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描写笑的词语。
笑是人类表达内心情绪的一种表情。请根据表情写出表示笑的词语或短语。
嘴角微微向上:(_______)
嘴张大并发出声音:(____________)
嘴角撇向一边,从鼻孔里发出声音:(________________)
用言语讽刺、表示鄙视:(___________)
形容笑容不怀好意:(____________)
2、根据积累填空。
1.“中秋”是农历_______。唐朝诗人王建写的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2.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不禁让我们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3.《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3、积累运用。(8分)
⑴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会想起这样的名句: 。
⑵描写迎接春节的诗句有: 。
⑶用“沉”字组词,再选词填空。
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 )。李大钊同志在敌人的面前( )镇定,有时据理力争,有时用( )进行无声地反抗。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害,人们万分( )。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多年以后,我(___)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___)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___)为了欣赏,(___)借此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5、看拼音,写字词。
1.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kǎo yàn )_____,会(duàn liàn )______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2. 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liáo yǐ zì wèi )______的事情。
3. 2015年10月,没有院士(tóu xián )______的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但她认为这个奖是一项中国科学家集体的(róng yù )______。
6、按原文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 。
留连戏蝶时时舞, 。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诗人是_____代_____。
【3】“蹊”的意思是_____。“留连”的意思是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展现了几幅图画?
。
8、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9、阅读理解
不负寸光阴(节选)
在北洋法政学堂的6年里,李大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书籍,时常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为了勉励自己学习,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意为努力、勤勉,并为自己取字“守常”。由于十分仰慕荆轲、高渐离那样的义士,李大钊还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筑声剑影楼”,典出战国时期荆轲和高渐离刺秦的故事。在这座书斋中,李大钊整整奋斗了6年。
1913年,李大钊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因为“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他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了解历史,一方面,李大钊十分痛恨日本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另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后,从封建社会转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成为东亚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许多的方面,中国人又不得不像向日本学习。就是在这样一种极为痛苦纠结的心理下,李大钊选择了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
在出国之前,李大钊再一次游览了五峰山,他在火车上目睹一起日本驻屯军士兵枪杀5名中国警察的事件。心中悲愤交加,在《游碣石山记》中,李大钊特别写道:“彼倭奴者, 乃洋洋得意,昂头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选自《李大钊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1】文中提到的“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让你想到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李大钊在《游碣石山记》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李大钊“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从这里我们不可以看到他的( )精神。
A.爱国精神
B.担当精神
C.舍生取义精神
D.创新精神
【4】根据书中的描写,李大钊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那么,你怎么理解他为自己取字“守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自然段中李大钊内心的痛苦你能理解吗?对于他做出的选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镇的早晨
城市的早晨是被汽车短促洪亮的喇叭声惊醒的、人称“世外机源”的蚕乡桃源小镇,四周河溪绕,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它的早晨则是被木船悠闲的摇声唤醒的。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沿着小河缓缓踱步,在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一片片斑的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玉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好像一座水上浮桥。两座石拱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船已经驶远了,但船工愉快粗犷的小调和着从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还在河面上荡漾着。
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一个欢闹的旋涡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沿街摆满了各种土产:那刚从地里割下来的青菜、韭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那刚从河里捕上来的鱼虾,又蹦又跳,鲜嫩嫩的水灵灵的;还有那雪白的羊羔、长毛兔、大白鹅……真叫人目不暇接。一张张黝黑淳朴的脸带着微笑,甜甜地诉说着他们各自产品的鲜活肥美。
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大街两旁,不少经营点心的个体户早早地开张了。卖粽子、豆装、饨的小摊上热气腾腾,主人正忙着不停地招揽过往的行人。旁边有一家经营熟食的个体户,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紧张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那被火苗舔着的大锅里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许多顾客。河对岸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衣着鲜艳的农家姑娘。如今,小镇建起了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小镇的早晨多美啊!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霞光 (__________)的银鳞
(___________)的脸 (__________)的香味
【2】用“~~~”画出文中出现的排比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要表现小镇的紧张的时候,只写到了一个经营熟食的个体户和一群上班的姑娘,作者这是采用了什么手法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船工的小调和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表现小镇的宁静,这属于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
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描写小镇早晨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现代文阅读
