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跟____________

______   根____________

2、查字典填空。

“疾步”的“疾”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它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在“疾步”这个词中应选   

3、《花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写的。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

吟咏________,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多音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5、你能区分下面的双胞胎吗? (8分)

钩(   辩(   泽(   博(

钓(   辨(   择(   搏(

毫(   资(   渐(   喷(

豪(   姿(   惭(   愤(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给生字注音。

2. 根据内容填写诗句。

(1)《嫦娥》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嫦娥》这首诗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这首诗里你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精彩回放。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节选的部分描写了雨后初晴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描写小路的诗句,理解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来看,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惟有蜻蜓蛱蝶飞。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杂兴”的意思是__________,“兴”在这里读________,我能用读这个音的“兴”字写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

【3】《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理解词语

日长:________________篱落:________________

蛱蝶:_____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爱,从来不卑微

杨进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十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心中种种问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理解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__________________

3“我”具体都为什么问题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前半部分多次写到“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语文老师的帽子

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趣。他,大约四五十岁,身穿一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慈祥的脸上强装着严肃的样子。最叫人好笑的是,这么热的天,他却戴着一顶黄军帽。

这 一天,第二节课的铃声一响,教室里静得出奇。语文老师诧异地看了我们一眼,走上讲台,一低头,这才发现讲台上放着一幅画。这时,我们都()起来,那画上内 容我们早知道了:一个光头的人,正拿着帽子往头上戴,旁边写着:请老师拿下帽子。语文老师低头看着画。我们笑了一阵都停下来,屏住气等待他(),然后拂袖 而去。可是他看了画竟笑起来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头那我就遵命了可看了以后你们须用文字把我的头描写下来说完,他真的脱下帽子呀,这叫什么头啊!一个疤挨 着一个疤,像癞蛤蟆的疙瘩一样……大家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后来,我们的班主任替我们解了心中的谜。

原来,我们的语文老师年轻时也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乌黑的还带着自然弯曲呢。一次家属区失火,为救出邻居家的孩子,他冲进熊熊大火。当他抱出孩子时,一头昏倒在地。头上乌黑的头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燎泡……以后,语文老师就()地戴着帽子。

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我们都低下了头,隐隐感到不安和内疚,上次那幅画的作者刘东抽泣起来……

1】给第二自然段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取而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qù的意思是看,瞧):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4】刘东画的那幅画,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5】同学们心中的谜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卖糖糕的老人

我常常想起一位老人,那是一位遥远的,却是岁月的烟尘无法淹没的老人。那一年我11岁,我和父亲陪母亲去县城的大医院治病。一天晌午,母亲说有点饿,父亲便让我去医院的大门口买吃的。我寻思着:买什么呢?母亲喜欢吃甜食,就买糖糕吧。

卖糖糕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背微曲。到底是县城,与我们居住的那个小镇就是不一样。我们那里都是顾客围一圈买,而这里却是排队买。我很自然地排到队伍的最后面。

轮到我时,糖糕恰好没有了。我的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我说:“我妈两天没吃东西了,她爱吃糖糕。”老人有点不知所措,他满脸歉疚地说:“丫头别哭,明天我给你留着,一定留着。”

我到别处给母亲买了几个水煎包就回去了。以后一连十多天,我们都是在医院的食堂买饭,我天天在病榻前陪伴母亲,早把老人的承诺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母亲出院那天,天上飘着雪花,街上行人稀少,卖东西的也比往常少许多。我跟在父母后面,刚走出医院的大门,就听见那个卖糖糕的老人大声叫我:“丫头,你过来。”

我走近他的摊位,他顺手递给我一包糖糕,絮絮地说:“丫头,我每天都挑几个最大的包好等你,进进出出的人我都留着神,就是没有看见你。今天你包了个头巾,我差点认不出你了。喏,拿去给你妈吃吧,还热着哩。”

泪,蓄满了我的眼眶。糖糕很热,烫着我的手,也烫着我的心。

父亲走过来要付钱,老人执意不肯收。他说我喜欢这丫头小小年纪一片孝心

那一刻,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我脑子里只一个想法,别辜负了生活,别辜负了生活中这无私的给予。老人给我们的,不止是一包糖糕,那是人间珍品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霄云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画“   ”的句子中,“烫着我的手”指的是__________,“烫着我的心”指的是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包糖糕中包含着老人连续十多天的等待,包含着他对“我”的孝心的赞赏。

B.“人间珍品”指的是我为母亲奔波、为母亲着想的孝心,这是最珍贵的东西。

C.这句话中的“人间珍品”与前文中的无私的给予相照应,意味深长。

12、阅读理解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竭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禀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竭尽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达事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有趣的动物园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到人民动物园去看动物。

动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顽皮的猴子,美丽的孔雀,笨重的黑熊,可怕的蟒蛇,还有凶恶的狼。 猴子很淘气,跳来跳去,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吸引我的是孔雀,它的羽毛展开了,像一把大扇子,美丽极了,好像在和我们比美。

动物和我们是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1本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段一共有_______句话。

2文中一共介绍了________种动物。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的猴子   __________的孔雀

__________的黑熊   __________的蟒蛇

4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句比喻句。把 比作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 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 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 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 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1“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文中反复能换成其它词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之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这是一个________句,我能换一种喻体,不改变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仿写句子。

王奶奶得直跺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的合并。

1.小松鼠来到树林里。啄木鸟来到树林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姐姐生病了。小姐姐今天不能弹钢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写完了作业。  我能在屋里看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雅克小心翼翼地站起来。 雅克帮爸爸盖好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二年级学生。  小雨也是二年级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字句。

(1)兔子吃了青菜。

(2)徐虎修好了水管。

(3)练习本被弟弟借走了。

 

19、小鱼游到了小溪里。小鱼游啊游,游到了小溪里。

兔子跑到了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句子写生动。

例:他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A.我高兴得 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与表达

洗完蔬菜的水直接倒掉,洗手、洗脸、刷牙时一直开着水龙头,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用水冲……生活中你一定见到过这些浪费水的现象。请你和小伙伴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节约用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