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形近字组词

 悔(   ) 察(   ) 浸(   ) 渣(   )

 诲(   ) 查(   ) 侵(   ) 楂(   )

2、课文内容回顾。

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________画。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__________、逛庙会、__________;每当夏季之夜仰望牵牛星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藏戏呢,更是别具特色,它那______________的脸谱、______________的动作和唱腔,吸引着我们去看一看。

3、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两句古诗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一写。

(1)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______

(2)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______

(3)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kǒng bù

kǔ xíng

cán b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fěi tú

bō xuē

xīng wàng

jū li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春天

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__      摆东________      钱绿________      流躺________

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这句话写出了(    

A. 小雨到来的姿势

B. 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

C. 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

10、(二)舍弃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五十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的回答都不令老板满意。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让托盘倒向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 )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 )以短痛换取了生命( )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 )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 )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   )敢于舍弃,( )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 )遇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   )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进行果敢的取舍。

(1)在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2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只要………… 只有…………   即使………… 因为……所以……

(3)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3分)

(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 画出来。(2分)

(5)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是怎样舍弃传统思维方式的?(3分)

 

(6)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断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4分)

 

 

 

11、阅读短文,做练习。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所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晩上丈夫回来,急得双脚直蹦,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_____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_____最后终于彻底破产_____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_____她悔恨地流着泪说_____我明白了_____

1从文中选一个词作为文章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果然________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________最后终于彻底破产________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________她悔恨地流着泪说________我明白了________

3填空。 

物美价廉的意思是:________

②文中有一个词与兴隆的意思相同,这个词是:________

4文中妻子在临死前明白了什么?请把妻子可能说的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个个小镜头。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然而,我最喜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紧接着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小心翼翼地取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

不一会儿,图书馆里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一位留披肩发的姑娘,顾不得去整理那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头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悄悄地离开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却怎么也忘不了。它好像在告诉我什么,到底是什么……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热爱)生活 _____平静 _____头发

2)头发(花白) 脸蛋_____ 生活_____

2这篇文章中捕抓了哪些人物看书的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镜头中的人物表现,告诉了作者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读书吗?这学期你读了哪些书?请任选一本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丽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了一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你想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一幅有关读书的什么名言呢?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有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他们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够好,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 、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为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某班级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小组对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

每读必作

0%

有时有计划

20%

有时会做

20%

没有计划

70%

老师要求再做

80%

请根据以上信息,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2】对照这份问卷,请结合你的课外阅读情况对自己或同学提出两条阅读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垃圾填没了船与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正好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改写句子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王宇做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李冬冬同学6月2日要去奶奶家参加叔叔的婚礼,不能来上课。请你帮他向班主任钟老师写一张请假条,请假一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