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这种设计,____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____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60周年国庆大阅兵____展示了我们国家武装力量建设的成就,____树立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____我的家在美丽的大草原上,____我爱美丽的大草原。

4.___你 不来找我,___给我打个电话。

2、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

他独自一人生活在孤岛上,没有shū jí( ),没有人liáo tiān( ),没有yàn huì( ),还担心着野人qīn xí( ),过着jì mò( )、qī liánɡ( )的生活。

3、补充词语,并回答问题。(9分)

汹涌澎( )  ( ) ( )有序  ( )然屹立  突如( )

自作自( )  ( ) ( )如生  ( )惊肉跳  热泪( )

(1)请模仿画横线词语结构,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2)画曲线的词语是含有比喻的成语,请你写出两个你积累的含有比喻词的成语:

   

(3)看到画 的词语,你想到的景象是:  

 

4、读拼音,写词语。

   bǎn       zhàng   zi        bào yuàn          xiān qǐ

( )       ( )        ( )          ( )

guǎ   fu        kuí             dǎo   méi        hòu nǎo sháo

( )        ( )        ( )       ( )

5、解释古文《学弈》中的字词

(1)通国之弈者也(________) (2)使弈秋二人弈   _________

(3)弈秋之为听 ________) (4)一心以为有鸿鹄将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排”的意思是( )

A.排列。

B.推开窗。

C.推开门。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______的形象。

(2)诗歌后两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

【4】具体说一说,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8、课内精彩回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

3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

B.“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   巴西咖啡的浓香举世闻名,可是它意想不到地跟非洲的杀人蜂有关,而杀人蜂的毒刺令所有人闻风丧胆。

在南美洲的巴西,1956年,科学家从非洲引进了几十只杀人蜂,这些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场灾难降临到整个巴西。

蜂群飞进巴西的丛林,与当地的蜜蜂交配,繁殖出比非洲杀人蜂更凶猛的新一代蜂种,并迅速繁衍到十亿只。几十年来,杀人蜂制造了无数灾难。蜂群常常自天而降深入到城市街道袭击行人,至今已有上千人因被这种蜂刺螫而死亡。

巴西政府和人民曾采取各种方法消灭杀人蜂,但收效甚微。

后来,人们发现杀人蜂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杀人蜂惊人的产蜜能力,使巴西的养蜂人因此摆脱了贫困,巴西也一跃成为世界四大产蜜国之一。

1闻风丧胆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用部首查字法查   字部。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摘录描写杀人蜂给巴西带来灾难的句子

3文中标出了三处加点的词句,请任意选择一处写批注。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中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指的是(

A. 从非洲引进杀人蜂。 B. 杀人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

C. 杀人蜂与当地的蜜蜂交配。 D. 杀人蜂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5短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我们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趋利避害。

B. 不管什么物种,只要危害到人,就要坚决消灭。

C. 我们可以任意引进外来物种。

D. 只要有利益,我们可以不管事物坏的一面。

6从短文看,杀人蜂具有__________毒性强__________的特点。

10、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公交站牌,然后完成题目。   

【1】仔细阅读上面的公交站牌,这个站台分别有________路车、________路车、________路车停靠。

【2】在“麒麟路”这个站点乘车去“宝丰路”,应该乘坐________路车,中间有________(填数字)站。

【3】比较三张站牌中站点的异同,你发现这个公交站台可能是麒麟路,或是________,或是________

【4】在这个站台停靠的579路车,起点是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   

若要去“七里小区”,在这个站台上车________(合适、不合适),理由________。

11、阅读。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②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③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④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⑤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味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⑥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⑦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着:“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⑧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刘老师的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①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自然段的画线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瓜香不减来时路

张 猛

①田畴载绿,花木扶疏,又是一年果红瓜香。每当从卖瓜的摊前车旁走过,那缕来自大地的清香便会钻入肺腑,叫人口舌生津。那一声声熟悉的叫卖声会拦住你匆匆而去的脚步,让我们循着地气向着乡土做一次深情的回眸。

②乡间八月,正是香瓜开园的时候,爷爷便带着我走上那条林长草丰的沙土公路。相距或远或近的路旁就会有一筐筐沾着泥土带着芬芳的瓜摆在绿荫下,等待那颠簸往来的汽车。

③卖瓜的都是熟稔的乡亲,看到领孙子的爷爷隔着很远便喊:“九叔,快过来吃瓜啊!”听到这令人怦然心动的声音,我便跟在爷爷身后一步步蹭过去,羞涩地接过瓜,洗也不洗就咔嚓咔嚓地大快朵颐。

④儿时乡村清贫,过秋儿买瓜的时候不多。古诗虽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嘴馋胆大的孩子还是禁不住那甘甜的诱惑去偷瓜,既为了解馋,也为了寻求一份刺激。

⑤我也曾是偷瓜孩子中的一员。在骄阳似火、瞌睡连连的午后,三五个小孩便鬼鬼祟祟地钻进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我们猫着腰,拨开茂密刺人的玉米叶子,屏气凝神地摸向瓜地。到了瓜秧匍匐的开阔处,前面的孩子悄悄趴下去,老鼠一般探出头观察一番,如果不见人就要下手了,不管生瓜熟瓜,够得着的无一幸免。伙伴中有一个因总摘青瓜而得名“生瓜头”。此刻,如果不幸被发现,看瓜的一声断喝,孩子们就立刻四散而逃,跑丢鞋的时候也常有。

⑥那一次到一偏远瓜地,老瓜头许久不在,偷瓜的孩子大摇大摆地钻进瓜窝棚去吃,跑累了,吃饱了之后竟然睡去了。当我们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瓜的大爷已经从天而降立在我们面前,当时我们都傻了,垂头丧气等着一场狂风骤雨。没想到,他问问这个孩子是谁家的,那个孩子是谁家的,然后又塞给我们两个香喷喷的瓜:“以后馋了就来,别‘祸害’人啦!”如此骂骂咧咧地吆喝几句,便打发我们回家去了。

⑦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懂得,其实无论吃瓜还是偷瓜,那其中都流淌着一股绵长悠远的乡情,编织着一段青葱美好、令人怀念的故事。童年如梦,相信这样的美梦还在天蓝草碧、瓜香弥散的乡间烂漫上演。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末句“深情的回眸”具体指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意蕴丰厚,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题目“瓜香不减来时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为人民利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       )(       )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加点的字词填上音节。

(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5)这段话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做比较来说明人死的意义。

(6)古往今来,人死的意义都有所不同。名垂青史的有:_________________;遗臭万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1)通过一个字,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2)   画出伯诺德夫人意识到情况万分危急的语句。

(3)  的句子描写了伯诺德夫人的   ,表现了她应对德军时的    

(4)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说明了什么?

 

(5)从这一片段中,你觉得伯诺德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17、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8、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训练。

心愿,就像一粒刚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请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要求语言通顺、意思清楚,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