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妨试试
在括号里填上省市的名称。
重于泰( )( )山再起
同舟共( )( )征北战
人山人( )( )辕北辙
五湖四( )( )是心非
2、根据下列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夜晚接着做。________
②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________
3、用“改”组词(不得重复)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 )方法 ( )条件 ( )缺点 ( )品种
4、填空题
(1)“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望”字组成六个词语,分别填入这段话中。
小彼得是一名孤儿,在一家鞋店打工,他非常(______)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很是悲惨,他给远在乡下的姥姥写信,(______)姥姥能接他回乡下去。信寄出后,他带着这份美好的(______)天天(______)着,两个月过去了姥姥没有来,他非常(______)。半年后,乡下传来消息:姥姥死了,彼得彻底(______)了。
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7、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 ”;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 ”;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3】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 )
A.和风细雨 B.毛毛细雨 C.连绵阴雨 D.疾风骤雨
【4】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 四个字和“________ ”三个字给出了答案。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诗中生动描绘了山西村的______和______,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从诗中的哪两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
A.腊酒浑 足鸡豚
B.莫笑 农家
C.农家 腊酒浑
D.莫笑 足鸡豚
【3】诗的后两句既生动描绘了山村_________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寄寓一定的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节选)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地向听众致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大量的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旋律中,然而那个以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缺陷和困难所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的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达了怎样的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象牙的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岳飞的《满江红》。这位工艺师却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 )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只眼睛,那( )大错特错了。他是在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大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1】给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3】文中画线部分是把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
【4】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美丽花束,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此段话选自课文《 》,这是 在 的追悼会上的讲话。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五湖四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得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只要弯一弯腰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儿,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遵照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儿。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儿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儿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能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责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不是吗?教育送给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而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谣曲中讲的。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检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不会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
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能开镰收割吗?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后悔不迭:__________________
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贵的宝石”“瑰丽的宝石”在文中所指的意思一样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它强调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0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 jǐ )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hé huó huo )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 )的火焰(yàn ràn )啊,简直像一支( )的蜡烛。这是一道( )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 )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gěn gěng )。
(1)这文段选自 ,作者是 著名作家 。(2分)
(2)根据课文内容,把括号里的内容填完整。(3分)
(3)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用“√”表示。(2分)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温暖( ) 奇异( ) 暖烘烘( )
(5)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第 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 ,这说明小女孩当时 。(3分)
(6)用“ ”画出这段话中小女孩幻觉的部分。(2分)
(7)“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终于”一词中说明小女孩当时实在 (2分)
(8)如果让看到文中的小女孩,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的,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3分)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挨”在文中应该读作_____,通过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选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我”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做的事情是( )。
A.玩跳房子 B.看着天上的云彩走
C.看画报 D.和一群比“我”大的女孩玩
【3】文中画“﹏﹏”的句子中,“我”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兴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写出了“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B.写出了等待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
C.“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母亲不可能带“我”出去。
D.写出了“我”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14、课外阅读。
门边有个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鞋子在门外脱下来,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总过意不去,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也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一样,只不过方式不同。”他听了,得到安慰似的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的气味。”我怒火中烧,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嘛?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但还心存侥幸,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④再来时,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弄了好长时间,才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滋味,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小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⑤门边有个位置!我忽然产生灵感。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开门,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感到很安慰,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⑥几天前,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这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啊!”我有点不好意思,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送水师傅郑重地提起。
⑦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1】文中两位主人公分别是 和 。请根据“我”的心情变化,将故事情节图补充完整。
从图中可以发现,引发故事发生变化的关键事件是 。
【2】根据字典义项:文中“心照不宣”中的“宣”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联系上下文,“我”与送水师傅“心照不宣”指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1)请给这句话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中“我的用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份“用心”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4)文中的“我”还有哪些举动也可以看出“我”是这样的人,请联系短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处。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两个“位置”,第一个是指__________,第二个是指____________。这段话能删除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靠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柔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一个人不为姑娘们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吃饱了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用加点词语和本句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由于疫情,我们在家开展了网上学习,网课学习中有没有一些有趣的事发生。以《网课趣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