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例子写字词。

例:表示的意思的字:赤、朱、丹、彤。

表示绿的意思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下列成语

1.不苟_____ 精神_____ _____先飞 _____四海

2.窃窃_____ 敛声_____ _____如鼠 _____花明

3.波澜_____ 天衣_____ _____作揖 _____神威

4.若无_____ 低声_____ _____春满 _____大雨

5.鱼贯_____ 娓娓_____ _____不解 _____约约

3、我能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注意写得正确、工整、美观。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突然 qīn xí___我国武汉,为了kòng zhì___jú shì___,全民万众一心,封城、封村,以绝不hán hu___的态度“战疫”。4月我们终于迎来“拐点”,逐渐走出kùn jìng___,但我们永远铭记疫情间“逆行”xī shēng___的人民英雄。

5、填写诗所缺的花名

人闲_____落,夜静春山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湖”指的是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象。

【2】诗中的“西子”原指__________,这里用来比喻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

7、阅读短文。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___________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__。这首诗是一首____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_____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__,其实是写__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的精神。

8、课外阅读我能行。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ān 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

2这三段话是按照_____顺序记叙的,主要写__________两天发生的事

3用曲线画出起过渡作用的语句。

4第1自然段围绕“____”一词来写,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是____关系。

5第1自然段第三句话中体现人们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的两个词语是 ___________。从这句话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彩回放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

【2】把最后一句话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引用了一句话,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他所著的《________》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

【4】解释词语:

固:________    或:________    于:________

11、阅读。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 成 与 功 两个字组成的 成是功的积累 叫做 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各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给第一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2】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成功”一词,用一句话写写你读了本文以后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材料一]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刊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材料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立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节选自六年级下册课文《为人民服务》

【1】联系【材料一】解释句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对【材料二】中“死得其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死后有安稳的居所

B.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C.死后得到了所有的东西

【3】李华同学认为:“学习张思德、雷锋这些都是军队、警察的事情,我们小学生只要不违反法纪,为自己着想就行了。”针对他的这种认知,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劝说他。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本命年的回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涿州小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还有肩扛着谷草把子卖绒花的小贩,谷草把子上插满五颜六色的绒花,走街串巷,大姑娘小媳妇把他们叫到门口,站在门槛里挑选花朵。上年纪的老太太,过年也要买一朵红绒花插在小疙瘩鬏上。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站鸡笼子里,喂养了一个月的肥鸡,就要被开刀问斩。家家都忙着蒸馒头和年糕,穷门小户也要蒸出几天的豆馅团子。天井的缸盖和筛子上冻豆腐,窗沿上冻柿子,还要渍酸菜。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男人们却蹲篱笆根晒太阳,说闲话儿。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便在影壁后面竖起天地杆儿,悬挂着一盏灯笼和在寒风中哗啦啦响的秫秸棒儿,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邪魔鬼祟就不敢登门骚扰了。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1本文第四段采用的是什么记叙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qǔ qū) —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tán dàn) 的机会。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2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3正面抗争指的是______ 。“弯曲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4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8、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20、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诚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按一定顺序来写,内容具体,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