半解

( )归赵                 寸草不( )                  ( )闻名

(1)仿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词语中,出自历史故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读拼音,写汉字。

méi  mɑo   hǎi  luó   xī  shuǐ   jūn  zǐ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4、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    ,也就被关在    似的屋里了;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    。” 

当你被逼着上床去   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  出头来,  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唯一可以感受到天窗对于   的孩子来说多么重要,也表现了孩子们   、好动和    的天性。

5、比一比,再组词。

缀(_______ 怨(_______ 案(_______ 苞(_______ 恍(_______

辍(_______ 怒(_______ 按(_______ 雹(_______ 晃(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村居

___莺飞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

________散学归来早,忙趁________放纸鸢。

【1】补全古诗

【2】读古诗的前两句,想象描写的景象: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________。________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________。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________般凝聚着,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选一选,填序号) 

①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②杨柳    ③烟雾    ④飞来飞去

【3】儿童散学早早归来,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________,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7、课内阅读。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欣赏。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解)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即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传说腐草化萤。

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

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牵牛星和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诗人。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季节。

2试着翻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___________________

3卧看两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三句是怎样为情思写出层层布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10分)

莫干山的蝉鸣

到莫干山避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鸣叫起来。整齐得仿佛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味;细听,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有些叽哩喳、叽哩喳;有些 叽哩哩、叽哩哩。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的嗓门提高了三度,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之中。

突然——又是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似的。

真奇怪……

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3分)

寂静:     充盈:   颇有:  

(2)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三对反义词。(3分)

  ——   )(   ——   )(   ——   )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3)对莫干山鸣声的注意?用   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1分)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1分)

5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分)

 

 

10、课外阅读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节选)

黎明悄然而至,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qiè)意。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是自己在唱。

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1英里=1.609344千米)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jiǎ)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地睡大不面,化成一团氤(yīn)氲(yūn)的雾,与周围的天际连成一片。这一片河面好像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逝远去的岬角幽暗的倒影。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

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一片粉红,在那边洒下一缕金光,还有那最美不过一抹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

【1】读画“_________”的句子,“一只鸟也看不见”的原因是( )

A.因为早晨视线不好,所以看不见。

B.因为鸟儿们都藏在树叶底下了。

C.因为黑幽幽的树林和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挡住了“我”的视线。

【2】文中画“ ”的句子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结合上下文看句中的“河面”具有________的特点。

【4】本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语句中可以看出。

11、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怪事一桩桩

我心里那叫一个沮()丧,天哪,简直没法活了!

我戴上帽子、口罩,缩着脖子——我恨不得把整个脑袋都缩到衣领里面去,好让人看不见我的乌鸦嘴。然后,我将爸爸装进上衣口袋里,背起书包,准备出门去上学。妈妈塞给我十块钱,告诉我晩上她要加班,让我在外面吃晩饭。

刚走出家门,爸爸问:“杨歌,雨伞带了吗,‘春天孩子脸,一日变三变,不知道会不会下雨。”

我抬头看天空,万里无云,于是说道:“爸爸,这天气多晴朗啊,怎么会下雨呢?”

话音刚落,头顶突然飘来一朵乌云。不等我明白怎么回事,哗啦啦那朵乌云变成了瓢泼大雨,劈()头盖脸地将我浇成了落汤鸡。最奇怪的是,我站着的地方有雨,而三米外的地方依然艳阳高照!

怎么回事?难道因为我长了张乌鸦嘴,我说的话会像人们常说的“乌鸦嘴那样反着应验?”我赶忙钻回屋里,换掉湿衣服,又找了把雨伞,还穿上了套鞋。

我打着伞,雨还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那雨是追着我下的,路上的行人都奇怪地看着我。我觉得烦躁极了。要知道,我最讨厌下雨天,出门太不方便了!我忍不住抱怨道:“这破雨,下起来没完没了的!”

话音刚落,雨停了,我和其他人一样,站在阳光下。我不禁目瞪(dènɡ)口呆,不会吧,长了张乌鸦嘴,说的话也跟乌鸦嘴一样反着成真了?

爸爸在口袋里踢我,催促道:“杨歌,别发愣了,快去上学吧!”

我醒过神来,跑到公交车站去等车。今天等车倒是挺顺利的,刚到公交车站,我要坐的那辆公交车就开过来了。更妙的是,车上的人竟然不多,要在往常,车里经常是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

我高兴地上了车,说道:“太好了,今天车上人真少!”

话音刚落,车下面突然变出一堆人,他们呼呼地往车上挤。售票员说:“上车的乘客请往后门移动……”移动?我被挤得两脚悬空了,别说移动,能让自己双脚站稳了都是一种奢(shē)望。我被那些人挤到了窗户边,心想: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刚才怎么没有见着?

车子动了起来,我瞅(chǒu)了一眼窗外。还好,路上的车子并不多。我看了一下手表,长舒了一口气说:“还好,路上车不多,没堵车!”

嘟嘟嘟——

马路上,突然多出了好几百辆车,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了长龙,司机们不耐烦地按喇叭。公交车里的乘客纷纷抱怨:

“怎么回事?今天怎么这么多车?”

“天哪,怕是要迟到了。真倒霉,我们迟到是要扣工资的!”

“刚才好像有人说什么路上车不多,不堵车,说完后车就变多了,真是个乌鸦嘴!”

……

我下意识地低下头,捂住嘴巴,天哪,千万不要让人发现我真的长了张乌鸦嘴!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当读到题目《怪事一桩桩》时,我猜想里面会写_______________

(2)当读到“还好,路上车不多,没堵车!”这句时,我依据__________猜到____________

【2】默读文中画“﹏﹏﹏”句子,想想“乌鸦嘴”是指“______________”。

【3】“目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我理解词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理解。

题目:_____________

①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②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人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抬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③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200到400年。—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④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的括号内。

A.只要……就……                       B.只有……才……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举例子

(1)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200到400年。(______)

(2)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______)

(3)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______)

【5】读第③自然段,回答问题。

(1)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_。

13、精彩赏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________,形成一堵________________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

【2】“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有没有具体内容?请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把“呼出的气”想象成“风和云”;把“他的声音”想象成“隆隆的雷声”,把“他的眼睛”想象成“太阳”和“月亮”?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他开心大声欢呼起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枝头,桃花美极了!它的花瓣呈椭圆形,薄薄的,粉粉嫩嫩的;十来根长短不一的花蕊静静地散发着芬芳。忽然,一阵微风吹来,_________________。(接着对其进行动态描写)

(4)修改病句(1处错别字、1处标点、2处语病)。

得知学校图书馆新买了许多书藉,我高兴极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书。读了这些书,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为此,妈妈奖励我一本“西游记”,还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写句子。

大象的大耳朵赶跑了小虫子。

大象的大耳朵把小虫子赶跑了 小虫子被大象的大耳朵赶跑了

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改写成“把”字句)

 

2.翠鸟身上的羽毛浅绿色的外衣。(仿写一个比喻句)

 

3.大雨下个不停。(扩写为拟人句)

 

 

20、把下列句子末尾的问号换成句号,意思不变。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想一想:画面都有什么,是什么季节?用几句话来写一写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