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古诗文补充完整。

1 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4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教:

(2)至:

(3)焉能:  

(4)渺茫:  

(5)诡谲:  

 

3、看诗句,猜出处

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____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

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____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____

4、词语盘点,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天寒地____        闭目____          积劳成____        汗流____

乐极生____        ____不应求          心怀不____        喜笑____

1.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眉开眼笑”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2.用恰当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

①我看你才是祸害,一看就是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的大魔头。( )

②周总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献出了他那宝贵的生命。( )

5、把下面加点的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dot##噬 ___ì            j___   演##dot##绎 y___

__iáo               ##dot##哉 __āi      一鼓一##dot##钹 __ó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是地上霜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3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_________风光。 (  )

A.动静结合 早春 B.动静结合  晚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二)每天前进30公里

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100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有两个团队竞争,他们都想率先完成这个壮举——到达南极点。阿蒙森团队有5个人,斯科特团队有17个人。这两个团队都于1911年10月在南极圈的外围做好了准备,要进行最后的冲刺。结果是,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而斯科特团队虽然出发时间差不多,而且人数占优,可是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

事后有人分析两个团队的策略和准备,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区别:阿蒙森团队虽然人少,但是物资准备充分,他有有3吨的物资;而斯科特团队的人多,但是准备的东西少,他们只有1吨的物资。

1吨的物资够吗?如果过程中不犯任何错,刚好够。

阿蒙森团队准备的物资有很大的富余量。他们充分估计到环境的困难,做好充足的准备,给自己留下了犯错的空间。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

相反,从斯科特团队的日志来看,他们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一天走四五十公里甚至60公里,但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睡在帐篷里,诅咒恶劣的天气,等着天转晴再前进。

我觉得这件事跟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做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处。

那就是我们要做好充足准备,不管外界环境好坏,不管所胃的运气好坏,都不怨天尤人,坚持自己的计划,每天前进一点点。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到明年的今天再回顾,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4分)

随心所欲:    

怨天尤人:    

(2)请用简练的话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分)

   

(3)请你总结概括阿蒙森团队成功的原因。(至少说出两条)(4分)

   

 

(4)结合全文,你觉得文章的题目有何深意?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0、阅读文章,按要求答题。

窃读记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切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不停地寻找,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林海音)

【1】本文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窃读”的哪些过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下面这句话的体会。“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岛胶州湾大桥建成通车了,大桥通车后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青岛市城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大桥从1993年4月开始规划研究,历时13年零8个月,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数百名中外专家、学者为大桥付出了智慧和汗水。

【1】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觉得青岛胶州湾大桥建成有哪些意义?

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建造大桥的工作者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匆匆(节选)

①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②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堡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至I]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③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在短文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3】细读选段第①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段话按_________顺序来写,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来叙述日子匆匆而过。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用了一连串_________,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__________________。珍惜时间,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请写出两句你所积累的珍惜时间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是我们从短文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请以“时间”为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了金黄的麦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很多,墨水就是其中的一种。还有用来挖土或者运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锹,以及针;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但我很快就习惯了。

没有工具,干什么就困难重重。我计划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能举得起。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很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为了打桩,我先用一根很沉的木棒,后来想到了用铁橇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我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出了再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缺少的东西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个地方不是表现 “我”的工作开展的吃力?(   )

A.用很长的时间把树桩砍好削好。

B.搬运木桩需要很长时间。

C.打木桩很辛苦

4对于这样的吃力的工作,我又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叙述内容来看,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抬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新鲜  鲜美  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十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二百年到四百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丽  美化  赞美)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画上“√”。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将字母填入第2、4自然段的括号内。

  A.只要……就……   B.只有……才……

(3)“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公开揭示;B.无着落,没结果:C.挂; D.挂念:E.距离远。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乃至—__________   爱惜—__________

  供应—__________   依附—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

  ③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很喜欢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坚强的民族”这个句子。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训练

请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一篇习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1.让真情自然流露

提示: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整理思路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2.心愿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里藏着那些心愿呢?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写之前想一想,选择什么材料能够更好地表达你的心愿,再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如记叙故事、写信,或者写日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