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形近字组词。

拌(         旬(         醋(         饺(     

伴(         甸(         醒(         皎(     

 

2、唐三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

3、按要求填空。

1.《采薇(节选)》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__》,分别写了______季和______季很有代表性的景物,“________”写柳条飘动,“________”写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

2.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写赞美“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对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之时,一改杜甫沉郁苍凉的风格,被称为其“生平第一首快诗”。听闻收复蓟北的消息,诗人的惊喜达到了“________”的程度,诗中表现诗人狂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渔者》中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江水

 

5、填上合适的词语。

资源______)   友谊______)   (______险情

恭敬地______)   严肃地______)   敬爱的______

碧蓝的______)   清脆的______)   (______的山洞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完成下面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零如雨——涕:眼泪

B.复几许——去:离开

C.终日不成——章:文章

D.盈盈一水——间:中间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曾几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解题,了解纪行诗,判断。

①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_____

②从“道中”看,诗人写出游,只写到“去”,并没有写到“回”。_____

【2】请找出诗中两处明显的对比,填写下面的内容。

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这是第一处对比:“梅子黄时”正是江南_____时节,难得有这样“_____”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②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是第二处对比:山路上苍翠的树树,与来的时候一样_____,森林丛中传来_____________,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3】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诗人的心情,判断。

①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_____

②诗中“绿阴”和“黄鹂”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三衢山秀丽的景色。_____

③“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是实写,表明黄鹂的叫声。_____

8、朗读《浣溪沙》,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苏轼是____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________________ ,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写的哲理诗《_____________》有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__________。这首词还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上片以谈疏的笔墨_____,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既以形象的____________,又即景抒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哲理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春天是一个动词

陆娉婷

①乡间的风,是温煦和柔软的,仿佛少女的纤纤玉手。你看它,翘起兰花指,优雅地调弄着季节的调色板。

②先是轻轻点染的绿色,薄薄一层浅草,淡淡一行柳烟,都像淡绿色的轻纱,在天地之间舒展开来。这是春天醒来后的第一个梦,美丽而飘逸,一切都随之欢欣地张开眼睛。随后,绿色开始泼墨淋漓,万木争春,翠色渐浓。深深浅浅的绿色,远远近近地招摇起来,春的底色完成了。

绿色的底子上,是要点缀万紫千红的。是谁轻轻抖落画笔,勾勒描摹,缤纷的色彩便泼泼洒洒,喧闹了整个春天。乡间的春天,一直是动态的,人们跟着春天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温暖。

④农人们伴着第一声春雷,走上田头,在松软的土地上行走。麦苗已开始返青,一片一片,都是丰收的期许。泥土里的收获,从春天开始。还有一些种子,要在春天洒下。种子喜欢聆听泥土复苏的歌唱,它们会在三月的暖阳中萌发,孕育新的希望。田间地头开始热闹起来。

⑤田里的草也不甘示弱地长起来,农人们并不恼。草是调皮的,一茬一茬,生生不息,好像在与人做着顽皮的游戏。那么,就让孩子们来对付这些不安分的草吧。

⑥乡间的春天,在孩子们的脚下,灵动起来,奔跑起来。绿色涌动的原野,到处是孩子们的欢笑声。长一声,短一声,如错落有致的音符,曲调明快。蝴蝶和鸟儿翩然飞过。风滑过脸颊,像一片温柔的鸟羽,光滑凉爽。孩子们打猪草,有时也逮蚂蚱、追野兔。满地的野草嫩生生的,马齿苋、灰灰菜,还有狗尾巴草,毛茸茸地招摇着。孩子们把它们大把大把收进竹筐里。家里的小猪仔,吃起来满嘴淌着浓浓的绿汁水,很是贪婪。

⑦孩子们越跑越快,到处留下他们的脚印。堤上的柳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早已萌动生机。孩子们折下细细的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追逐嬉戏,翠色便飞快地奔跑起来,一路欢歌。有的孩子,折下一截柳枝,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拧,薄薄的树皮儿脱落下来。树皮儿成了一只小小的柳笛,让孩子们放在嘴边吹。于是,柳堤上响起了一支支悠远古老的曲调。笛声四起,高低错落。孩子们把春天含在嘴边,满心兴奋。

⑧乡间的天,又高又远。乡间的天空,是自由的天堂,让人的心,也如蓝天一般开阔辽远。

⑨在乡间,春天是一个动词。蜗居在城里的人,哪里见过奔跑的春天?乡间的春天,是奔跑着的。跑着跑着,梦想就飞起来了。

(选文有删改)

【1】(内容概括)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赏析)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绿色的底子上,是要点缀万紫千红的。是谁轻轻抖落画笔,勾勒描摹,缤纷的色彩便泼泼洒洒,喧闹了整个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抒情手法)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感官描写,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题作用)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称春天是一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①tǐng bá(   )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②jiān  yìng( )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栽着这种树。有了这种树,那些③jiàn  zhù( )仿佛增添了不少幽雅的情趣。 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④míng mèi、土壤肥沃、

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 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我问非洲朋友:“这叫什么树?”

