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_小路   两_____车  

_____   _____房子   五_____

_____桌子   一_____孪生兄弟   

_____络腮胡子

2、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补全下列成语

1.纷纷_____ 半信_____ _____为然 _____为一

2.寸进_____ 呕心_____ _____群书 _____补天

3.走街_____ 神采_____ _____欲试 _____兼程

4.疲惫_____ 满面_____ _____低眉 _____大厦

5.骨瘦_____ 健步_____ _____其来 _____无声

4、下列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将答案写在括号中。

(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_____

(2)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_____

(3)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

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______

(4)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_____

5、根据语境填写名言警句。

1)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墨子说:甘瓜苦蒂,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说明多实践才能出真知。

3)如果你身处逆境之中,请记住:只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______;“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_______

2“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________。“千帐灯”点明了军帐______,此行队伍_____。“故园无此声”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__________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7、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

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赞扬了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决心。

8、阅读理解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____

A.kūn  B.kò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____朝人。

A.唐  B.元  C.明  D.清

(3)“墨梅”的意思是_____

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____

A.流劫  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_____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关注食品安全

【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就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公众中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词的宣传不无关系。列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不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监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认真读上面三则材料,每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炼一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散文名家“吾乡”系列

不同的是故乡,相似的是怀念

沈从文《我自故乡来》

丰子恺《若爱世界都可爱》

老舍《人老舍不得》

……

《我自故乡来》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致望桃源的你

湘西凤凰多纯净,自然心灵觅归程

沈从文回忆少年家庭、求学,

讲述湘西小镇邻友交往、口传故事,

再现生于斯长于斯的南国边城的

多样风土、淳朴人情。

“乡下人”热恋的湘西故土。

《若爱世界都可爱》

丰子恺名士童趣世界

致纯净如水的你

丰子恺趣谈儿时家庭生活,

讲述儿女成长经历,

追忆石门湾风土人情,

怀念“心灵归所”缘缘堂……

追忆之间,叙说一代。

“石门湾赤子”无宠不惊过一生。

《人老舍不得》

老舍的市民世界

致品读人生的你

二更明月潮先后,万事浮云雁往回

老舍回忆北方,怀念亲朋故友,

品味小滋味,述说小幽默

全景再现旧时北方市民世界

“人民艺术家”的市民生涯

1根据材料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吾乡”系列精选了沈从文、丰子恺、老舍等名家的散文。______

(2)“吾乡”系列描绘的故乡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______

(3)沈从文在《我自故乡来》一书中讲述了石门湾的多样风土、淳朴人情。______

(4)丰子恺的《若爱世界都可爱》趣谈儿时家庭生活,怀念家乡亲朋故友。______

2这三本书中,你最想读的是哪一本?为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片段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   忧虑      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给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严肃——( )   忧虑——( )

【3】文段中描写渔夫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文中的“熬”字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元宵观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了,我和爸爸来到杭州的西湖,也加入了欢闹元宵的人流中。

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 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萝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 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那条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金黄色的龙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一位外国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 好!”那金光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动的球似的,不停地转,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起来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指着口吐泡泡的“鲤鱼”不禁赞叹:“现在的灯真有趣。”孙女说:“这不算什么,有的灯比这更有趣呢!”我们看着这五光十色的花灯,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好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1】补充词语。

红彤彤的( )   千姿百态的( )   昂首挺胸的( )

宝珠般的( )   活泼可爱的( )   金光闪闪的( )

【2】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花灯吗?请你形象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哪句话描写得最好?写下来,并说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速阅读

最后一片绿叶

董恒波

2020年,地球上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靠近北极的一座雪山轰然倒塌,雪山脚下一所正在上课的学校,被埋在了几千米深的积雪里。当时,朋朋和他的伙伴们正在饶有兴趣地上自然课。老师把一棵小树苗递到了朋朋的手里,那棵树苗虽然只有一片绿叶,却蕴藏着无限生机。就在朋朋接过小树苗的一刹那,雪崩的灾难降临了……时间过去了七千多年。这是9098年的一天。超超博士正在给学生们上考古课什么是树木。这时候的地球上,花草灭种、树木绝迹。不光如此,从20世纪开始,地球上的动物就以每天20多种的速度减少。到了9098年,地球上连生存能力很强的蚂蚁都寥若晨星,只有老鼠还在艰难地与人类做伴。没有树木,沙尘暴几乎天天肆虐。江河湖泊早已干涸,根本就没有自来水,人们只能吃一种从深海里提炼出来的又苦又涩的水丸。不过,那时的信息技术相当先进。电脑、电视像一页纸似的贴在墙上,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迅速得到全球任何角落的信息。超超博士正在用这样的电脑给学生上考古课。突然,电脑显示出一条最新的考古信息:在临近北极的某个地方,考古工作者又有新的重大发现。同学们,我们现在就去考古现场看一看。超超博士说:请大家把氧气袋背好。由于生态污染,氧气已经十分稀缺,地球上每人都配有氧气袋。超超博士带着学生们坐上时速为一万公里的飞行器,风驰电掣般地来到了那座引起轰动的考古遗址面前。考古学家的科技水准令人赞叹。一位考古学家介绍说,这里是一所学校,由于雪崩被埋了七千多年。我们用人工地震的办法,才发掘出这个21世纪的天然墓葬。这些七千多年前的死难者才得以重见天日。能把他们救活吗?超超博士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很难,不过,希望还是有的。考古学家说:据我们考察,在雪山崩塌的一瞬间,他们因急剧降温被迅速冻死,但神经和内脏系统并未遭到实质性的损坏。照现在的医学技术,如果能将他们的细胞组织重新激活,恢复生命应该是有可能的。

几天之后,让整个地球为之震惊的好消息终于传来:有三个老祖宗在医学专家的努力下已经起死回生!他们的神志非常清醒,四肢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运动。被救活的老祖宗里就有朋朋。他和另外两个被救活的伙伴受到了国家总统的接见。

三位老祖宗被总统的礼遇搞得啼笑皆非。在国宴上,招待他们的居然只有红烧蚂蚁和干烤鼠肉,他们看到这些就翻肠倒肚地直想吐。问服务员要水果吃,服务员听了直摇头,不知水果为何物。

国宴结束后,三位老祖宗被送到了超超博士的班里。在欢迎晚会上,朋朋对这里的师生们说:我们三位有一个共同心愿。

超超博士说:你快讲,我会立刻向总统汇报的。

朋朋说:你们现在的科技手段既然能救活七千多年前的人,那你们能救活树吗?

超超博士说:没有问题。只要能找到树的基因,就可以克隆出树来。可是,树这个物种早已灭绝了呀!

不对!在我们被埋的那所学校里,就有一棵小树苗。

是吗?我立刻向总统报告。

科学院的考古学家、生物学家们又来到了那个考古遗址。他们果真找到了那棵小树苗,神奇的是,那棵树苗上竟然还有最后一片绿叶。

于是,这棵小树苗和这片绿叶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422日那天,朋朋他们和超超博士一起看见了总统的电视讲话。总统下令,全国的科学家联合起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把那棵树苗救活。总统最后说,地球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让我们联合起来,共同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

一缕希望之光终于在9098年的地球上闪现。

1请写出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写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从听到敲门声,一位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美国伞兵,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完成下列习题。

1.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对法国妇女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找出语句来,并说明表现了法国妇女怎样的形象?

3.哦,当然啦说明法国妇女当时怎样对待掩护盟军士兵这件事?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体会哪种句子语气更强。

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老师带病工作,我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语言综合运用

认真阅读下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300字;②不得写诗歌;③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