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拼音写词语。
zhē wǎn | líng lì | pái huái | bó wù | zhēng róng | nuó yí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3、诗文填空。
(1)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
(2)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
(3)苟利于民,不必古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子》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匆匆》
(5)写出2句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注意要出自不同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字典,按要求填空。(每空0.5分,共6分)
“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道”的第十一笔的名称是( )。写出含有“道”字的两个不同的成语,分别是:( )、( )“道”字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A.道路;B.方法,方向;C.道德;D.水流同行的途径;E.技术,技艺;F.量词。请将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
(1)华佗医道高超。 ( )
(2)河道畅通了,下游的人们才有流水浇灌庄稼。 ( )
(3)大山里有许多羊肠小道,真漂亮! ( )
(4)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没人说得过他。 ( )
(5)万道霞光穿破乌云照射到大地上,刺得人眼睛发痛。( )
5、背诵积累,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朱自清《匆匆》
2.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3.《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古代诗人常常以诗言情明志。如于谦在《石灰吟》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爱国之情。
5.随着事物的发展到了一个阶段而受到阻碍,我们就要学会改变。如《周易》中: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郑燮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达自己坚强不屈的傲骨。《竹石》
7.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课内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_____,其实是写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_的精神。
【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__,___”。“东西南北风”喻指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乐( lè yuè ) 茅檐 (yán yáng)
剥莲蓬 (bō bāo)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éi mèi) 翁媪(wēn ǎo)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两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____)
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
B.不好,“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3)结合整首词,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平乐•村居》中,“_______”是词牌名,“村居”是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词人_______ 。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
_______________
【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体会一下,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数(shǔ shù)枝梅
为(wéi wèi)有暗香来
【2】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 _____________。
【3】从“凌寒独自开”可以看出梅花 _______________ 的品性,这种品性也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4】“暗香” 喻指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理想的风筝 (节选)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1.选出对这段话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选项( )
A. 刘老师追风筝。
B. 刘老师感觉到生命的强壮。
C. 刘老师爱逞强。
2.文中“故意”一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是:
3.“理想的风筝”究竟寄托着刘老师什么样的理想呢? 请选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 )
A. 对生活的热爱。
B. 生命的顽强。
C. 自信乐观。
D. 天真可爱。
4.为什么说那圆木棍功德无量?
10、课内阅读。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仿照这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
的时候,日子从 。
的时候,日子从 。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______。
【4】用“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______
1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1】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热烈欢迎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指的是什么?( )
A.江面上有一条龙船驶过,有一串花炮升上天空。
B.江面上有许多条龙船驶过,有许多花炮升上天空。
12、课外阅读。
藏在拐杖里的爱
父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脾气有些暴躁;母亲则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性格又很固执。这祥的两个人在一起,总有吵不完的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父亲在一起意外事故中摔伤了腿。
事故并不是很严重,但父亲却有一段时间不能行动自如,必须拄着拐杖走路。我看见他在一瞬间消沉下去,苍老了许多,脾气也收敛了一些。而母亲也变了,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每天给父亲端茶送水,陪父亲聊天;天气晴朗的时候,还会搀扶着拄拐杖的父亲到屋外散散步。母亲用她温柔执著的耐心一点点化解了父亲心中的失意。对于父母前所未有的和平状态,我看在眼里感到颇为惊讶。心想,或许因为父亲是 整个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的原因吧。
医生曾说,一个月之后父亲就可以离开拐杖的支撑了。可是一个多月过去,父亲的腿似乎仍不见好转,离开拐杖他就无法走路。母亲着急了,怕是伤口恶化,非要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父亲这才悠悠地说:“拄拐杖的这一个多月,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你相处的岁月。真希望每天在你的搀扶下在黄昏的夕阳中散步,跟你平静地说说话。其实腿早好了,只是害怕丢掉拐杖就失去了你的搀扶。”我看见母亲的眼圈红了,我的心也湿润了。原以为吵了几十年的夫妻之间哪还有爱情可言,它原来就深深地藏在父亲的拐杖里。
第二天,母亲精心地收藏好那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在温馨美好的夕阳中,又和父亲走在了屋外那条小路上。父亲步伐稳健,面带笑容,而母亲的手,正搀在父亲的臂弯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固执:__________________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中“如此细心”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说那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拐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 )
(2)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
【2】填空。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
【3】请将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理解。
(1)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产。
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就是证明。
(2)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
【5】短文中5、6自然段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细节,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1】给多音字组词。
看 kān________ kàn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
例:人如潮、________、________
例: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家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和习俗。
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
(1)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部分。
以你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写一篇 400 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