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无锡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战士 _____的战斗 ______的掌声

______的时刻 _____的宣告 ______的青草

______地沉思 _____地读书 ______的夜晚

2、我会写反义词。

(美)——______ (饿)——______   (贫)——_______

_____——(笑)   _____——(假) ______——(热)

(单)——______ 危险 ——__________

(终)——______ 困难 ——__________

3、查字典。

(1)“及”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它的第一画是_______

(2)“每”字共_____画,第五笔是_____,我会给它加上一个偏旁组成_____字,组词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xué                huò              shū  yín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bēi  cǎn               wéi  kàn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5、识字写字。

dài 穿________   liè____  热____

jìnɡ ________ qún ____  围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理解下列字词。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石》的作者是________朝被称为“________”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把第一句诗中的换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静夜思

明月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举头望明月”中的“举”的意思是(   )

A.抬起

B.全部

【4】诗人抬头看见了________,银色的月光洒在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________

8、读一读,做一做。 

  吃饭用口,听话用耳,目看风景,

  做工用手,手、足协调,快步行走。

1在字的后面选择正确读音。 

耳(èr  ěr________   目(nù  mù________   话(huà  hùa________

2写出儿歌中声母是“X”的音节。

________

3根据儿歌填一填。 

做工用______  吃饭用______  听话用______  看风景用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鲇鱼跑了

余霁月

傍晚,爸爸回来了,喜滋滋的。他买回了3条活蹦乱跳的鲇鱼,说是小贩要回家,廉价卖给他的。晚上,爸爸说:鲇鱼聪明得很,它会不顾一切地设法溜掉,一定要严加防范!爸爸把装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再压上一块大砧板,还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地走出厨房。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听见爸爸在厨房里大叫:鲇鱼跑了!我连忙从床上蹦下来,跑去看。只见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另外一条遍寻不着,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妈妈埋怨爸爸:都是你,昨晚说的话都让鲇鱼听见了。我却暗暗赞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1故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短文第二段,回答问题:在盖紧的桶里,鲇鱼逃跑容易吗?第二段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车窗外》,完成练习。

车窗外

周国平

①小时候喜欢乘车,尤其是火车,占据一个靠窗的位置,扒在窗户旁看窗外的风景。这爱好至今未变。

②列车飞驰,窗外无物长驻,风景永远新鲜。

③其实,窗外掠过什么风景,这并不重要。我喜欢的是那种流动的感觉。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也是流动的,两者融为一片,仿佛置身于流畅的梦境。

④当我望着窗外掠过的景物出神时,我的心灵的窗户也洞开了。许多似乎早已遗忘的往事,得而复失的感受,无暇顾及的思想,这时都不召自来,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样在心灵的窗户前掠过。于是我发现,平时我忙于种种所谓必要的工作,使得我的心灵的窗户有太多的时间是关闭着的,我的心灵的世界里还有太多的风景未被鉴赏。而此刻,这些平时遭到忽略的心灵景观在打开了的窗户前源源不断地闪现了。

⑤所以,我从来不觉得长途旅行无聊,或者毋宁说,我有点喜欢这一种无聊。在长途车上,我不感到必须有一个伴让我闲聊,或者必须有一种娱乐让我消遣。我甚至舍不得把时间花在读一本好书上,因为书什么时候都能读,白日梦却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⑥就因为贪图车窗前的这一份享受,凡出门旅行,我宁愿坐火车,不愿乘飞机。飞机太快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使我来不及寂寞,因而来不及触发那种出神遐想的心境,我会因此感到像是未曾旅行一样。航行江海,我也宁愿搭乘普通轮船,久久站在甲板上,看波涛万古流涌,而不喜欢坐封闭型的豪华快艇。有一回,从上海到南通,我不幸误乘这种快艇,当别人心满意足地靠在舒适的软椅上看彩色录像时,我痛苦地盯着舱壁上那一个个窄小的密封窗口,真觉得自己仿佛遭到了囚禁。

⑦我明白,这些仅是我的个人癖性,或许还是过了时的癖性。现代人出门旅行讲究效率和舒适,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缩减为零,舒适到如同住在自己家里。令我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出门旅行呢?如果把人生譬作长途旅行,那么,现代人搭乘的这趟列车就好像是由工作车厢和娱乐车厢组成的,而他们的惯常生活方式就是在工作车厢里拼命干活和挣钱,然后又在娱乐车厢里拼命享受和把钱花掉,如此交替往复,再没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车窗外的风景了。

⑧光阴蹉跎,世界喧嚣,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

【1】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里的“白日梦”在文中有何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标题为“车窗外”,主要写乘车的爱好,但为何在第⑥段写航行江海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周国平的作品是“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请从“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两个角度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 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 并告诉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 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 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地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以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大海                  (          )的山峰

(          )的琴师                  (          )的松涛声

【2】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填空。

(1)俞伯牙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这里的“老师”指__________________。

(3)俞伯牙面对大海弹起琴来,他琴声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整本书阅读

阅读整本书,完成下列问题。

【1】《十二岁的旅程》中,女孩米娅还有着另一个奇妙的身份是( )

A.蒙塔娜

B.阿雯

C.阿梅

【2】《荷花镇的早市》描绘的是( )独特的风情。

A.陕北高原

B.哈尔滨冰城

C.江南水乡

【3】《三国演义》中,记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

13、课外阅读。

父母之恩(节选)

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之,怀抱之。有疾,则延医①诊治。及年稍长②,又使入学。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③忘其恩乎?

【注释】①延医:请医生。延,请。 ②及年稍长:等年龄稍微大一点。及,等到。长(zhǎnɡ),年龄较大。③岂可:怎么可以。岂,怎么,难道。

【1】这篇古文中,父母为孩子做了哪些事情?请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2】说说文中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将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杯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竟已经到了那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之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还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菊花黄得淡雅,白得高洁,紫红得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起,要好好儿活……

【1】短文分四个部分记述了“我”与“母亲”的四件小事。请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第①段

第②段

第③段

第④至⑦段

 

母亲病重,不告诉“我”

 

母亲临终仍记挂着兄妹俩

【2】对第①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

B.写出了母亲想让儿子发泄痛苦。

C.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D.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她得病了。

【3】第①、③两段中母亲两次提到“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希望我鼓起生活的勇气。

B.母亲知道我很喜欢花。

C.母亲很喜欢花。

D.北海的花很漂亮,值得一看。

【4】第⑦段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_,作者借此想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

【5】“好好儿活”在文中两次出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可能会遇到各种“麻烦”。我们该如何对待呢?联系本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写句子。

(1)奶酪全被他吃光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万花筒。

1.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练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加工厂

1.蔚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能不被他的英雄事迹感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花,真好看。(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成当上班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园里的月季花开得很鲜艳。(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些课外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我们从懵懵懂懂的一年级小朋友茁壮成长为有知识、明事理的五年级学生,操场、教室、老师……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二十年后,时代发展快速,我们的学校又会是什么样子?请大胆发挥想象,以“二十年后的学校”为题目,写一篇有趣的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