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全下列成语

荣华_______ 气象_______ _______大做 _______万户

神出_______ 繁花_______ _______意料 _______协力

正襟_______ 手疾_______ _______小试 _______闻名

所向_______ 色彩_______ _______唤雨 _______待兔

拔地_______ 妙不_______ _______峻岭 _______并论

2、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歌唱。______

2.我已经找到了瓷片,不是吗?______ 

3.春天,万山丛中的鲜花向我们微笑。 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灿烂——__________      富强——__________

4、积累与运用。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鼓励我们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最适合用“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这句名言来劝诫的情境是(  )

A.因突降暴雨,动车延误了两小时。

B.亮亮与同学约好了周末爬山,却没有去。

C.小华迷上网络游戏,浪费了很多时间。

D.张小红答应爸爸学习期间不玩游戏,她做到了。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②朝烟:指清晨的雾气。③家童:童仆。④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⑤犹眠:还在睡眠。

【1】“朝”在诗中的读音为: ______

【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___,我是从“_____、柳绿 、_____”这些词语中知道的。

【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_____________的生活。“ 莺啼 ”二字在诗中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啼:_______ 犹: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阅读。

毕业

我们从这里起航/走向遥远的地方/当我们走向明天/又怎能把昨日遗忘

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

今天,我们流泪了/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今天,我们分别了/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珍______

2根据词语意思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美好蓬勃。__________

(2)形容异常美丽。________

3诗中“歌唱”的是_______,“珍藏”的是________

A.青春的回忆  B.青春的激情

4诗中的“昨日”指的是______;“今天”指的是______;“明天”指的是____

5“起航”原指________ ,这里比喻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毕业意味着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空心树

  河岸上长着两棵柳树,老柳树谦逊地低着头,舒展着自己的枝叶。可是年轻柳树却认为自己长得又yún chèn( ),又好看,老是仰着脸,想尽量把自己的枝﹑杈把弄得比老柳树漂亮一些。

有一天 年轻柳树对老柳树说 你干吗老是低着头趴着 你看我多气派 那些房子呀 人呀 我都不放在眼里 看他们谁不chēng zàn( )我长得又高大又漂亮 他摆出一副瞧不起老柳树的样子

老柳树友爱地对它说:我不是不知道你长得漂亮。可你要当心树会变空的啊!

年轻柳树不理睬老柳树的忠告,仍旧得意洋洋地欣赏自己的美貌。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因为年轻柳树老是把吸收到的养分用在打扮外衣上,树心真的变空了。不久,这两棵柳树的主人把它们砍倒了。主人看到年轻柳树心竟然是空的,痛心地说:唉,本来我是打算用你做房梁的,可现在除了把你当做柴火烧掉,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年轻柳树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读准文中的拼音,规范书写汉字。

2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近义词:谦逊_____  气派_____  吸收_____

(2)反义词:称赞_____  痛心_____  得意洋洋______

3给第二小节加上标点。

4年轻的柳树为什么会变空心的?主人对它的空心为什么痛心失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年轻柳树听了主人的话,会怎么样呢?它又会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在文中空白处写几句话。(至少用上一句歇后语或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柳树和年轻柳树有什么不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完成后面练习。

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孙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后,终于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岸了。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选的方向正是鲁滨孙住所的方向。鲁滨孙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追赶的两个野人。鲁滨逊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并渐渐学会了说话。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更多的葡萄干。他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野蛮——______________ 倒霉——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鲁滨逊为什么会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五”的名字为什么要用引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画“______”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黛玉葬花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犄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1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宝玉的______描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则是对林黛玉和宝玉的______描写。

2阅读名著时,要对小标题有一定的理解。下列对“黛玉葬花”解释恰当的是(   )

A.林黛玉把花埋在土里。

B.林黛玉对花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把花比作自己,以此抒发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3阅读名著还要对其中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我发现林黛玉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4下列不是出自《红楼梦》的故事是(   )

A.共读西厢 B.香菱学诗 C.桃园结义 D.宝钗扑蝶

13、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片段,完成练习。

发疯的茶会(节选)

爱丽丝有气无力地叹了一声。“我觉得你可以把时间用在更好的事情上,”她说,而不要把它浪费在问一些没有谜底的谜语上。”

“如果你像我一样对时间很熟悉的话,”那位制帽匠说,“你就不会说什么把’它’浪费了。该说'他”才是。”

“我不知道你这是什么意思。”爱丽丝说。

“你当然不知道啦!”那位制帽匠说着,轻蔑地把头一甩,“我敢说你甚至从来都不曾跟时间谈过话!”

“也许是吧,”爱丽丝小心翼翼地说,“但是我知道我学音乐的时候不得不打拍子。(注释:上一段中“时间”的原文是time;这里说“打拍子”的原文是 beat time,而照这俩个词的字面意思,可以说是“打时间”。作者在此处巧妙地做了文字游戏)。

“啊,原来如此!”那位制帽匠说,他不会忍受拍打的。瞧,你只要跟他保持良好的关系,他就会在时钟上做几乎你所喜欢的任何事情。比如说,假定现在是上午九点钟,正式要开始上课的时间,那你只要对时间悄声暗示一下,只一眨眼工夫,时针就会转动!转到一点半,午饭的时间到啦!”

“我就是希望如此呀。”三月里的野兔压低声音对自己说。

“当然啦,那是棒极了,”爱丽丝若有所思地说,“不过,这样的话一一你知道,我肚子却不饿,不想吃午饭呢。”

“开头,也许如此,”那位制帽匠说,“不过,你可以把时间停留在一点半,你喜欢停多久便停多久。”

1请将下面的词语与词语解释连一连。

有气无力 轻视,不放在眼里。

轻蔑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小心翼翼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若有所思   形容没有气力,无精打采的样子。

2读文段,你觉得制帽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A.做慢无礼 B.小心谨慎 C.怪诞疯癲 D.斤斤计较

3制帽匠说,时间可以听从我们的希望而变化那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啊;爱丽丝说:“不过,这样的话一一你知道,我肚子却不饿,不想吃午饭呢。”你觉得如果时间能够听从我们的安排的话,是否是一件好事情呢?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闻述理由。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调查内容

各项调查情况

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

0分钟

1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30%

55%

11%

4%

读物类型

卡通漫画

小说

科学读物

各类报纸

47%

36%

14%

3%

【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该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好吗?如果不好,请提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仿写句子。

(1)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父爱是_______,即使_______,也能_______

(2)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攀岩前行;

选择了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________

②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烈的听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小学即将毕业,童年生活也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时光,定是多姿多彩,百味俱全,其间一定有不少的人和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以《那人,那事》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要表达真情实感,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