上天种的花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tān( )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⑪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⑫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⑬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tān(______)倒
【2】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
| 看守蘑菇 | B | 品尝蘑菇 |
|
人物内心变化 | 惊奇欣喜 |
| 小心翼翼 |
|
【3】赏析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⑥段“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⑨段和第⑬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新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刷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翼,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当冰消雪融,它更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去,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有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按要求填空。
希: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再查音节_____。
【2】第①自然段描写作者内心感觉的一句是: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的心情。
【3】新叶是怎样从枝干上长出来的?请再读第③自然段,把生长的动作词找出来:_____
【4】第④自然段用了打比方来描写绿叶,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_____作用。
【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谦逊_____ 清高_____
【7】请写出第⑦自然段中与“无穷碧”和“别样红”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本文,你有哪些启示?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记住与忘记
①我的妈妈(不仅 因为)是我的妈妈,也是我的朋友。上学的时候,班里发生什么事,同学之间的相处,我都会讲给妈妈听。她常常教育我,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②长大工作后,与单位同事相处产生矛盾,我也会讲给妈妈听,她经常规劝我,做人要宽容,来化解我心中的怨气。
③有一次因为与一位素日要好的同事发生矛盾,(所以 而且)冲突很厉害,我觉得对这位同事帮助很大,他不该以怨报德。妈妈一直耐心做我的思想工作,可是这一次有点想不通。
④妈妈在大学里做过学生的政治辅导员,她默默地注视了我一会,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⑤说在阿拉伯有位著名的作家叫阿里,他与朋友吉伯、马沙三人外出旅行。三个人在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一不小心差一点失足滑落山谷,吉伯拼命拉住他的衣除,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救命之恩,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周刀刻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教了马沙一命”。
⑥几日后来到一条河边。吉伯和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怒之下打了马沙一记耳光。马沙控制了自己,没有还手。他跑到沙难上,用力在沙汉滩上写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记耳光。
⑦这次旅行结来后,有一天,阿亚( )问马沙:“你为什么要把被救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打你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回答说:“ 。”
⑧请完这个故事,妈妈( )对我说:“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即使是和你最好的朋友。我们应该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处,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学会理解和宽容,你才会慢慢长大,你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去。
【2】联系语境,在( )内填上合适的提示语。
【3】根据提示画句子。
A第③自然段中的“以怨报德”具体指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B用波浪线画出点明文题的一句话。
【4】第⑦自然段中,马沙该怎么回答呢?想一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写一写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记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在你的班级有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闹矛盾,而且总是耿耿于怀,彼此互不理睬,
请你运用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来劝劝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完成练习。
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啊!这就是《黄河大合唱》!
那是1941年吧,我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
好大的合唱队啊,足有三四百人!这是由几个根据地来会演的宣传队组成的。他们从台上直排到台下,在核桃林那绿油油的屏风前,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穿过“刀山火海”走来的。他们一个个目光闪闪,神情严峻。
乐队,也够奇特的:有油桶改制的大提琴,庙上摘下的古钟,两个人搂不过来的牛皮鼓,号兵连借来的马号……在林荫下排成了长阵。从伸出来的丫杈上,吊下来一盏马灯,照着乐谱架和指挥台。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在森林的深处,一个声音深情地发问了。这声音,把我带到了黄河畔,那里有枣花的淡淡清香,旋转奔流的雄浑河水……
指挥,缓缓地举起了指挥棒,几千人的心都被提了起来!鼓手,捏紧了鼓槌(chuí);号兵,举起了系着红绸的马号;几千双眼睛凝聚在那个小小的棒头上。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zhá)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指挥棒一跳一个巨浪,一甩一个浪花。分不清乐声、歌声,台上、台下。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下滚滚的波浪。直到乐声停止了,耳边还响着浪拍石崖的澎湃声。
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脚步声。嗬,好一支精悍的队伍!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这是一支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的部队。
林中的合唱在继续着:“风在吼,马在叫……”歌声好像在为这支部队送行。今夜,他们就要徒步涉过深深的河水,穿过敌人的火网;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跟在队伍后面,迎接战斗!
(作者:魏钢焰 选用时有删改)
【阅读链接】《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充分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宏伟场面,激昂地讴歌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
【1】写近义词。
咆哮——______ 战斗——______
【2】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的屏风 ______的乐队 ______的部队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自己的感受。
他们一个个目光闪闪,神情严峻。
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描写了两支队伍:一支是演出队合唱队和乐队,他们是从根据地穿过__________走来的;一支是战斗部队,他们要穿过敌人的火网走到_______________,迎接战斗。这些部队都是为了____________而战斗!
【5】本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你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真没想到
提示:可写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的可喜变化;也可以写近期发生的你所意想不到的事,全文在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