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北京的春节》是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春节差不多在________就开始了,在___________这天,家家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小年,差不多是春节的“”彩排。__________真热闹。到了_________这天男人们外出________,女人们在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灯结彩,吃元宵。__________春节结束。老舍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齐白石是一个______的人。

2.湖面没有波澜是_____的。

3.她被迫_____在车站几小时。

4.十年过去了他____是一个少年。

5.老师说放学要按_____走。

6._____他也是一个潇洒的人。

3、我爱汉字。   

1)汉字追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________

2)巧猜字谜。

①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谜底________

谜底________

(提示:谜语②可从十二生肖十二地支子鼠亥猪的角度去思考。)

3)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滥用错字、别字对我国普遍汉字的习惯有着较大的影响。请你找出图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崭钉截铁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只小虫都   在老松树的 里。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   就过去了。   绿翅膀的   和八只脚的 来了又去了。

3.《孟子语录》的原文为: ,我所欲也;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而取 者也。 ,亦我所欲也;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者也。

 

5、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横线上。

气势磅_______   _______盛名   雄伟_______   高朋满________

门庭若_______   _______书画   深思熟_______   无所不________

1、被称为大自然杰作的黄果树瀑布显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哥哥结婚那天,家里好热闹,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爸爸真是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鉴赏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的感情却与一般的送别诗有明显区别,请写出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抒发了______之情、______之情以及对朋友的______之情。

【3】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的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从听到敲门声,一位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美国伞兵,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完成下列习题。

1.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对法国妇女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找出语句来,并说明表现了法国妇女怎样的形象?

3.哦,当然啦说明法国妇女当时怎样对待掩护盟军士兵这件事?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_______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_______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_______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_______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_______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__那个孩子就是我__雅克里说__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__

1在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________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________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________把孩子扔掉。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________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________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

2给最后一节加上标点

__那个孩子就是我__雅克里说__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__

3想想下面加线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________________

4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短文,回答问题。

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

②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

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

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

6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

7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有一种号称  海中之虎  的虎鲸  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  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  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  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  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  又细又高  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  又粗又矮  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给画直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仿写句子。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

【3】第一个自然段介绍了鲸的________;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鲸的________

【4】这两个自然段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

1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只有一个地球》)

在表明原因的句子下面划上~~~~~,在指出后果的句子下面划上

“——”

②“毁坏滥用已是很严重的破坏行为了,作者再在它们前面分别加上随意不顾后果这些词语,其表达意图是什么?

 

 

 

 

13、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请用“_________”划出来。这句话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科学领域的发现并不存在什么偶然的机遇。________

(2)“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在上文中出现了两次,这并不重复啰嗦。第一处着重讲有了这种能力,并解答若干问号,就能发现真理;第二处着重讲怎样的人才能具备这种能力。________

【3】课文用举例的方式说明了把“_____”拉直变成“_____”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

(选序号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反复实验 ②举一反三 ③得出结论 ④观察发现 ⑤产生疑问 ⑥坐等灵感

【4】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的[sì shì],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乎[sì shì]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zhuǎn zhuàn]。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和[tìáo dìào]里看不分明了。

注释:①濯(zhuó):洗。 ②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2.文中写了3个笑容,分别是何时、何地、何人的?

 

 

3.“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4.第4和6两段是作者回忆了过去的两件事,能不能颠倒它们?为什么?

 

5.你认为文章中哪个句子写得好?用“   ”画出来,并说说好在了哪里

 

6.这篇散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我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非常仔细地研究挂在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大地图。(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放学后到她办公室去找她。(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能使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能使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9、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右图中的人物是郭明义,他被称为“新时代雷锋”“全国道   德模范”。他说:“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并先后资助了180多名学生……

满分5 manfen5.com

就上面提到的信息,请你搜集相关资料读一读,然后为郭明义写一段颁奖辞。(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