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中“位列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灵心,多见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的梁山好汉是_________。
2、疫情中,我要记住。
1.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抗疫期间涌现了许多英雄,请准确写出两位英雄的名字,感恩他们:________、________。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中,16个省份346支医疗队4.26万人,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其中,(________)省援助我们黄冈市。
3、查字典填空。
“旦”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旦”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早晨;②天,日;③传统戏曲里扮演妇女的角色。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通宵达旦 ____ B.元旦____ C.花旦____
4、按照原文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 )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 )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的太阳烘烤着一片( )的大地,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 )的麦香。
2、西岸,草原( ),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 )的草原上漫游。
3、在小路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 )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 )。鹿群在湖中( );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 )。
4、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 )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 )。
5、每天清晨,我都来到森林,面对这位老妇人( )地演奏;而我( )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
6、每当我闭上双眼,( )时,总会回想起母亲教我( )歌曲的那个晚上。
7、它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 )一样,山坡上的( )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 )也凝成了一堵墨绿色的长墙。
8、宇宙的万物中都( )着音乐,无论是在季节的( )、心脏的( )中,还是在苦与乐的( )中。你不要( ),而应当( ),那么,你就会汇入这( )的节奏里。
9、孩子,要写作就得( ),要有想象力。
10、现在我写文章的时候,常常想起爸爸对我的( )。
11、于是,保护着蛋卵、直立着身躯,以一种庄严的不变的姿态,( )在冰面上的企鹅爸爸们成了南极洲最让人( )的一道风景。
12、为了后代,它替代母亲,担当起孵育孩子的责任;为了孩子,它历经艰辛,将父爱发挥得( )
13、企鹅爸爸实在舍不得心爱的小企鹅,它一步一回头,是那样的深情和( ),最
后企鹅爸爸们还是跳进了大海,向大海深处游去。
14、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 ),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
15、地球确实( )。它是大自然( )的杰作。
16、战士们( ),只见( ),( );再低头( ),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 )
17、闷热的夜,令人( ),我( )。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 )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 )。
18、昨晚,( )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 )的早晨。
5、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少年闰土》出自鲁迅的《_________》。鲁迅原名_________,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他的作品还有《_________》等。
(2)于谦的《石灰吟》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毛泽东的《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的全称是《卜算子·咏梅》,其中( )是词牌名,而( )才是真正的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 )的同题咏梅词而作的。
【2】解释字词的意思。
咏:_______ 犹:_____ 俏:_____ 争:_____ 烂漫:_____
【3】这首词的前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后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其中最能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的一句是( )最能表现梅花崇高境界的一句是( )
7、课外阅读。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
银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首诗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两团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1】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学弈》选自《 》,《两小儿辨日》选自《 》。从《学弈》中,你悟出了 的道理。(2分)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的作品,课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是 。为什么? 。(2.5分)
(3)《匆匆》的作者是 ,文章主要写了
,告诉我们 。(2.5分)
(4)“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
(1分)
10、阅读并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上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2】这段话由_____句组成,是围绕_____的问题来说的,一句一句联系得非常紧密。
【3】第一句话总说_____。
【4】第二句引用 的话,进一步说明 有不同,有的人 , 有的人 。
【5】第三句指出人死的意义不同的原因在于为_____而死。
【6】最后指出_____。
【7】联系课本和课外了解的知识,按要求写出相关的人名。死得“重于泰山”的英雄有:_____死得“轻于鸿毛”的罪人有:_____
11、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公交站牌,然后完成题目。
【1】仔细阅读上面的公交站牌,这个站台分别有________路车、________路车、________路车停靠。
【2】在“麒麟路”这个站点乘车去“宝丰路”,应该乘坐________路车,中间有________(填数字)站。
【3】比较三张站牌中站点的异同,你发现这个公交站台可能是麒麟路,或是________,或是________。
【4】在这个站台停靠的579路车,起点是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
若要去“七里小区”,在这个站台上车________(合适、不合适),理由________。
12、读课文《世纪宝鼎》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 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铸有铭文 铸赠世纪宝鼎 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座前为 世纪宝鼎 四个金文大字 鼎座后面书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一九九五年十月 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zhàn),堪称宏伟杰作。
【1】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打上标点符号。
【2】本段文字可以用 “艺术造型”、 “艺术特点” 、“雕饰铭文”、 “整体结构”等四个词语概括这段话所写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请你先根据原文顺序重新排列这四个词语的顺序,再用“‖”符号把原文划分为四层(在原文中标注)。
重新排列:① ② ③ ④
【3】根据内容填空。课文《世纪宝鼎》内容的重点,是对“世纪宝鼎”样子的介绍和对其文化内涵(hán)、艺术价值的说明。这段话是对“世纪宝鼎”__________的介绍。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吐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
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聪慧的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①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谊深长。( )
②惊讶,觉得奇怪。( )
③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3】仔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孩子听完老人语重心长的话,为什么“眼睛忽地一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听完老人第二次说的话的话,孩子为什么“陷入了沉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最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奇妙的克隆》(节选),完成下列练习。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融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共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1】节选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 动物的克隆 B. 植物的克隆
【2】第二段文字中加点词语“正常”的作用是( )。
A. 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B. 还可能有其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C. 还可能有其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灵活的特点
【3】第三段文字引用孙悟空的故事的用意是( )。
A. 表明我国关于“克隆”的设想在世界上是很早的。
B. 表明文章是按照由植物到动物的顺序来介绍的。
C.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的含义,增添说明的趣味性。
15、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7、改为“把”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9、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择五六个成语写一段话。
鬼哭狼嚎 天方夜谭 粉身碎骨 置身其外 惊世骇俗
心悦诚服 不容置疑 融入其中 判若两人 获益匪浅
问心无愧 闭目凝神 夺眶而出 独出心裁 怦然心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