   非洲朋友仰望着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非洲朋友解释说:“这种树原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在台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尽束然起禁。

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 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以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1给短文加一个适当的题目,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

A.两棵大树 B.旅行家树 C.有品质的树

2读文中的拼音,依次写出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3查字典,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炙烤(zhì  kǎo______ 跋涉(bá  shè______  大邑(______

4“我在台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尽束然起禁。”对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句话中有3个错别字,依次是:台(抬)、束(肃)、禁(敬)。

B.这句话中有4个错别字,依次是:在(再)、台(抬)、束(肃)、禁(敬)。

C.这句话中有5个错别字,依次是:在(再)、台(抬)、尽(禁)、束(肃)、禁(敬)。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

A.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②jiān yìng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B.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C.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6你认为能说明旅行家树的名字的来由的句子是(   )

A.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

B.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C.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最不喜欢的人

我最不喜欢我爸爸,因为他不关心我,简直不像我的爸爸。

爸爸只不过是一名小学教师,可他却比大干部还要忙。上班他比别人提早一小时,下班他比别人推迟一小时。家务事都落在可怜的妈妈身上了。有一次,我实在憋不住了,等爸爸一进门,我就向他开了一炮:爸,你怎么才回来?爸爸淡淡一笑:好孩子,爸爸在学校批改作业呢。晚上,我们都睡了,只有爸爸还在一个劲地读呀,写呀。我真不明白,老师备课比我们学生背书还难吗?

一天中午,爸爸按时下班了,可是他身后却拖着一条尾巴”——带了个学生。我和妈妈不解地看着他俩。爸爸又是淡淡一笑:这孩子父母都出差了,就到我们家当个临时儿子吧。说着,就把这位学生带到饭桌旁。

别人的家长_______利用星期天为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_______我爸爸一到星期天,_______为生病的学生补课,_______辅导后进生学习。

每当我看见别人的爸爸带自己的孩子逛公园时,就非常羡慕。唉  爸爸要是能带我逛一次公园那该多好啊  可是爸爸始终没有满足我的要求  当我再次向爸爸抗议  爸爸抚摸着我的头  仍然淡淡一笑  孩子  等你懂事了  就会喜欢爸爸了

1给短文末尾一自然段补上标点符号。

________爸爸要是能带我逛一次公园那该多好啊________可是爸爸始终没有满足我的要求________当我再次向爸爸抗议________爸爸抚摸着我的头________仍然淡淡一笑________孩子________等你懂事了________就会喜欢爸爸了________

2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不是、总是、就是选填到文中横线上。

别人的家长________利用星期天为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________我爸爸一到星期天,________为生病的学生补课,________辅导后进生学习。

4你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慷慨:________滥用:_________

【3】“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不能再生的原因是________

【4】文段中哪一个关键句概括了这两段话的主要内容?请用“ ”画出来。

【5】读完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上海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在我的故乡没经历过的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100元钱。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大哥哥,他的头发很短,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一个尖挺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一般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以前在老家也曾遇到过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6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____________→疑惑→_____

【2】在第7自然段的划线部分出现了“疑惑”一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对于作者“疑惑”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鱼店的工作人员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B.我想要一条漂亮的鱼,卖鱼店工作人员了解我的心意。

C.卖鱼店的工作人员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5】品析第13 自然段画线句子,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传真

(1)《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   )作家( ),人称(   ),我还读过他写的著名童话 等。课文里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的事物,都是小女孩的 。符合小女孩的处境和心理活动,进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 ,更激起了人们对她的   。

(2)《凡卡》作者是(   )作家(   )。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4分)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封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

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用了什么用词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请你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19、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扩句:小明爱钓鱼。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绿色公园。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我手写我心。

友情是人生之酒,芳香久远。与书为友,让人智慧;与人为友,让人充盈;与大自然为友,让人舒畅。请以“与_____________为友”,写一写你们之间的故事和自己的感悟。

1.材料自选,可以写与人、与书、与花、与鸟之间的故事;

2.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3.注意写出真情实感,且字迹要清晰工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